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一、现代文学的核心是“人”,“文学是人学”,只有在现代文学的语境中,才是成为可能的。现代文化作为发源于欧洲的文化范型,人的发现,最初都是以“自我”的发现开始的,如果我们从文艺复兴以来的小说发展来看,欧
一、现代文学的核心是“人”,“文学是人学”,只有在现代文学的语境中,才是成为可能的。现代文化作为发源于欧洲的文化范型,人的发现,最初都是以“自我”的发现开始的,如果我们从文艺复兴以来的小说发展来看,欧洲的小说是对“人”自身的认知,这种认知几乎是一种现代性文化的无意识,相对于欧洲现代文学发端较晚的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国的文学,也都在其本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之后,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将小说描写的对象放在对“人”本身的认识和理解上,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及人所生活和体验的外在世界和内在宇宙,都以及无限的开放性和敞开性,向人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人生和复杂多变的世界。从而不断的为生活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提供巨大的思想源泉和精神支持。以小说为主体的近现代文学,从一开始就具有与古代文学不同的特点,小说产生于市民社会阶层,代表的是民间的立场,这在小说的近代时期是表现尤其明显。而当“人”的主体确立后,小说描写的对象逐渐的由各种抽象人性特征的某种类型的人,变为具体社会现实中的个人,使小说的表现内容日益具有敞开性和无限性的趋势。
现代小说是现代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生存境域的真实反映及其主体感受的艺术表现。这就决定了小说的时代性比以往的任何文学都鲜明。可以说小说是时代变化最敏锐的晴雨表和人的主体感受变化的体温计。小说的另一个主要特征则是世界性,小说是伴随着现代化进程而的,欧洲文艺复兴早期航海对新大陆的发现,以及造纸和印刷书的迅速进步,为小说的世界性传播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法国思想启蒙时期,中国的文化,包括当时的小说,就曾对启蒙思想家和法国文化界产生过影响,18世纪的大文学家歌德,提出了世界文学的理想,就是在现代化向全球急剧扩张的历史情况下出现的。
小说作为近现代文学的主流,开始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在现代性文明由欧洲向世界的传播中,从十四世纪到二十世纪,先后经历了几个大的流派变迁,先出现的现代小说流派,不断的对后来的作家产生影响,先是欧洲各国之间,后来扩展到美洲,俄罗斯、日本、中国、印度等国家。几乎每个国家在进入现代性文化转型期之后,都会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将之前产生的文学流派演绎了一遍。经过现代文学观念洗礼之后的作家们,对于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学遗产,在开始接受和学习时,总是需要一个理解、消化和选择的时期,才能形成自己的一个较稳定的创作方向。
这种情况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日本和中国,表现的尤其明显。由于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欧洲的近现代小说已经发展了近五百年。俄国也发展了一百多年,而日本也有几十年,而且在同一时期,由非理性哲学思想和生命哲学等反理性思潮的现代主义文学,在一战后开始对西方包括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自然主义在内的文学传统,进行了猛烈的冲击,在欧洲和美国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现代主义文学运动。因此对于五四时期的现代作家们来说,可学习和借鉴的文学思潮和流派极其丰富。
社会局势的动荡不安,为文化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暂时宽容的条件,渴望新思想和文化的知识分子和文学青年们,在五四文学革命激情的鼓舞下,对于大量涌入的译介外国文学进行了广泛的吸收和借鉴,很快就在探索中,创作出了一大批各有特色的新文学,尤其是短篇小说作品问世。迅速为中国文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显示出了五四新文学的创作实绩。

二、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以文学革命形式带动的思想启蒙运动,因此,新文学一出现就带有启蒙的性质和特征,但新文化运动是文学的启蒙,而不是梁启超在20世纪初倡导的启蒙的文学,新文学之所以会有启蒙的作用,乃是因为其坚持了文学的审美本体论。五四文学革命之后的20年代初,中国像其他先后进入现代文学转型期的国家一样,出现了现代文学流派。现代文学流派的出现,是作家个性觉醒的表现。文学流派是由具有明确的文学理念和风格追求,以文学杂志和刊物为阵地,并由此组成创作团体,以实现其文学理想的作家群体组成的。
受五四文学革命直接影响,出现的新文学流派有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和乡土写实派。文学研究会禀承的是现实主义文学理念,以“为人生”为宗旨的作家们,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直面当时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对社会的黑暗与人生的不幸,进行了客观的揭露和激烈的批判,将当时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大胆而真实的描写了出来。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们,对现实主义文学手法的运用,广泛的吸收了当时东西方各国文学的影响,包括具有宗教色彩的印度文学,避免了现实主义的欧化特征,为30年代现实主义在中国进一步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创造社具有鲜明的浪漫抒情色彩,他们高举“为艺术”的大旗,以“个性的解放”的姿态,以真挚动人的笔触,表达了青年知识分子在个性倍受压抑的社会中,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苦闷,真实的体现了在旧的封建礼教文化的束缚中,人对个性和尊严的呼唤。创造社的作家不但接受了西欧和日本浪漫主义的影响,对唯美主义也有所吸收和借鉴,为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派文学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影响。
乡土写实派偏重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向,但与文学研究会不同的是,他们描写的对象是中国的乡村中农民的生活状态。乡土写实派是非常具有东方和中国色彩的文学流派,他们站在启蒙或怀旧的立场上,对于几千年来中国宗法制社会文化影响最深的乡村中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地方习俗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对国民性进行了批判和反思。乡土写实派对传统中国的宗教民俗和民间文化的描写,形成了其独特的审美范畴。他们直接受鲁迅的乡土小说的影响,间接的受东北欧和俄国等与中国社会发展程度相似,描写宗法制农民生活的作品的影响。乡土写实派对三、四十年代,以及建国后,乃至新时期以乡村和农民为题材的小说,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派之中的具有古典情怀的作家,影响了三十年代京派作家群的出现,形成了以审美现代性为主的,最具中国本土特色的现代作家,他们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审美情趣,在借鉴西方田园诗意小说的基础上,重新的将中国古代的桃花源理想表现了出来。
这说明,中国的五四文学革命,并不是西方文学的一种照搬,而是中国现代作家,在广泛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