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随感
作者:冗将时间:2024-11-22 16:00:31热度:0
导读:清晨醒来,忽然想到这样一句话――人生何尝不是一次高考,走过去就是一片天。几天来一直想围绕高考写点什么,可一坐下来,脑袋却空空如也。对于高考,自己谈不上有什么发言权,但历经3年高考的印记又是今生无法抹去
清晨醒来,忽然想到这样一句话――人生何尝不是一次高考,走过去就是一片天。几天来一直想围绕高考写点什么,可一坐下来,脑袋却空空如也。对于高考,自己谈不上有什么发言权,但历经3年高考的印记又是今生无法抹去的。
1988年,自己参加第一次高考,因基础差偏科的缘故,以失败结局;1989年,自己参加第二次高考,自以为进步许多,竟鬼使神差地和头一年得了相同的分数,再次以失败告终;1990年,自己参加第三次高考,在父母欲眼望穿的期盼中,磕磕拌拌地进了专科录取线,上了师专。
那是怎样的三年?是父母滴血的三年,为了我和弟弟的学习节衣缩食,精打细算。但天生愚笨的我们小时候只知道贪玩,对学习似乎有一种天生的抵触,好在弟弟比自己聪慧一些,补习一年就走上了。那时补习就已经开始收费了,记得89年400元、90年500元,这对于一些人家而言,不算什么;但对于平民百姓而言却是不小的支出,对于补习与否,父母把决定权给了自己,当时如不考学,因视力原因当兵和考铁路技校都不可能,只能找个企业当个集体工,此外别无选择。而选择考学是改变自己前途的唯一途径。而一旦决定了,这一步走得真的好艰辛,两次补习,两次365天的心智磨炼,此时回首真的无法言清。
当初高考时真的很幻想,特别是不切实际地幻想考试过程中发挥超常来个奇迹,而实践中证明这是决不可能的。那时的幻想反映在报志愿上,记得两年好像都报了西南政法学院和成都科技大学,而专业选的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亦算是那个时代自己心灵的一个印记。而今想来,假如自己当年真的考上了,现在的自己又会怎样?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自己又会适应吗?想像的空间真的很大,好在这一切都没有发生。上了师专的自己学的专业仍是政治,两年专科学习,谈不上真正的学了什么,想像与实际的矛盾总是冲击着神经。而当清醒时,今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了。
师专毕业,以自己笨拙为由,说什么也不当老师。后来步入残疾人联合会,成为一名残疾人工作者。一晃工作15年,年轻时的锐气与活力亦磨得差不多了。好在,一份责任感始终鞭策着自己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一份实力、多一份耐心、献一份真心。而今自己的生活虽谈不上富裕,但相对的殷实,这亦不能不说是当初高考给了我无悔的选择与人生。
前天陪客人吃饭,听人说,现在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前程用钱铺路,一次性拿出3万元,就是为了孩子在高考时有个宽松的作弊氛围,而这在实践中是成全了孩子还是害了孩子?不免联想起前些天的电视报道,为了应付高考电子检测,各种作弊仪器纷纷出台,流入市场让人防不胜防。而我们的家长为了孩子,又不择手段不惜重金地想方设法,真不知最终是爱还是害?细一想来,造成这一系列结果的罪魁祸首又是谁?家长、孩子还是学校?恐怕都有吧。如果家长把功夫下在平时,言传身教引导孩子学习,结果会如何?如果孩子把功夫下在日常,点点滴滴勤学苦练,结果又会如何?如果学校不是一味地追求升学率,老师亦不把学生考上多少当成自己教学成效的唯一标杆,而是真正地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角度进行教学,其结果又将怎样?
孩子是未来,但究竟什么样的孩子是未来,值得每个家长每个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去思考!换言之,高考不仅仅是考学生更是考家长考学校考整个社会对高考的真正认知。说白了,人生本身就是一次高考,来不得丝毫的马虎大意!
200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