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文”的出现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病理反应
作者:武毅时间:2024-11-20 05:09:27热度:0
导读:“火星文”在网上的出现应该有一段时间了罢,近来由于各大媒体的报道却很引起了不少争议。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神经系统的延伸——可对于现代人,如果离开了媒体,似乎对于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物都会熟视无睹,不
“火星文”在网上的出现应该有一段时间了罢,近来由于各大媒体的报道却很引起了不少争议。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神经系统的延伸——可对于现代人,如果离开了媒体,似乎对于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物都会熟视无睹,不会产生任何感觉——假如媒体不报道,大约没有几个人会来关注“火星文”这一社会文化现象罢。然而,如黑格尔所言,“一切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不管人们对于“火星文”是麻木也好,恐慌也好,“火星文”依然存在,直到它所承载的社会功能消失或被取代。
关于“火星文”是怎么产生的,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承载着多种不同的社会功能,如专家们所分析的,或者出于保护隐私的需要,或者出于获得自我认同与个性认同的需要,或者,只是由于游戏的需要等等。至于有人认为,这种个性造词方式充分体现了当代青少年的聪明才智却也未必。笔者以为,解释“火星文”产生的原因应该从它的社会功能入手,即抓住“需要”这两个字。需要即意味着匮乏和不足,一方面标示着“火星文”使用者个性的缺乏、隐私的缺乏和游戏的缺乏,另一方面却表明本来应该承担“火星文”目前所承担的社会功能的某些健康的文化或社会机制的缺席。就象一块肥沃的土地里,如果不播下优良的种子,杂草就会占领它。“火星文”既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病理反应,而对其使用者个体来说,又起到了一种象发烧对于感冒者的那种自我保护功能,或如人体某种机能或器官受损后产生的“代偿性增生”。因此,对“火星文”进行否定、强制打压消灭不了“火星文”,除非消除使“火星文”得以产生的那种社会文化的“匮乏”。如学者王亚南所言:“一切存在的东西,在它取得存在的一般社会条件还在发生作用的限内,我们是无法凭着一己的好恶使它从历史上消失的。”
有语言专家担忧“火星文”将伤害青少年语言能力或有害汉语的纯洁性,笔者却认为大可不必。作为交流工具,“火星文”只是在某种小圈子里流行的“语言”,一旦离开这种圈子,就会发生交流障碍,没有谁会傻到这种地步,会在任何日常交流中都“坚定不移”地使用“火星文”来作为交流工具的,因此,在大部分时间,他们所使用的还是正常的汉字,未必就会伤害他们的语言能力。另外,就像水体一样,任何语言都有“自净”的能力,当水体遭到污染时,在一定限度内,都能凭借“自然净化”的作用,最后恢复到污染以前的状态。同样,任何语言对于各种“语言污染”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因此,也完全没有必然担心在范围内流行的“火星文”会威胁到汉语的纯洁性。何况,语言是时代的镜子,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所谓“语言的纯洁性”这种说法本来就欠妥。
基于上述理由,笔者认为,采取禁用等强制手段打压“火星文”将是低效的,无所作为地让它自生自灭,虽然并非不可以,却也不太可取。我们所需要的或许是能满足“火星文”使用者社会文化需求的优良的“文化种子”和适宜这种优良文化生长的社会土壤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