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经常见人嗑麻子,非常羡慕其口舌之技巧!麻子,中药称谓“火麻仁”。约1—2mm长,呈扁卵型,两侧各有一条棱线,一端钝尖,另一端中部有一圆脐。生麻为暗青色,炒后呈黄褐色,外皮脆,易破碎,,内含黄白色麻仁。
经常见人嗑麻子,非常羡慕其口舌之技巧!
麻子,中药称谓“火麻仁”。约1—2mm长,呈扁卵型,两侧各有一条棱线,一端钝尖,另一端中部有一圆脐。生麻为暗青色,炒后呈黄褐色,外皮脆,易破碎,,内含黄白色麻仁。因其麻仁含油量高,有润燥生津滑肠的功效,服之有益于身体。将其榨出油汁,称之“麻油”,可食用。
嗑麻子一般用炒后的麻子,因为炒后更脆更香,不仅嗑之容易,而且口感好,嗑后口有余香。
嗑麻子全凭舌、齿、唇之巧妙配合,不经过一段时间锻炼是嗑不好的。生手嗑麻子,无不将麻子咬碎,皮仁相混,或嚼碎全部咽下;或全部唾掉,前功尽弃。
标准的嗑麻子:要求将麻壳一嗑分为两瓣,麻仁脱出麻壳,然后吐皮、食仁,干脆麻利,满嘴油香,别有一番趣味。既是一种消闲趣事,又可润燥生津(对大便偏干燥者尤)。
麻子入口后,舌、齿、唇配合巧动,天衣无缝,用舌尖向前顶,口唇向里压,牙齿上下用力,舌、齿、唇三个方向的力量作用,将小小麻子正好放立在相对的两齿之间,固定麻子位置,上下齿尖适当用力,咬住麻子的棱边两端,麻子的侧线棱要与牙齿顺向直立,麻腹分对内外,分毫不差;然后猛然用力轻轻嗑麻,嗑缝随线棱分开,麻壳一分两半,麻仁完整无损,大多脱壳而出,吐皮、食仁。
或有麻仁仍在其中半个壳内者(由于齿尖内外力量的微毫差别,麻仁多在外侧半壳内),当上下两齿再次巧咬含有麻仁的半个麻壳,齿尖仍然压在半壳的上下两端,且又不得压住麻仁部分,将其固定。而且一定要将露仁一面向里对着舌尖。此时麻子已不是完整的圆体而是半壳,撑力要比完整麻子小的多,所以上下牙齿用力尤需恰当。压力稍大,麻壳、麻仁更易破碎;压力稍轻,麻体又容易滑脱难以固定而麻仁无法取出,必须恰到好处,毫厘不得有差。然后用舌尖将留在壳内的麻仁顶住,通过舌尖上下适力小动,若即若离,若嗑若揉,以使麻仁稍有松动,随之通过上下牙齿对半个麻壳的适当挤压与舌尖的粘贴作用,将麻仁从麻壳中分离出来。亦有用双唇将半个麻子固定,用牙齿轻咬无皮而突出的麻仁部分,然后唇向外拉,齿向里缩,将麻仁抽出壳外者。极个别还需要上齿与下唇将半个麻子固定住,用下齿尖略深入麻壳将麻仁轻轻挖出来者。选用什么方法由具体情况和本人习惯而顶。
在整个过程中,舌动、齿压、粘贴前后虽只一秒钟时间,动作配合熟练,连惯如一,丝毫不能捣乱工序与力度。
注意,第一次用力要适当“猛”一些,使棱边裂缝而开。如果麻仁仍在半壳内,第二次两齿用力时一定要巧,带有揉动的力量挤压麻子,以利于麻仁脱出壳外。
还有技高一筹者,同时将数十粒麻子放在嘴里,储存在舌的后半部位,然后舌、齿、唇互动,麻子一粒一粒如上程序自然瞌开,熟练快捷。更有将麻皮存在口内最后一并吐出者,嗑下的麻皮麻仁绝不会与嘴内的麻子混肴,泾渭分明,实在是高!
整个嗑麻子时间很短,看起来简单小事一桩,工序如此烦琐复杂,尤其是麻子如此之小,要求舌、齿、唇动作灵敏准确,分毫不差,全凭感觉。而且可以不影响手中正常工作,不能不令人赞叹!
正是因为整个工序井然有序,口齿唇巧妙运用,嗑声清脆好听,嗑麻者常常动作麻利协调,表现潇洒自如俊美,令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