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古老的民族,有着她过去光辉灿烂的一页,而她过去的辉煌又主要是靠汉字——确切地说,应该是繁体字一一流传下来的,繁体字与历史文化传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可分离。中国汉字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古老的民族,有着她过去光辉灿烂的一页,而她过去的辉煌又主要是靠汉字——确切地说,应该是繁体字一一流传下来的,繁体字与历史文化传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可分离。中国汉字主要经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发展过程,从总的历史趋势来看,就是一个从繁到简的过程。这种牢不可破的结合又赋予繁体字某种特殊的意义,使她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代名词,象征着五千年的古国文明,象征着国家的统一,象征着民族的团结,象征着悠久灿烂的文化。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到了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国语筹备委员会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收入不少简体字,并指出:“现在应该把它(简体字)推行,使书写处于约易。”这因该是当时及以后简化繁体字的主要目的。新中国建立后的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制《常用简体字登记表》。1951年,在上表的基础上,根据“述而不作”的原则,拟出《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555个。1952年2月5日,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从此,中国走向了从繁体字到简体字的过度时期,并在数年内简体字基本上取代了繁体字,成为官方汉字。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郁钧剑、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这一提案一提出,立即激起舆论界的一片哗然,赞成和反对者甚多。从前不久爆发的“京剧进课堂”到现在的“小学增设繁体字课程”等等一系列的讨论,最终都归于两个问题,就是到底应不应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怎样去重视的问题。其实仅靠把京剧带进课堂及增设繁体字课程,是无法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根传承下去的,但是它从一个侧面向国人敲响了警钟,就是在改革开放越来越深入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到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平衡,而不能让本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入侵下逐渐被侵蚀。应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毋庸质疑的,从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政策来看,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重视,比如:法定节假日的修改,明显地加大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份额。但是仅靠这些做的还不够,力度仍然需要加大,当然,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教育是传播文化的最佳途径,所以要想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我个人认为通过教育的手段来进行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中国从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倡导素质教育,但是从效果来看是一年不如一年,流于形式而已,所以中国的教育改革仍然是任重道远。笔者认为,在学校增设艺术类选修课程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不仅有助于传承传统文化,还可以减轻学生负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侧面反映,至于是在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开设课程,要视难度而定,可以分批进行,也可以由易到难阶梯性进行。就“增设繁体字课程”而言,在小学开设有点勉强,有“赶鸭子上架”之嫌,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这一提案,应该辨证地来看。笔者认为,繁体字教育应该和书画艺术教育相结合,穿插其中,从事书画专业的学生应必修,其他人选修,秉着“写简认繁,自由学习”的原则。繁体字到简体字的转变毕竟有利于人们的交流,是历史的趋势,所以简体字仍然要作为官方及公文用字,其他则不做规定。一个国家文字的改革,牵涉到文化的变更性,是否实施以及怎样实施,要经过科学的调查及论证,要慎之又慎。繁体字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究竟应不应该被“正统”以及通过何种有效的方式来实现其传承传统文化的效力,值得我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