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国民政府八年抗战
作者:轻快时间:2024-11-18 23:35:39热度:0
导读:抗日战争无疑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块难以治愈的沉疴。从1931年至1945年,整整14年时间,犹如乌云笼罩于中华大地,久久未能散去。在这片浓重阴云之下,生存着的是日益凋零的家庭和步履蹒跚的往昔巨人。它不得
抗日战争无疑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块难以治愈的沉疴。从1931年至1945年,整整14年时间,犹如乌云笼罩于中华大地,久久未能散去。在这片浓重阴云之下,生存着的是日益凋零的家庭和步履蹒跚的往昔巨人。它不得不在徐图进取的道路上被迫抛弃它先前的财富——据统计,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付出了3500万人员的巨大伤亡,按1937年的币值计算,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5000亿美元。在另一方面,抗日战争最终以中国的胜利而落幕。这展示的不仅是一次弱国战胜强国的经历,更是正义战胜非正义的最好体现,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
然而,通过今日之全面分析,包括对于当时国民政府的经济、军事、政治的推究,不难发现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种种弊端。进一步而言,如果没有或减少此类弊端,或许有可能使整场战争所持续的时间有所减少。
普鲁士著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在其《战争论》中曾经谈到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既然如此,不妨将战争看作是政治斗争的必然结果,而战争的决策同样受到外交政治的影响。对于日本,正是由于内阁中存在着“不扩大派”,才没有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继续扩大侵华战争,直至1937年7月7日方才爆发全面战争。而且当时西方列强普遍反对日本独占东三省利益,给予其外交造成一定的压力,是以日本内阁不愿贸然行动,扩大事件的影响。
同样的,自1931年9月18日至1937年7月7日,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实行的就是所谓的和战交替政策,而其中“和”又占了极大的部分。这一方面是因为蒋介石要将大部分兵力布置于围剿苏区红军,实行错误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另一方面国民政府仍对当时的国际联盟抱有幻想,希翼国际组织能够抑制日本在华的扩张。按国际联盟成立于1920年,拥有包括中国、日本在内的众多成员国,但实际操纵的是英法两国。那么英法两国出于维护自身在远东的利益,必然不愿见到日本独占东三省的情形。事实上,国际联盟确实对日本侵占东三省作出过调查,也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明确提出以所谓“国际共管”的方式取消日本对东三省的非法占领。然而,日本的强硬态度令当时的国际列强震惊,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最后,九一八事变以日本退出国联,实际占有东三省的惨淡结局而告终。
在这一段时间内,蒋介石满心认为英法和平调停将会成功,所以基本对日本保持“和”的态势,政治上的平稳涣散导致军事上的消极准备,甚至未做任何准备而白白地使东三省大好河山沦陷于日本之手。自9月18日起,仅仅经过四个月零十八天,国民政府便拱手将东北相送于日本帝国。这无非是政治上的不作抵抗,没有强硬态度所造成的恶果。
之后的国民政府出于挽回民心,制止日本进一步入侵的态势,也曾在局部发动军事反抗。也是在此时,蒋介石正式对公众发表了《告全国将士电》,强调了抵抗的重要性。但当时蒋介石以及国民政府仍是将重点放置于围剿共产党之上,并未采取完全的抗战措施,所作所为仅仅是为了向民众摆出副抗日的姿态,拉拢民心。因为早在1931年12月22日,共产党便已发出对日本作战的宣言,抢先赢得民心,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那么,为了与共产党平分秋色,使自己在政治上不至于陷入被动,蒋介石便不得不在表面上鼓吹“长城抗战”、“淞沪抗战”,为巩固其政治地位打下基础。
但是,此种渗透了“求和”思想的战斗并不利于战况的发展,政治上国民政府完全处于日本以战迫和的圈套中。一俟有“求和”的可能,便不顾一切放弃抵抗,甚至让出军事要地,只为造就一连串诸如《淞沪停战协定》、《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的条约,直接断送了热河、察哈尔诸省的利益,间接地使北平、上海处于极度危险中。
设想国民政府如果能及早发出谴责,及时利用国际联盟对日本施以强硬的外交压力;对内则采取实际有效的抗战言论,呼吁民众,争取在战争爆发的短时间内获得政治上的主动权。然而,正所谓弱国无外交,一个在军事。经济上处于弱势的国家,何以奢谈什么外交?况且圆滑的外交辞令并不能消弭兵祸,扑灭战火。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前线的战斗。
总而言之,从1931年9月18日至1937年7月7日,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没能抓住政治上的先机,使得军事方面极为被动。但至少在七七事变以后,国民政府已然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政治上地位日益牢固,因而全面抗战爆发后,更多拼的是经济和军事实力。
早在公元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进行工业革命,逐步提升国内经济实力。好景不长,公元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同样波及至日本。经济危机导致社会矛盾加剧,引起了剧烈的政治动荡,迫使日本统治阶级急需通过掠夺别国资源来使自身得到缓解。这就直接导致了九一八事变的发生。
东三省是当时中国的工业基地,拥有大量兵工厂,船厂并且自然资源丰富,包括煤、铁等矿产资源。可以这么说,东三省是旧中国的财政收入的两大主要来源地之一。所以当日本侵占东三省,不特意味大面积土地丧失,更是财源被断,恶劣的影响弥漫整个北方地区。
随着战程的推进,国民政府又丧失江浙地区——另一处经济要地陷于敌方之手,给予本国困难的战时经济以沉重的打击。尤其是抗战中后期,国民政府的财政严重依赖于手中一息尚存的西南地区,再加上唯一与外界的通道——中印公路被日军阻断,外界物质无力运入国内,经济实力的落后可见一斑。
话虽如此,政治上的被动、经济上的衰退在战场上仍可以通过军事上的胜利加以挽回。最鲜明的例子便是日本的“以战养战”政策,即通过对外战争增加本国在国际间的声望,弥补国内经济的亏损。既然如此,那么在抗战全面爆发后,掌握着一个得到国际承认的代表中国中央政府的国民政府,其麾下的200多万人庞大军队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在战争伊始,由国民政府制定的大战略构想准确地落实于持久战,提出“以空间换取持久抗战之时间”的战略方针。这表明以蒋介石为首脑的国民党军事首领清楚地认识到敌强我弱的形势以及我国国土面积辽阔的优势,通俗地说便是“蛇口再大也吞不了大象”。不过,同时这个战略又是不完整的。因为它片面地强调了持久战的基础依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