谵言妄语之大家都来感谢流言
作者:岭蜑时间:2024-11-22 08:00:16热度:0
导读:许多该说的话没人愿说,说了,就是谵言妄语。——题记写这个题目之前,点一下百度搜索,有关流言的条目之多蔚为壮观。粗粗浏览,发现人们对流言真的是深恶痛绝。曾经听过中财大的一位教授讲课,他说人生成功的几个必
许多该说的话没人愿说,说了,就是谵言妄语。
——题记
写这个题目之前,点一下百度搜索,有关流言的条目之多蔚为壮观。粗粗浏览,发现人们对流言真的是深恶痛绝。
曾经听过中财大的一位教授讲课,他说人生成功的几个必备条件是:高人指点,贵人相助,朋友真言,小人监督。我深以为然。想来之所以认同,大约是还具备一星半点成功的条件。特别于小人监督一条,是必须有的,因为他可以让你时刻保持谨慎戒备的心态,避免出现任何的急躁冒进和大意麻痹。那么小人监督的方式应当不会是前面提到的三种人的作为,更不可能当面与你交流沟通或者指点,这种监督的过程显示就只能是——流言。
从古时起,流言都是背后进行的,没有根据的来说某人某事,多数是背后进行议论、诬蔑或挑拨。一般来说这些流言是见不得阳光的,这也是一种“见光死”的东西。但是也并非没有流言杀人的先例。当流言被当权者的引用为证据的时候,其杀伤力就可观了。明代名将袁崇焕的死流言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袁在前线千里驰骋、殊死拼杀,京城早已被袁崇焕通敌的流言所蔽,曾经为朝廷扬威拼杀的躯体,被听信流言的人们一刀刀剐完又抢而食之,那颗为国家和民众激情跳动的心也被流言之口所噬。流言为昏聩者信,为阴险者用,世风之狂澜既倒,谁来挽之?这也是加速明朝灭亡的一个很无奈的助力因素。熟知历史的人大约会有更多的类似于这样的例子来佐证流言杀人的威力。
当今信息科技的发展,带给人们更多生存和生活便利,不幸的是,也给了流言以新的传播途径,许多流言就堂而皇之地挂在网上,捕风捉影,信口雌黄,昧心失德,出言无状。然而网络管理的不规范和浩浩渺渺的网络怪论,导致人们见怪不怪,灌水拍砖以为乐趣。倒是没有了把流言当真的态度,但是也没了仗义直言的耐性。倒是听说和看到了一些人为网络诽谤诉诸法律的案例,可那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把人生的大好时光浪费在为澄清流言的事上,总是一件不太划算的事情。好在现在法律规章不断健全,对人和事的官方评价要的是事实和证据,流言杀人的事情只能是发生在心理脆弱的人身上了。大约现在许多人的想法也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不然哪还有时间来做正经事情?
忽然想就流言来做一个新的定义:没有根据却以各种形式恶意传播的话。
没有查阅什么资料,流言的构成要素应当是什么呢?我想应当是:能够与人们关注的事情相联系;在某种逻辑上有可能发生;以貌似知情公正的形式出现;怀有一定不良目的;具备一定的传播动力。
人所关注的事情是流言产生的载体,流言产生的逻辑符合某种假象或者迎合某种社会心理,必须以一种知情和正义的面目来加以掩饰其真实动机,而且能使部分有阴暗或宣泄心理的人产生快感。
流言的存在既然自古有之,那就说明它有存在的土壤,很难从根本上消灭,所以只能从对待流言的态度上正视它,藐视它。流言的目的在于扰乱视听,恶意混淆是非,事实依据肯定没有,也就无法撼动事实的根本,那不妨轻松点来对待,应当学习时下明星们对待流言的坦然,当然未必敢学那些借流言炒作者的胆气,但坦然、轻松地来看待流言,把它作为像我们在呼吸氧气时必然得吸入一些灰尘和废气一样,也就是了。
曾经有朋友问我,听到对自己无中生有、歪曲诽谤的流言为什么不生气?我回答:人家关心你,不要任何报酬,而且绝对甘心做无名英雄,不求你的其它回报,绞尽脑汁,移花接木,说了那么多针对你来说的话,你生什么气呢?朋友追问总得有个态度吧?我答:置之不理。
太阿Q了吧!不知道会有多少朋友做这种感叹。我只是一笑,心中认真掂量,如果非要有一种回应态度的话,那只能是:“谢谢!下次再来!”大家应当一起来说。哈哈,实在有点憋不住,终于笑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