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最多的说法就是纪念屈原。据《史记》里的《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最多的说法就是纪念屈原。据《史记》里的《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阴历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阴历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但是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在北方端午节,人们把插艾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艾叶、制成人形或虎形或心形,称为艾人、艾虎、艾心;给小孩佩带在脖子上说可以辟邪。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我们这里还用艾来煮鸡蛋,每人分几个吃,看来也有道理吧。我想起起了小时侯过端午节是多么快乐!我记得1975年左右吧,那时家里人口多,每个孩子也就两三个用艾煮熟的鸡蛋,舍不得吃,上学的时候就拿着去学校和同学碰鸡蛋,看谁的鸡蛋结实,就表示赢了,赢了的同学非常高兴,他就再和别的同学碰,碰烂的就吃了。那时吃着鸡蛋是多么香啊!可是现在吃者鸡蛋就没那时的滋味了。
可见,古人插艾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快到端午节了,让我们也纪念报国的诗人屈原吧。

端午时节把艾插,
辟邪驱痒把虫杀。
龙舟如风跑得快,
快快打扰尸体来。
屈原虽死心还在,
报国坚强永不败。
学习您的英雄志,
革命工作干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