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他只活了三十五岁,却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诗人”。他有“爱情至上”与“爱情神圣”的信念,时刻准备为这信念而牺牲。他被视为“一团鲜红跳蹦的火焰”,照亮自己的,也照亮他人的,灰色的生命。他
他只活了三十五岁,却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诗人”。他有“爱情至上”与“爱情神圣”的信念,时刻准备为这信念而牺牲。他被视为“一团鲜红跳蹦的火焰”,照亮自己的,也照亮他人的,灰色的生命。他有敢“以人格的头颅去撞地狱之门”的强烈反抗精神,更有“舍我其谁”的罕见的勇气与热情。他曾写出千古不朽的《再别康桥》,在中国诗坛上占着无法取代的独特地位。他被朱自清视为“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
他有说不尽的飞扬,道不尽的落寞。他的一生,是诗化人生的梦幻者充满浪漫传奇色彩的短促的一生;他的一生,是康桥理想的执著追求者辉煌与悲剧交织的一生。但纯美的爱情理想至今仍然闪烁着光芒。
他说:“我们双手空着来到人间,当我们滑进坟墓的时辰,金钱和功名像一缕轻烟散得无踪无影,唯有曾创建的、不经意中酿成的美不死在人间。”爱和美,是他赖以存在的方式,同时也是他高标性灵自由、证明自己人格力量的方式。可以把人生造成一篇趣味浓厚的诗,一首华美曲雅的歌。他的一生都在艰难执着地实践着自己的爱、美和自由的信念。在他诗意的骨子里,在他人生的词典里,无聊、平庸和缺乏生命的活力的凡夫俗子式的生活是永远都被剔除的,他就是一团鲜红跳蹦的火焰。这样的人生态度反映在他的爱情观中,自然是风景绚烂、奇彩无比且耐人寻味。
他孜孜以求的理想爱情是要在茫茫的人海中寻访惟一的灵魂的伴侣,在他看来,如果得到了,那是是幸福;如果得不到,那便是命运,真爱并没有罪。因此,他热烈地爱恋和追求着林徽因,能与他携手共创人生是他梦想的神圣境界。尽管一个落花有情,一个流水无情。在林徽因看来,他爱的并不是真正的她,而是他用诗人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其实她并不是他心目中的所想的那个人。他无非是同花在恋爱,是蝶恋花,这样的爱恋就有一种“蝶恋花情结”,他就是那只翩翩起的蝴蝶,在云际纷飞,寻找着明星和雪花。
在泰戈尔访华期间,虽然他和林徽因被媒体称为“金童玉女”,泰戈尔也曾代他向林徽因求情,但是林徽因仍坚持自己的选择,毅然和梁思成一起赴美留学……
而他从那认识林徽因的那一刻起,便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一见钟情燃起的火绵延了十多年,纠缠了十多年,他曾经爱得理想,爱得真挚,爱得忘我,爱得发狂。从英国追至上海,苦苦追寻她的足迹,但最终也没能将她留在自己的身边。这种得不到的美丽的忧伤痛苦地伴随着他。
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痴情,只是感叹自己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林的波心。他失落、消沉,但一直没有改变自己的执着。因此,林徽因是他梦中可望而不及的一个完美和一生的精神伴侣。直至,他化云乘风而去。摆脱了不堪重压的小山,从此没有了烦恼。但林徽因却无法解脱,挂在自己的卧室里的失事飞机的一块残片,寄托着她永远的哀思和怀念。
这种无法相守的悲剧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那种在感情漩涡中挣扎的无奈、固守心灵自由的执着又沉淀着多少人的梦想!一段感情穿越了历史和岁月,但仍然焕发着经久的魅力。
如果说,林徽因是他爱、美和自由的理想化身,那么,陆小曼则是它们现实的化身。而陆小曼和他的曲折婚恋,凝结成了一首婉动人的抒情诗篇,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轰动一时。
当初,他与陆小曼接触后,很快陷入爱河。他对陆小曼的感情的恋情,就像一团火,爱得纯真,恋得狂热。尽管他的父亲一直都不承认这个媳妇,婆婆去世,公公只让张幼仪回硖石奔丧,但不允许陆小曼回去。但恋爱中的他始终情绪飞扬,几近疯狂,他所爱恋的陆小曼对他而言不仅意味着爱情,更意味着理想。在他给陆小曼的信的称呼中,就袒露出了他那颗中东的心和急剧涌动的情怀。这些至少有26种之多的称呼中凝聚力着他的真性情、真心思。可惜的是,他仍然是在蝶恋花。着眼于纯粹感情,单纯精神世界的他,一旦遇到具体实在的物质世界,就必然与实际产生碰撞冲突,爱情、理想就有冲撞中还原成了遥远的幻想。为了生活,他四处奔波,生活使爱情褪去了七彩光环似乎成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生活规则,日常生活的实在与琐碎,使他们的爱情与短暂的幸福在实际中幻灭了,并终于消解了徐内心的诗意。
他隐隐约约的担忧发生了,志趣的迥异让他心中无限凄苦,尤其是他发现眼前真实的陆小曼并不是他心目中理想的“醉后的小龙”时,其实陆小曼婚前婚后的变化并不大,只是在他的心中她变了。此时,他便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了。这只“天教歌唱”的痴鸟也变得哑口无言了,偶尔发出的是“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哀鸣。尽管如此,他还是没有放弃,他不忍或不敢打破那面心中的幻影。他多么想抓住爱的神话,在漫长的爱情追寻中,他造就着陆小曼、挽救着陆小曼、仰视着陆小曼,即使他真正拥有的已不是他想要的了……
在失意最浓的时候,他悄悄地离开了人生的舞台,留下的是“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的陆小曼,历史滚滚向前,浪花掏尽多少痴情浪漫,徐陆恋情悲剧却向何处?
张幼仪,他的原配夫人,她又该属于什么呢?那时,浙江都督朱瑞的秘书张嘉敖恰好到府中视察,他在察看学生的作文考卷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份优秀的考卷。字迹劲秀洒脱,文章意气纵横。慧眼识珠的他立刻和妹妹张幼仪联系起来,并主动托人向徐家求亲。张幼仪第一次见到的是他的照片,并没有意见。而徐志摩第一次看到她的照片时,嘴角挂下一撇,用嫌弃的口吻评价她为“乡下的土包子!”但他与张幼仪婚后还是比较融洽的,温文尔雅的他是张幼仪的理想郎君,张幼仪虽不是他的爱人,让他可能有些憾,但少年夫妻如胶似漆,欢爱不尽。
他们的婚姻,其实给他的生命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正是借着张家的鼎力相助,他的才华才有了更广阔的发挥之地。留学海外、结交名流,同时也遇上了林徽因。等到张幼仪满怀兴奋、期望之情到英国是为了团聚,结果却是分离。此时的他早已没有了那份写家书的愁怀。浪漫、热诚、痴心和执着的他让张幼仪只做徐家的媳妇,不当他的太太……
直至次子德生患脑膜炎夭折,他才深感惭愧,自己急于离婚以后去追求他的女神,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是父亲,愧为人你的感情顿时涌了上来,紧紧抓着儿子的骨灰缺罐子不住地掉泪……
但张幼仪却始终这样回答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