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里的下午茶
作者:扃牖时间:2024-11-22 12:23:27热度:0
导读:你知道,我们永远也不可能面对面地坐下来,煞有其事地谈谈理论上的事情,比如说,台湾流行乐是怎样发展起来的。这样的题目太庞大,太冗杂,再多的言语还是嫌不够。况且我寻思着或许我们都还没到刨根问底的年龄,不如
你知道,我们永远也不可能面对面地坐下来,煞有其事地谈谈理论上的事情,比如说,台湾流行乐是怎样发展起来的。这样的题目太庞大,太冗杂,再多的言语还是嫌不够。况且我寻思着或许我们都还没到刨根问底的年龄,不如把所有这些麻烦事儿都交给五十岁以后的我们去处理吧。
所以我也就不在这里故作姿态地讲讲邓丽君凤飞飞崔苔菁们的故事了,台湾流行乐真正的开端得从1981年算起,先是齐豫来了,紧随其后的有施孝荣张艾嘉罗大佑潘越云蔡琴拉拉拉,他们中的好些人至今也没能淡出乐坛,还在密谋着如何影响我们的下一代。我们不管,我们根本管不着,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搬张小板凳,在冬天里某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坐下来,聊聊那些我们熟悉的人和音乐。
对于许多老一辈的歌手,我们心中往往只会记得他们的一首歌,比如齐豫的《橄榄树》,比如蔡琴的《你的眼神》,比如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比如苏芮的《牵手》,比如小虎队的《青苹果乐园》……。你记得它们,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音乐本身,而是伴随而来的美好过去,音乐成为背景,昨日恍若再现。
第一个喜欢的台湾音乐人是“大哥”李宗盛,喜欢他稍微有点可爱的嗓音,还有他朴实无华的歌词以及对生活点滴的感悟。其实对比眼下香港最红的词作者林夕就可以发现,台湾的音乐人们,无论李宗盛小虫,还是罗大佑姚谦,总体上显得更加沉稳开阔、豁然入世,这与两地的创作环境有关,也足以说明为什么当下轮到方文山大杀四方。
莫文蔚跟林忆莲一样,最初是在香港发展,可惜她没出名,于是转战台湾岛。还是跟李宗盛有关,他贡献出太多好歌给莫文蔚了,加之莫文蔚天生嗓音奇特,情感掌控丝丝入扣,于是《I》发行以后她终于火了,像她的前辈Beyond或者草蜢那样。
有传闻说王力宏陶喆还有李汶在美国时都是同学,如果属实的话那么这个班实在是太牛逼了,当然从另一方面讲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把慧眼投向了地球另一边的一个小岛。值得佩服的是台湾的听众们,能够如此具有包容性地热情洋溢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对这些ABC(AmericanBornChinese)们张开双臂。更不用说新马地区来的无印良品孙燕姿梁静茹那一伙了。
好在潘玮柏跟他们不同班。
单独说说周杰伦吧,他太火了,以致我担心我不提到他隔天就会被人家拉出去毙了。其实周杰伦唱功还算可以,有些R&B小细节经他的本土化后也显得更为顺畅,问题在于他太火,注定有争议。可是人家陈绮贞说得好啊,就像LV的包包,你不能因为大家都喜欢就去买它,也不能因为大家都喜欢就不买它。对待周董也得是这样的态度才行。
同样是学生乐团,五月天或者南拳妈妈跟花儿乐队显然不在一个层面上,至少人家不抄袭照样可以做出养耳的音乐来。喜欢五月天在于喜欢他们的简单直白,开心啊烦恼啊全都交代得一清二楚,没有那么多无病呻吟欲盖弥彰。就好象一直热爱着的张震岳,说白了就是喜欢他那么没事人一样地瞎哼哼。
比以上两个家伙更幼稚的在台湾似乎也屡见不鲜,从范晓萱徐怀钰一直可以说到川岛茉树代。还有阿雅,长得不怎样,可是率真可爱。才女范晓萱后来转型了,这让许多幼齿歌迷沮丧不已,有谁在意也许那才是本来的她的样子呢?
顺便问一句,有谁知道继许如芸之后最受瞩目的“柔情歌后”周惠在第一张专辑里也用快歌作主打?
陈绮贞。迈入新世纪的第六个年头她终于出头了。我要说的是,香港出不了陈绮贞,就好象台湾压根儿走不出什么梅艳芳。没有香港高度严密和讲求效率的造星流水线,宝岛的唱片公司给予歌手们更多的自由更大的空间。其实这是个风险挺大的事儿,好在诸位并未辜负我们的希望。需要点名表扬的是曾经的“小魔女”范晓萱,她在退居二线后大力扶植独立音乐,也正是有了这样一批人,望眼欲穿的我们才终于看见自然卷陈珊妮雷光夏苏打绿小熊宝宝等等等等优秀的独立音乐人一路过关斩将横扫八方来到我们眼前。
我们的耳朵才终于得到暂时的满足。
耳朵满足,就该已经足够了吧。如果我们天生就不懂深沉,那么也丝毫不需要伪装,不妨想象耳边的音乐只是一杯温暖恬淡的台湾产下午茶,需要做的只是闭上眼睛品味它,并且面带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