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这是一则听到后震撼我心灵的故事——达尔文在1831年到1836年,乘坐英国皇家海军舰艇“贝格尔”号作环球考察时,在非洲访问过一个边远的部落。这里的人们过着原始生活,住山洞、吃野果、捕野兽,对茹毛饮血习
这是一则听到后震撼我心灵的故事——
达尔文在1831年到1836年,乘坐英国皇家海军舰艇“贝格尔”号作环球考察时,在非洲访问过一个边远的部落。这里的人们过着原始生活,住山洞、吃野果、捕野兽,对茹毛饮血习以为常。在部落的习俗中最让达尔文不解的是“逐老吃幼”的行为——他们把老年妇女放逐到深山中任其饿死,在没有食物的时候还将一些孩童吃掉。部落酋长的解释是:妇女的任务是生孩子,老年妇女没有用了,留着干什么?孩子可以传宗接代,是有用的,但是在没有食物吃的时候,一部分孩子也可以当食物吃掉……
达尔文决定帮助这个可怜和野蛮的部落做点什么,于是花大价钱买了部落中一个男孩带回伦敦培养了十六年,使其成为标准的文明人。
后来,达尔文托人将孩子送回部落,行前对孩子说:希望他回去后能够改变他的部落的野蛮习俗。

一年后,达尔文再次来到非洲时,急切地寻找那个青年却找不到,便去问酋长那个青年是否回来,现在在哪里?酋长平静地回答:“回来了……我们把他吃了。”
惊愕和失望到了顶点的达尔文连连发问:“为什么?为什么把这么优秀的人吃了?”酋长满不在乎地回答:“他什么也不会做,留着他也没用。”
达尔文在日记中记载了这个故事,深感一个种族长期遗留积累下来的问题,决不能依靠一两个人来解决。在野蛮、落后、愚昧的环境中,一个人再高明也会被环境淘汰。

从这个故事想到:一个封闭、落后、愚昧的环境系统虽然能够淘汰具备文明素质的个体,但是一旦进入较大的文明系统中,这个小环境就只有两种可能的选择——
要么改变自己的文化习俗适应潮流,要么坚持愚昧无知的习惯而被比较大的文明系统所淘汰;
这个较大系统在进入更大的文明系统中的时候,上述过程再次重演。
这样,
从小系统到中等系统,从中等系统到较大系统,从较大系统到更大系统……逐步扩大到世界文明这个最大的竞技舞台。
这个“淘汰、二次淘汰、再次淘汰……”的过程正如孙中山先生所描述的情形——“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由此又想到:
我们今天生活的环境中已经没有背离现代文明要求的落后、愚昧的东西了吗?
我们生活其中的环境所做出的种种选择,都是明智、理智、睿智、科学的吗?
我们赖以生存的系统之中有,多少与世界潮流相违拗、相抵触的落后东西呢?
我们会不会在不经意之中,不小心“吃掉”那些具有先进意识的优秀个体呢?
我们生活其中的子系统在今后的发展中,会不会被更大的各个系统所淘汰呢?
……

珍惜和优化我们的环境吧,
它的状态决定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