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舍得一词,来自佛家语,是禅的一种。讲述“舍得”哲学的书籍也有不少。当下以星云大师的《舍得》一书最为推崇。最近每晚有《舍得》一书陪伴,慢慢悠悠的翻看中,体会着一些醍醐灌顶的顿悟。在读完这本书之后,一遍遍
舍得一词,来自佛家语,是禅的一种。讲述“舍得”哲学的书籍也有不少。当下以星云大师的《舍得》一书最为推崇。最近每晚有《舍得》一书陪伴,慢慢悠悠的翻看中,体会着一些醍醐灌顶的顿悟。在读完这本书之后,一遍遍体会其中精妙之间,想起这本书与驰名中外的“扬州讲坛”有很多精妙结合,甚至可以这么说,“扬州讲坛”是《舍得》思想的践行者。
何为“扬州讲坛”?那么就先讲讲星云大师。作为一个扬州人,对星云大师并不陌生,星云大师是江都人,12岁剃度出家,21岁时出任南京华藏寺住持。1949年赴台湾,1967年创建佛光山,广设道场和佛教学院,培育佛教人才,主张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扬州城北有星云大师筹建的鉴真佛学院,主要培养佛教国际性交流人才。其所属鉴真图书馆,是星云大师所捐建的,里面创办了“扬州讲坛”。
说“扬州讲坛”驰名中外,是因为“扬州讲坛”有两个特点:第一、每期讲坛所邀请的名人,全是免费的,没有一分钱报酬,至今有濮存昕、杨澜、于丹、蒙曼等名人讲过课。这其实就是星云大师佛法普及的结果,这么多名人都是星云大师的好朋友,每期课除了预设课题之外,大家都会讲到自己对佛的感悟,特别是舍得、随喜、信心、方便。第二、每个听众也是免费的,门票是通过电话免费索取,这让每一个扬州人都有与大师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我听过两堂课,一次是2008年蒙曼讲的《武则天与佛教》,在讲完武则天与佛教的关系后,蒙曼特别讲到了星云大师促成的此次扬州之行,记得最后她是这么讲的:“我觉得到扬州这个地方太容易产生出世之心了,出世之心是一种恬淡心,如果扬州的朋友能够本着一种恬淡的心境去做一种有为的事业,其实就是佛的慈悲和伟大人物的行动的完美结合。”不难看出,此段话就是《舍得》---职场篇散发出来的精华,有很多契合点。
另一次课是2009年,濮存昕所讲《我与我的角色》,濮存昕讲到自己近花甲之年,没有人愿意相信,因为他看上去太年轻了,为什么年轻?他解释:淡泊名利,所以快乐。以舍为得,所以年轻。
得失既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也是一种做人做事的艺术。凡是大善之人都能舍,凡是大智之人都敢舍;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对于某些东西有时你以为得到了,过些时候,你可能失去更多;有时你以为失去了,过些时候,却有可能获得更多。乞丐一生过着“得”的日子,善人一世过着“舍”的生活。生活中苛求得太多,你就会背负得太重。“大舍”是有大远见的一种境界,而大舍的必然结果是“大得”智慧。
我算不上虔诚的佛教徒,但是我对佛有种与生俱来的敬畏。因为免费门票有限,能够亲临“扬州讲坛“的机会并不多。但每逢周日,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安排,我会带儿子去鉴真图书馆,看上几页书,喝一杯茶,中午在“滴水坊”吃一顿全素的简餐,精神与心灵做一次瑜伽。
下午回归闹市的人群中。该上班,上班。该上学,上学。
最难忘,图书馆的看门人,每次陪我们走到门外,总淡淡的叮嘱:“得空时,再来。”我与其挥手之间,夕阳的余晖在他的脸上折射出圈圈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