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日记”成了孩子的包袱
作者:博揜时间:2024-11-22 15:33:17热度:0
导读:“妈妈,太好了!今天我们不用写日记!”随着菁菁的一声欢呼,我也松了一口气。四年级下学期以来,菁菁多了一项语文作业,每天必须完成一篇日记,而且有具体要求,每篇最少要写够日记本的半页,相当于二、三百字,记
“妈妈,太好了!今天我们不用写日记!”随着菁菁的一声欢呼,我也松了一口气。
四年级下学期以来,菁菁多了一项语文作业,每天必须完成一篇日记,而且有具体要求,每篇最少要写够日记本的半页,相当于二、三百字,记录的内容也很严格,必须是和自己有关的、当天发生的事情。每天一定要按要求做到,否则便不合格。
于是,每天晚上就看到孩子在完成其他作业后还要辛辛苦苦地写这篇日记。一个多星期下来,感慨颇多。
孩子的作业本来就不少,每晚要完成的有三样:语文、数学、英语,即使是在没有这篇日记的情况下,至少也要写到八、九点了,现在再加上日记,如果其他作业不是太多,完成日记也要到九点以后,如果遇到其他作业也多,那这篇日记写完,最少也要到九点半十点钟了。(这还是菁菁的速度,比较快,她倒是不发愁写东西,我不知道别的孩子又会怎样。)这每天一篇日记要想认真地完成,时间实在是不够,胡乱糊弄一下,又根本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真是颇感头疼。
每天一篇日记,这个要求对于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的确是太高了。
仔细想来,老师这么做的用意很明显,也很容易理解,就是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更具体地说,之所以这样要求,就是因为“考试卷上很多同学的作文得分太少”,在眼下这个应试教育体制的大环境下,老师追求分数和升学率是可以理解的,老师恨不得孩子一夜之间都变成“作家”,各个写满分作文。然而,即便是这样,也要有一个正确的方法。
成人的日记有很多作用,生活轨迹的记录、自身情感的宣泄、日后创作的积累等等……对于孩子而言,日记是要让孩子们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东西真实具体地写下来,与此同时,它也是孩子对生活、自然的一种理解和感受,那么,它首先应该是童真童趣的体现,然后是一种文学积累的过程,最终是放飞自由思想的天地。
写作的真谛是什么?是心灵的感悟、思想的表达。对于这么小的孩子而言,各方面的接触面还比较窄,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也很有限,对事物的理解水平更在成长中,而这些东西,都是要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认知的逐步形成才能够慢慢提升的,正如孩子成长阶段中的所有事物一样,只有到了一定的阶段,孩子有了自己的积累和领悟,才会得到相应的结果,孩子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写作也是如此,绝不仅仅是单凭匆忙记录的一些所谓日记就可以速成的。
作为老师,是希望孩子通过写日记这种途径做一些写作素材的积累和写作方法的锻炼,从而更好地提高写作水平,可绝大多数孩子在这样的年龄阶段是无法领悟到写作的真谛的,所以,过多地写,副作用要远远大于积极意义。天天写就更没有必要了,这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孩子只能把它当做一个任务来完成,而只要有了任务的意识,效果就可想而知了。长此以往,孩子会一拿起笔写作就觉得‘头疼’,一提到写作文就心烦。把作文当任务,写作时大多也就只能用一些套话、空话甚至假话,文章空洞、乏味、模式化、言之无物……为了写字而写字,写得再多,都只能是徒劳无益,忙于堆积文字而无暇思考、疏于思考,无法深入挖掘到真正值得他们学习的东西,那么,这不是在为孩子写作打下良好基础,而是一种错误的消耗,实际上是在与写作的真谛背道而驰。
在孩子现有生活中接触社会比较少的情况下,他们习作的最大障碍其实并不是不会表达,而是不会观察,不能从琐碎、平凡、真实的生活中发现、找到自己写作的着眼点,所以,在指导孩子提高观察能力、思考和领悟能力方面下功夫才是正题。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就要提高他们记录的兴趣。
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就是要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带着孩子去留心观察生活和自然。千万别要求他们天天写,而要多引导孩子去体会,让他们自己用心感受,然后记录下来,有空就记一点、写一点,慢慢地启发,慢慢地积累。真情实感永远是第一位,只要是属于孩子自己的认识就记下来,积累一点是一点,哪怕仅仅只是很少。这样,孩子在动笔时,有一种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到那时,写作将不再是老师要求完成的,而是孩子自己的表达需要,是兴趣之所在。孩子有了兴趣,还用规定一周写几次吗?阅读也至关紧要,引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作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更多地阅读、模仿。多读好书,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高认识,才能增加语言积累和文化底蕴。对于菁菁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讲,宁可让他们少写甚至不写,也要让他们多阅读、多背诵、多抄写,其作用会远远超过自己盲目地多写。不观察不读书,只顾着天天写,挤占了本来就很有限的阅读时间,也使孩子无暇去思考,这样反而没什么可写,也扼杀了孩子写作的兴趣。一星期一篇好的日记比一星期七篇挤牙膏似地凑出规定字数来的文章质量要高得多,为什么?因为孩子有了独立思考的空间。
而鼓励是提高孩子写作兴趣最务实的办法。
鼓励可以有很多方法,最重要的,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也要看到孩子的进步。老师应该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孩子内心深处的东西,只要表达的是孩子自己的真情实感,哪怕再细微,也弥足珍贵,值得鼓励。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只要发现了一点就加以赞扬,孩子就有了兴趣,写作也就变得自愿,从而有了接受指导的愿望和空间,这样的话就好办了,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他们的写作能力必然会很快提高,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鼓励的方法有很多,老师在孩子日记本上的批注,哪怕只是一句言真意切的点评,或者仅仅在孩子的语句下划几个红圈圈,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很大的鼓舞。孩子会感受到,老师这么肯定我的习作,下一次我一定比这次写得还要好。在班里讲评日记时,表扬写得好的孩子,在课堂上朗读他们的作品,或者让他们自己读给同学听,或一篇文章,或一个片段都可以,我想,每次孩子读完后,一定是很自豪地坐下去。鼓励会很大程度地提高孩子写日记的积极性。反之,如果孩子兴致勃勃地写了一大通,满心期待会得到老师的赞扬,结果老师漠然视之,或者干脆认为写得不但不好反而较差,而且不加详解,那么孩子的兴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