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其实是个很中性的东西
作者:蚕莓时间:2024-11-22 13:03:53热度:0
导读:——读于蛟先生《飓风洪流》“潜规则”,大家都不陌生,我想它“其实就是人性、情理与法理纠结的产物”,所以它永远都广泛存在于有人的地方。人类的活动总会和上得台面的社会规则发生各种矛盾和冲突,于是自然而然就
——读于蛟先生《飓风洪流》
“潜规则”,大家都不陌生,我想它“其实就是人性、情理与法理纠结的产物”,所以它永远都广泛存在于有人的地方。人类的活动总会和上得台面的社会规则发生各种矛盾和冲突,于是自然而然就诞生了上不得台面却符合人的欲求的规则,而这些规则的存在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得像潮流一样。
只不过,《飓风洪流》揭示给读者的很多“潜规则”来自人们心目中很神圣也很神秘的“媒体”。提到媒体,刻印于普通人心目的印象往往是它们在揭别人的丑、曝别人的光,于是,乱补课的教师让我们觉得教育不是那么神圣,收红包的医生让我们觉得医院不是那么干净,包二奶的官员让我们觉得官场是那么腐败肮脏,赚黑心钱的煤老板、奶老板等让我们觉得商人真他妈歹毒,暴力执法的城管让我们觉得愤怒……但你却很少看到媒体阴暗的一面吧,那你就好好读一读《飓风洪流》,他会告诉你媒体和各行各业一样也有自己的“潜规则”,也有相互倾轧、阴谋诡计、欺软怕硬、唯利是图这些阴暗的东西。
社会是个舞台,大家都在表演,只是不同的人用了不同的装扮而已,他们之间有个性但也有共性。《飓风洪流》顺着岳之语的轨迹,“很人性”地展现着职场、官场、情场、商场的群相。之所以说“很人性”,是因为“人性”其实是个很中性的词,包含着好的和不好的各种因素。读《飓风洪流》,你会发现,总编岳之语、副总编侯虎、开发区主任孟关云、宣传部长梁尚君、商人田世林等,他们的经历就“很人性”,因为很多人就是这个样子存在着的,你没法简单地用“好人”或者“坏人”给他们做个界定。因为,他们也在努力地工作,他们也在奋斗中付出过、奉献过,他们也想为了自己和家人过更好的日子。
至于这群人的结局,正如一句禅语“内心的皱痕,形成人生的坎坷”。也如我向很多学生讲过的一个道理:很多人都在买彩票,买彩票的人都希望开中自己下注的号码。其实,多数人应该认识到“幸好中的不是自己”,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突然而至的巨大财富。健康状况、思想观念、情感道德、行为习惯、欲望追求、价值取向、自身能力等诸方面形成一个综合的“我”,其可以承受多大的财富那是有限度的,如果不能承受,那么这巨大的财富对他而言就不是福而是祸。这“祸”,也许在眼前,也许在明天;也许在自己,也许在亲人,也许在下一代。财富如此,权势也一样,何况“权势”和“财富”往往是孪生的。这一点,很多以前称“纨绔子弟”现在叫“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的丑态和结局就是最好的明证。
这些年来,中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而精神文明发展的脚步却没能跟得上,“穷”怕了的中国人向急剧膨胀的物质财富露出了贪婪的目光,信仰、道德、情操黯然神伤。正如《飓风洪流》中那个叫“东东”的孩子所言:“你们最感兴趣的还是钱啊。难怪人家说,金钱是中国人最大的信仰。”所以,《飓风洪流》也在给这个社会敲响一记警钟,失去精神支柱的“生命脆弱得就像玻璃瓶,一磕就毁了”。小说中,那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其实也是一个象征,一个社会一旦失去强有力的支撑,历史的洪流必将其毁得荡然无存。
《飓风洪流》这部小说,对媒体而言,也许是一枚炸弹,但这应该不是小说最主要的诉求。你只有亲自走进小说,走近小说中的人物,深入人物的内心,你才会为那些真情所感动,为那些曲折生动的故事所吸引,为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的际遇所唏嘘。但更多的,它会给你留下很多思索,关于生命,关于命运,关于人生,关于社会,关于未来……
(2012-10-25凌晨于达县南外石包梁)
【《飓风洪流》,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一部直击传统纸媒体生存状态的写真,一场关乎人性与人伦道德的严肃拷问,一次对当代社会信仰与价值观的探寻”作者,于蛟,男,汉族,“红袖添香”签约作家,1970年生于四川东部,大巴山南麓。著有长篇小说《盲》、中篇小说《婚约》、《巴山》文集等,曾获中国好新闻一等奖,四川文学副刊作品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