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随礼
作者:鹁鸪英时间:2024-11-10 15:09:48热度:0
导读:从开学到现在,我几乎没在家里吃过一顿晚餐。到不是业务忙、应酬多,因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教师,当然不会有那么多的官方饭局。怨只怨近几年高校扩招太快,孩子们上高校的机会多,对咱老百姓来说这本是件好事情。可
从开学到现在,我几乎没在家里吃过一顿晚餐。到不是业务忙、应酬多,因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教师,当然不会有那么多的官方饭局。怨只怨近几年高校扩招太快,孩子们上高校的机会多,对咱老百姓来说这本是件好事情。可是一个个谢师宴、金榜宴、状元宴……我真的惊叹于国语的魅力,只好从这个酒店奔赴另一个酒店,忙于随礼、喝酒,实在错不开,还要打电话请人捎礼。结果呢,人被折腾的精疲力竭,工资也是捉襟见肘,早早告急了。
在朋友同事圈子里,我的状况还是好的,自己是个不擅交往的人,自然随礼就要少的多了。不禁要想自己尚且如此,难怪这几天同事们总是愁眉苦脸,咳声叹气了。
其实随礼是现代人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礼尚往来,亲戚朋友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随个礼本无可厚非。记得《礼记?曲礼上》说:“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想来古人已经认识到随礼的重要性了,不过古人这样提法是在倡导一种友好和谐的人际交往,表达了生存在社会上的人们一种共同分担烦恼,共同分享快乐的美好愿望。但“随礼”发展到今天就已经变味了,背离了人情往来的本义,成为一种不良的社会习俗,成为一种扭曲的社会经济,甚至成为疯狂敛财的无底洞。难怪大家都在抱怨,礼多了感情却薄了。
人生在世,总要和他人打交道,婚丧嫁娶的事情告诉你了,是应该捧个人场和钱场的。只是现如今,随礼的名目繁多,可谓五花八门。除了红白喜事之外,从开业庆典到周年店庆,从竣工揭匾到乔迁之喜,从孩子出生到老人寿诞,从金榜题名到晋职晋级,从光荣参军到海外归来……只要能说出个明堂来的就要大排筵席庆贺一番,而随一份丰厚的礼金是万万不能忘的,否则他日见面冷眼相对,甚至怒目而视的滋味实在让人难以接受。而这些事情如果是本人也就罢了,可是偏偏范围是越来越广了。从前是本人和父母有事随礼,现在是本人的兄弟姐妹,堂弟表妹,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有事都要随礼,甚至本人的岳父岳母,公公婆婆也要随礼。随礼被邀请的人范围也无限扩大了,从前被邀请的人都是亲戚朋友同事和邻里等,可现在朋友的朋友要请,多年不联系的远亲要请,生意合作伙伴要请,甚至只有一面之缘的人也要请。对此,谁都深恶痛绝,却又无法躲避,无可奈何。
再来看看随礼的金额也是水涨船高,数目是越来越大。常听父辈们说,在他们那会,十块八块的礼钱就能赴喜筵了,有时干脆就买些脸盆、暖壶、床单等日用品,谁都不会嫌弃寒酸,彼此心里感觉暖融融的。现在随多少礼要煞费苦心,常常是翻一翻账本看看从前的礼单再来确定。我们这里是北方小城,人均收入不高,但礼金却是逐年递增,现在普通关系的一二百元,关系好一点的怎么也要三五百元,甚至一千元,特殊关系的几千元上万元也有。真是吃不穷,穿不穷,随礼能随穷。
上述的随礼之风虽然让人烦恼让人疲惫,但毕竟是有些人情在其中。而把随礼发挥到变相的行贿与受贿恐怕就是一种罪恶了。有些有权有势的人,利用婚丧嫁娶大肆敛财,下属借随礼之名行贿赂之实,彼此心照不宣,可谓是把随礼的功利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有些事情就像皇帝的新装谁都不愿意点明,就像那层窗户纸谁都不愿意捅破,随礼就是这样一种事情。如果“礼”超越了“情”,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和一种公害。想到此,写到此,我只好苦笑了,只好叹息了,只好呼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