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每一个事故之后,在营救与善后的同时,总能看到执法的力度。譬如查处无证经营、违法开采、有关责任人等等,总是这个时候最叫号的工作。伊春“8.24”空难造成42名旅客丧生之后,在国务院组成事故调查组查处事故
每一个事故之后,在营救与善后的同时,总能看到执法的力度。譬如查处无证经营、违法开采、有关责任人等等,总是这个时候最叫号的工作。伊春“8.24”空难造成42名旅客丧生之后,在国务院组成事故调查组查处事故的同时,电视里传开的执法行动是,河南省工商局做出决定,撤销“河南航空公司”名称,恢复“鲲鹏航空公司”名称。原因是,“河南”没有实质投入于航空公司。言下之意,因为空难事故,给河南这个名称抹了黑,让河南受到株连,因此不能让河南为一家航空公司的名誉埋单。
事故之后,对责任单位相关责任进行查处,弄清事故真相,给遇难者和社会大众一个交待,无疑是正确的。然而,空难余烟未灭,先以行政方式把事故单位名称改了的,却是头一次听到。这不能不让人置疑,其中有什么猫腻、怎么吊鬼。
其一,鲲鹏怎么是河南,事故之前无工商?鲲鹏航空声名在之前并不响亮,河南航空也是事故之后才有了声望。是谁,让鲲鹏成了河南;是谁,让河南响彻于空中?不是航空公司想贴一个什么名就能成名的吧。从鲲鹏到河南,从有想法到喷涂到大飞机上,过程不会简单,程序不会少,领导不会不批示,首长不会不剪彩。如今,出了事故,有了负面效应,河南便不再鲲鹏,鲲鹏便须回来扛起自己不光彩的旗帜。既然没有程序的错误,既然没有领导的失误,那来河南航空的问题?如果有事,事故之前,工商部门在干吗呢!
其二,地域名称对于一个地方当然有影响。出国同胞往往为旅游景区前独有的一些中文标识游览警示而觉得受辱。其实,平心静气地想想,国人刚从贫困生活中走出,确实在现代文明方面还有不少缺失。特别是一些暴发户们,那心态无不是地主进了城,以为我跺跺脚地都能晃悠呢。一个地方也有一些独有的人文特点,长期以来,会在人们观念中形成影响,这影响就是一个地方的特色。譬如说某地人豪爽,某地人吃苦,某地人憨厚,某地人团结等等,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地名的不简单,恐怕还不仅于此。它还附着着这个地域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河南是一个历史深厚的中原大省,那里物产丰富,那里文化繁荣,那里人民勤劳。我想,鲲鹏航空变身河南航空,初衷一定是弘扬河南的正面精神,不是抖搂地方的残缺的吧。尔今,事故逋出,确实给河南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其实,就不是河南这个名,人们知道是那个省的公司,都会联想――适度地联想当地的民风社情,以为谈资。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事故出了,还是先认真解决问题,抚慰受难人员。名声问题虽然重要,但其时其刻,到可以暂时忽略一下或者说并不应当放在最紧迫处。在所有问题还没有结论之前,在亡者认领、伤者救治都正在进行的的时候,把一个名称问题高调提出,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更加让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这个欲取之名上了。
其三,如果说通过公司名称的改动来转移公众视线,作为处理整个空难事件的公关手段的话――我说的是假若,但我想不会??――是失败的,起码是不成功的。一个事故中,想要处理的让民众信服,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毫不遮掩,为伤者痛,为亡者哀,尽力给予经济和精神关怀。任何其他的事情,对于遇难者以及旁观者来说,并不那么重要。至于公司名称是中国还是世界,是河南还是河北,是鲲鹏还是蚍蜉,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是依法登记的,都没有问题,也不用进行行政处置。至于其中存在什么问题,或者它确实违反有关公司起名规定,或者其中存在腐败问题,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只是不应当在这个时候成为公众关注的问题。经历多了,老百姓的识别能力应不在一些领导和机关专业人士之下。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忽地冒出个名称来,到让人在悲伤里有点好笑。
总之,灾难之后的工商部门的这次执法,若说是适当的话,是起到了一丁点儿转移视线的作用,虽然委实有限;假若是早就拟好的执法行动巧遇其时执行的话,是有些干扰救灾;假若真是为了处理灾难而采取的一个行动,好让这个名称与一个地方撇清什么的话,到真的显得有些多余――真的,多余。因为无论怎样来看,他们的这次执法行动都有些插科打哄,显露出动机与效果的极大偏差。当然,这动机完全是为了维护一个地方的声誉。

2010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