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1899年的今天(6月3日),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与世长辞。人们也许记不住他的名字,但却忘不了他最具代表性的杰作《蓝色的多瑙河》。小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
1899年的今天(6月3日),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与世长辞。
人们也许记不住他的名字,但却忘不了他最具代表性的杰作《蓝色的多瑙河》。
小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奥地利作曲家,生于维也纳音乐家庭。他的父亲(老翰·施特劳斯)是维也纳轻音乐创始人之一。
小约翰自幼学习小提琴和作曲。1844年组建小乐队,开始演奏自己的作品,不久声望就超过了他父亲。他一生创作圆舞曲400余首、轻歌剧15部,因此被称为“圆舞曲之王”——他把华尔兹这种原本只属于农民的舞曲形式提升为了哈布斯堡宫廷中的一项高尚的娱乐形式。
在世界上所有的圆舞曲里,《蓝色的多瑙河》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杰作。
1866年,奥匈帝国在普奥战争中惨败。在首都维也纳,民众的情绪异常沉闷。为了为了扭转民众精神的颓势,重振国威,小约翰接受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指挥赫贝克的委托,为他的合唱队创作一部“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合唱曲。当时,德国诗人卡尔·贝克描写多瑙河的诗句中,有一句“多瑙河,美丽的蓝色多瑙河”使小约翰受到了强烈的感染。正是诗句那流畅的音节迷人的意境,浸润他的灵魂,点然了他的激情,感催生了不朽的《蓝色的多瑙河》。
在1867年巴黎世博会上,《蓝色的多瑙河》的首演竟成了这届博览会一大轰动事件。在博览会壮观的大厅里,小约翰把他的绝代佳作奉献给了数以千计的听众,他亲自指挥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仅仅几个月之后,这部作品就得以在美国公演。顷刻间,这首圆舞曲传遍了世界各大城市。直至今日,这首乐曲仍然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在每年元旦举行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本曲甚至成了保留曲目,作为传统在新年前夜午夜时分刚过的时候演奏。
在《蓝色的多瑙河》的创作和演出过程中,曾经发生过两个有趣的故事呢:
——有一次,小约翰回家时换下一件脏衬衣。他的妻子发现这件衬衣的衣袖上写满了五线谱。她知道这是丈夫灵感突现时记录下来的,便将这件衬衣放在一边。后来,她去拿衣服交给丈夫时,却发现衣服不翼而飞。原来,在她离开的瞬间,洗衣妇把这件衣服和其他脏衣服一起拿走了。她不知道洗衣妇的居所,就坐着车子到处寻找,奔波了半天,也没有下落。在她陷于绝望的时刻,幸好一位酒店里的老妇人把她领到那洗衣妇的小屋。也巧,洗衣妇拿着那件衬衣往盛满肥皂水的桶里丢。她急忙抓住洗衣妇的手臂,抢过了那件脏衣,挽救了衣袖上的珍贵乐谱——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蓝色的多瑙河》
——这部日后成为维也纳音乐标志的不朽名作,在初次与听众见面时,却被认为是小约翰为数不多的一次败笔。听到演出失败的消息,小约翰倒一点也不在乎。当时,他只是咕哝了一句:“嗯,那就让它见鬼去吧。”如果不是小约翰在这之后不久,应邀赴巴黎参加国际博览会演出并获得极大成功,那么“蓝色的多瑙河”很可能就会湮没在他为数众多的乐稿之中而被人遗忘了。
今天,在维也纳的城市公园里,这位“圆舞曲之王”站在高高的乐坛上,专心致志地拉着小提琴。在他的后面,装饰着漂亮的环状大理石浮雕。现在,这里已经成为维也纳的一大景观。我们怀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家,享受着《蓝色的多瑙河》动听的旋律——随着那隐隐约约的序奏音乐的展开,“蓝色的多瑙河”充满激情的旋律有如美丽的多瑙河,跌宕起伏,奔流泻出……乐曲结束,我们的心绪终而渐渐归于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宁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