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一)空的诠释我向来是讨厌一切形式上的东西,譬如说,在某一个特定的日子里做某一件没有意义的事,在一群人中间喊一个空洞的口号。因而,我所追求的信仰,既不是热闹非凡的法事修禅,也不是教堂之中念念有词的皈依
(一)空的诠释

我向来是讨厌一切形式上的东西,譬如说,在某一个特定的日子里做某一件没有意义的事,在一群人中间喊一个空洞的口号。因而,我所追求的信仰,既不是热闹非凡的法事修禅,也不是教堂之中念念有词的皈依,而是自由的发自内心的顿悟。
有一句话说:“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非常形象地比喻为虚幻无形的宇宙观,放到人生的诸多事物上,就显得诸多事物的片面和渺小。
在人生的诸多事物上,空的内在正对应了实的表象,即一切形式上的束缚。
空是佛法的内在真义,佛法虽无高低,但因人的悟性有高低,所传授的佛法就有高低,从而划分顿悟与渐悟两者。
不可否认,两者均是劝人弃恶扬善,然而顿悟则体现了比较高度的智慧,渐悟就显得比较平庸的悟性。
可以拿两首偈为例,一首是唐代禅宗六祖惠能时期,人称“北秀南能”的神秀,也是惠能的大师兄,代表渐悟所作的偈,为:“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一首是禅宗六祖惠能代表顿悟所作的偈,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两者一比较,悟性高低是显而易见。虽说惠能禅宗是个文盲,但其悟性远超身为法授师的大师兄,亲得五祖衣钵也就在情理之中,更何况只有惠能才领略佛的宗旨。
不过,神秀所代表的渐悟佛法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反而是众生普遍所参悟的佛法,即现在的一切注重形式上参禅打座、大搞法事的佛教活动。而这些活动表象上看是众生像的救赎,是在渡人,实质上却还未渡己,所以他们成不了佛,这也是渐悟与顿悟的差异。不过,并不是说顿悟佛法就因此而抛弃了众生,而是众生没有达到那个悟性的高度,迷惑在表象的形式之中,以为悟道必须参禅打座,孰不知刻意的参禅打座就无法领略佛与道的真义:正所谓道法自然。
佛说:众生显本真,即众生成佛;众生显迷惑,则佛成众生。简而言之,就是佛并不在众生的有意识之中,(有意识包括有意求善、有意扬恶),而是在众生的无意识之中,唯有出自人的本心方可成佛。
济公和尚就有一句话可以做完美的诠释,就是:“酒肉穿肠过,佛主心中留。”表明佛的真谛并不是守在那些教条之内,不在那些形式之中。那些教条和形式不过是用来规劝迷惑的众生应该怎样弃恶向善,而成佛则是在此升华到无形之中。所以,众生所领略不到的内在法象,就是缺乏悟性。
这一法象就是排除眼前所见的一切表面现象,回归本真。即空,眼见并不为实。如同一个人有意识的善并不是真善。或者说,没有悟性,再怎么打座都无法参透禅意。
因此,顿悟佛法是引导有悟性者超脱这一切法象之上,成佛便非难事,佛就在心中。没有悟性的人,唯有在表象之中,时刻有意的规劝自己的行为,清醒自知。
同时,固然人人自知内在与本真胜于外在与表象,然而实际所做的行为却是注重外在与表象。个人如此,集体同样如此;民众如此,政府同样如此:这一切就组合成了众生像,众生于是不得法门,成佛便是难事。
我虽是追求自由、信仰本真,但依然属于众生,所悟之道仅此而已,得其法门同样不成佛。
最后链接一首禅宗六祖惠能的《无相颂》以诠释“空”的定义与真义: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译文:只要平等不加区别地对待一切,何必劳神费力地信守戒律?只要自心没有执着偏见,用不着再去修习坐禅。

(二)迷的诠释

当一个人不眼明心净时,就是人所说的着了魔,也可理解为被表象所迷惑。
正如两个人为一件小事争吵不休时,无视其它东西。假若让两个人都醒悟眼前的繁华在有朝一日也不过是一堆废墟,便可对所争吵的事看得一文不值。而这就是透过表象,走出迷惑,从而眼明心净,也就理会了佛的真谛,即空的含义,也是迷的表象。
迷,就是所见事物的表面现象。而看透迷则须清,如风无形、水无影。
迷,即是眼见之物,同时也是心想之事,若无见无思,则无迷。但无见无思又不是盲人的无见,以及痴人的无思,而是完全的健全人,虽有物可见、有事可思,却无见无思,看透一切,即是空。
如有一件事碍于眼前、阻于心智,便是入迷、着魔,此时若放开心与眼,虽可见却视为不见,虽可思却对其不思,迷无从入,魔无处着,便是成就无形无影、空空如也的佛性。
简略而言,见是事物存于眼前的表象,即形式;思是事物存于心中的表象,即烦恼。而佛性就是看空这一切。
想来,佛法有渡人与渡己之分,渡人为助人脱离苦海,渡己为各自成佛。虽说渡人高于渡己,但渡己为身前善,渡己方可渡人;渡人则身后善,渡人之前须渡己。
由此可见,渡己才是众生所需求的法门,若无渡己,便不可渡人,唯有坐等人渡。
而渡己,就是自身成佛。而佛,是显本心。而本心,是超脱于迷。而迷,才是阻碍这一切的业障。
迷,成于有形有影的表象,化于无影无形的本心,若要超脱,唯有摒弃一切表象。
举例而言,事佛并不在于法事,解义并不定在文字。如思人,并不在于记念日,读书并不定在书房,悟道并不定要做和尚。
但凡是表象的东西,都应该是虚无,看透了表象,虚无就成为了佛性。
以此为证,众生不悟佛性,就盲目无知,盲目无知就无法自渡,无法自渡就无从渡人,无从渡人就痴迷于一切表象。这既是众生迷惑不悔悟的现象,也是渐悟佛法渡己与渡人方式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