历史·文化·经济
作者:上水时间:2024-11-22 12:23:13热度:0
导读:当我们咀嚼着历史的压缩饼干并混迹于社会,不管在什么样的生存状态中去仰望历史,其浩瀚的文化只能哀叹自己的一知半解甚至无知,当然,对历史文化发展有充分了解的人毕竟少数。现代文明和文化看上去枝繁叶茂,一派繁
当我们咀嚼着历史的压缩饼干并混迹于社会,不管在什么样的生存状态中去仰望历史,其浩瀚的文化只能哀叹自己的一知半解甚至无知,当然,对历史文化发展有充分了解的人毕竟少数。现代文明和文化看上去枝繁叶茂,一派繁荣,《孔子》都上演了,《三国》重新开拍了,新《西游记》也在电视上遛了遛,如果你需要或者愿意,还可以以穿越的速度回到遥远的历史。虚假繁荣导致的经典反复弹唱,越发显示了历史文化厚重与必要阅读,毕竟,历史文化是民族的根基,它的力量可以大到颠覆任何一个统治,建立一个新的统治。
同时虚假繁荣盛行之后的空虚或者肤浅,人们越发激起对历史文化的怀念。有人不失时机的推销出了“读论语”,“品三国”等,尽管这些是带有商业气息并是娱乐为主的宣导,但火暴一时的市场,恰恰说明人们对历史文化的需求愿望,起码李白,曹操们在人们心目中鲜活起来,之乎者也的典故也能街头相尾通俗易懂地津津乐道起来。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历史文化总是以永恒的姿态教化人们,或许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理解方式,但不管怎么去理解,其结果就是让新时代能够朝自己健康的方向发展。所以任何时代,解读历史文化都是种必然,不管你以什么样的方式。
时逢改革开放的今天,任何东西都可能变通为商品,文化也是一样,这不是文化的贬值,恰恰是一种升值,文化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惠及地方政府,地方民众,有何不好呢?《喜羊羊和灰太狼》的热播,有力推动了文化市场的发展,并很好带动经济的发展,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大街上,经常看到新开张的“武大郎”烧饼店,生意并且很好,这也是最直接简单的文化促进经济的效应。
当然我们需要的一种良性循环,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然后再由经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扬光大。
无疑,在市场经济大发展的今天,历史文化成了香饽饽,开发历史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意识是良性的。但要遵循的是还原历史的真实,并不是所有的历史文化都能开发,需要开发,而现实生活,就出现了眉毛胡子一把抓,逮住个历史文化名人便喊娘的闹剧。
前几年,湖北襄阳和河南南阳因为诸葛亮的故乡归属问题进行了唇枪舌战,襄阳自然有“赤壁之战”,“三顾茅庐”的典故,而南阳自然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证据;前些日子,安陆县和江由县因为李白的故乡,闹的不可开交,并拒绝共享,资料显示,他们都打算投资上亿资金把自己县城建设成历史文化名城。
诸葛亮和李白毕竟是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存在良性竞争看上去可以理解。也有理由把这些资源进一步开发,诸葛亮和李白本身也具备被开发的可能性和潜质,带动酒业,旅游业,诗歌文化的繁荣。但很多事情并不是这样,相传曹操墓被开发后,参观者络绎不绝,那个穷山村如今也通上宽阔的水泥路,还带动产业的发展,如住宿,饮食业,曹操博物馆也兴建当中。也有消息,一干刘姓族人经过族谱查询,一致认为是刘备的后裔,并申请寻找挖掘刘备墓,以进一步发掘开发成为现实经济,确实让人哭笑不得。
昨天惊闻山东阳谷县和临清县,还有安徽黄山市在因为西门庆的故乡争的不可开交。虽然反面教材也有教育作用,但可以想象,游客们,特别是小孩们,看到三妻四妾的场面,放荡不羁的教材,该作什么感想。如果有一天,秦桧被现在家乡人认祖归宗,被英雄般供奉起来;一代大奸臣魏忠贤被家乡人作为文化开发而被顶礼膜拜,想必比“大禹婚外恋”,“李清照是赌鬼”有趣多了,一个是颠倒了是非,一个是恶搞历史。
用文化去提升一个城市的品质,看上去是个不错的理念,但文化是什么,又如何去提升?弄清楚这个观念比争来争去意义多了,文化底蕴不是建几座纪念馆,建几个广场可以做到的,重要的是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文化思想能够匹配这个标准,才能让社会良性发展。在出生地争来争去,不如让更多的人去阅读,去理解,去探讨历史名人的气质和作为,把她们的,优良品质和精神人格融入到生活中去,这点完全可以在教育上做文章。而不是停留在功利的,物质的,噱头的建筑上。更不需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巴不得故乡出现个名人,不名垂青史,遗臭万年也凑合。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历史文化名人人早已经不属于哪个姓氏,哪个区域,她们是属于全民族的,全中国的。不管在哪里,这些历史名人们都必须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怀念。就象我们伟大的毛主席,故乡韶山当然可以作为文化产业来开发,但井冈山也可以建设纪念馆作为文化旅游产业,瑞金,延安当然也可以,伟大的毛主席是全中国人,甚至是世界的,只要谁乐意,完全可以把他的雕像供奉于神龛之上。因而,谁敢说诸葛亮李白们是谁的,或者说哪个区域的?
因此,那些争当历史文化名人故乡的当地政府,为的也不是发扬其历史文化,更多的是噱头,吸取资金,弄个什么形象工程,捞的盘满钵满。因为注重物质而轻精神文明建设的举措更本无法繁荣精神文化建设,因为还没听说过游历史文化名城是免费的,并且价格都不菲,也就是用纳税人的钱去建设,然后再去收纳税人观赏费。让我们回想下近代历史名人梁启超的话吧:“求文明而从形质入,如行死港,处处遇窒碍,而更无他路可以别通,其势必不能达其目的,至尽弃其前功而后已;求文明而从精神入,如导大川,一清其源,则千里直泻,沛然莫之能御也。”
以历史文化作为平台,促进经济发展,再把历史文化发扬光大,本来是多好事情,却在缺少管理和监督中,在功利的心态中,历史文化却渐行渐远,这是时代的悲哀,也是历史文化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