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浓写山川,笔花传真情
作者:常员时间:2024-11-14 02:40:54热度:0
导读:中国人关于山水的观念,源于原始的宗教。为了表示对山水神灵的崇拜和敬畏,人们刻画山水神灵的形象,用于祭祝或瞻仰。神话或神画启发了山水画的独立成形。作为第一大画科,山水画产生时间较人物画晚,比花鸟画早,孕
中国人关于山水的观念,源于原始的宗教。为了表示对山水神灵的崇拜和敬畏,人们刻画山水神灵的形象,用于祭祝或瞻仰。神话或神画启发了山水画的独立成形。作为第一大画科,山水画产生时间较人物画晚,比花鸟画早,孕育萌芽于早期人物画的背景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独立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画科,隋唐时期发展成熟,五代两宋时期达到艺术的高峰,元明清各代均有发展与建树,名家辈出,遂形成蔚为壮观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至今不衰。
纵观当代中国画坛,诗书、金石、山水、人物、花鸟均有涉及的画家并不多见,广州新世纪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韩金远以水滴石穿,铁杆磨针的毅力,开朗豪爽的诗人情怀,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玉成了他不同凡响的艺术成就。他认为没有多方面的学习和修养,绘画艺术是残缺的和不完美的。他常说,我是骨子里喜欢书画,因为它博大精深,愈学愈有劲,愈学愈知不足。
读韩金远的山水画,总的印象当属那种以实写虚,以景蓄情、以情蕴意、以意造境,从现实中追求“无我之境”的完美。他的作品中所谓“峰、顶、峦、岭、岫、崖、岩、谷、峪、溪、涧”(五代荆浩《笔法论》)等等不同自然形貌的描绘,皆尽涉及。并在“古而深、乱而整、简而有趣”(明·唐志契《绘事微言》)的取材、致思、构图、抒情与造境的处理中,把山水画的“写真”和“传神”辩证地统一在生活、人生、自然、传统、现实、艺术之中。在以情为宗,情、景、境交融的审美感受抒发中,追求某种自然化的审美情趣和更为宽泛、多义并具现实感的观念意绪,从而使人在雄奇、壮美、丰茂、气象韵致等不同的视觉印象外,又得之可游、可居、可品的平实朴厚之感——它流露了画家对祖国壮丽山川所蕴含着的丰富情感,并在追索、驾驭这大自然生命的伟力、韧力过程中,体现出自身艺术气质上宽厚的胸襟和独有意识。
在多元化、开放化的今日画坛,中国山水画艺术呈现出多元化的探索状态,有的山水画家重视古代山水画传统,注重追求古代文人画的高逸境界。有的山水画家重视师法造化,面对自然,走写生和创作相结合的道路,他们注重追求人生回归的艺术情怀。有的受西方现代派艺术的影响借助于特殊的机理和抽象的语言的表现。这几条路子相互交揉,使当代的山水画发展出现了新的格局。但韩金远不急不躁,从容淡定。尊重每一个出现在他身边的新事物,如欣赏经过他身边的每一条游鱼和每一羽飞鸟;他越遭遇和见识眼前的繁杂混乱,越看得清艺术的正路、越把握得住艺术的真谛。
“平静与和谐是中国艺术的特征,他们源于中国艺术家的心灵。中国的艺术家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与自然和睦相处,不受社会枷锁束缚和金钱的诱惑,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沉浸在山水和其他自然物象之中。尤为要者,他们必须胸襟坦荡,绝无丝毫邪念。……一位中国艺术家必须融人类的最佳文化和自然的最佳精神于心底。”——这是林语堂先生1934年写的《中国人》一书中的一段话。我每当读这段话,就感觉它说的正是如韩金远一样的中国艺术家们。我看到韩金远的画,就同时想起林语堂先生这段话。
山水画的精髓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的:平静与和谐。它应该是对艰苦人生的间离,是对沉重纷繁生活的祝福,是对庸常琐碎的日子的提醒,是对身心容量的拓展和扩充。它不将人生的尴尬和痛苦敷在表面以张扬,也不把痛苦的伤口撕裂得更大以炫耀。它以博大的胸怀和眼光,看透世俗的忧乐得失,在微笑和散逸的心灵放飞中,化解现实的难堪,以疏离的姿态对现实做批判。山水画是让人以灵敏成熟的智慧回归诚朴和天真的。中国绘画艺术的功能,如唐代张彦远所说:“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繇述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
韩金远山水画作品的源头,我认为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画丰厚的传统,二是在真山真水中汲取养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面向生活、深入生活。三是他对传统、对生活的悟性,与对艺术虔诚、勤奋的态度。欣赏韩金远的山水画,最为重要的是作品的意境。意境的来源,一是对客观事物、所表现物象的深刻认知;二是作者思想情感的陶铸,即源于客观物象的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情感升华,两者的完美结合即是意境的产生。中国画是线性艺术,是通过笔墨的千变万化的运用,产生物象的丰富感和节奏感。用笔的轻重缓急、转合顿挫;用墨的枯湿浓淡,如含春露。在韩金远的画作前,你会感到有一种清新之气扑面而来,这在“六法”中,称之为“气韵生动”。
韩金远在艺术上追求一种“高雅、情趣和美感”的笔墨世界。他认为,一个画家通过笔墨诉说对山川自然的感悟,抒发对理想家园的畅想,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如果自己的作品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得到观众的认可与喜欢,则是一个画家最感幸福的事情。他为此努力着、探索着。
中国的山水画本来就是要表现山河面貌,借笔墨写天地万物,虽说体现的是画家个人的心境和感受,但更进一步则揭示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要表现大我而忘小我,现在很多画家都过于注重自身内心感受的表达而忘却了“时代性”,忘却了融入社会,融入时代,这是很危险的。这种情况就导致了观览不同画家的画作只知其各自内心感受,却无法把握整个时代的特征和精神面貌。倘若有人问起中国当代国画的整体面貌是什么?那么只有两个字“混乱”。为什么?因为感受不到时代性、时代精神。现在很多人自以为写生不重要,所要创作的是抽象意向,试问没有大量的具象为基础何来抽象?没有大量必备的量变积累又如何来的质变?因此,只有外师造化,才能进一步中得心源,才能实现笔墨的时代性,才能变革中国画,才能做到批判地继承传统。总而言之,还是那句话:“回归自然,回归写生,写生是变革之源”。据此,韩金远每年都要多次外出写生,他对祖国山山水水和民俗风情一往情深,这让他获得了许多创作灵感。他认为“感悟生活,才能感动自己,从而创作出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
和韩金远谈论创作感受,他认为,诗意是山水画的灵魂,诗意是山水趋向于山水画境,因为诗画一律从美学原则来论,就是表现与再现,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等有关艺术创作观念和形式语言矛盾等因素的和谐统一。多年来韩金远坚持业余时间深入生活,观察自然,提取造化神韵入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