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星转斗移,废兴更迭。就像桃花源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样,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家乡的过去?历史的遗缺,传承的丢失,让我们无视文化,失去了祖根。郏县人都知道北街回族小学,也大多知道高寺,但如果问起崇正书院
星转斗移,废兴更迭。就像桃花源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样,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家乡的过去?历史的遗缺,传承的丢失,让我们无视文化,失去了祖根。
郏县人都知道北街回族小学,也大多知道高寺,但如果问起崇正书院、高阳寺、七贤祠,师范传习所、县立第一小学、解放小学,怕是鲜有人知。其实这几个称谓的原址都是现在的北街回族小学。只是新盖的钢筋水泥楼宇,已经没有先前书院厚重古朴的影子了。
郏城北部,地势平坦,在记忆里,只有旧称崇正书院的高寺在一个突兀而起的大土丘上面矗立着,高寺的北面是一个小湖,显然土丘是取一旁之土堆积而成,那又为何费工费力垒个大土丘呢?旧志谓:“县本楚公子郏敖封邑,其看花台遗址,即今之崇正书院也。”也就是说,崇正书院之所以那么高,是因为它是建造在郏敖筑的看花台上。史实真是如此吗?
先说郏敖是谁,楚公子郏敖,原名熊麇(又称熊员),是楚康王之子。前544年~前541年在位,在位4年。也就是说郏敖原本是楚国国王,楚国的都城在郢,而郢在今湖北省江陵县纪南城,距离河南的郏县可谓路途遥遥,怎么会在郏筑台看花呢?所以说高寺是郏敖的看花遗址,实为谬传。
再翻史书,《春秋左氏传·昭公元年》:“楚公子围使公子黑肱、伯州犁城犨(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南)、栎(在今河南省禹州)、郏(在今河南省郏县),郑人惧。子产曰:‘不害。令尹将行大事,而先除二子也。祸不及郑,何患焉?’……十一月己酉,公子围至,入问王疾,缢而弑之。遂杀其二子幕及平夏。右尹子干出奔晋。宫厩尹子皙出奔郑。杀大宰伯州犁于郏。葬王于郏,谓之郏敖。”
这段史书讲述的史实是:郏县在春秋中前期为郑国属地。但是到楚康王时代,即已被楚国占据。所以楚康王死后,他儿子熊麇(即郏敖)即位,不久,也就是公元前541年,楚康王的弟弟令尹(官职名称)公子围就命弟弟公子黑肱和伯州犁在郏、栎和犨筑城。郑国震骇。郑国的子产却认为公子围要篡位,必先除掉黑肱、伯州犁,郑国不用担心。十一月初四,楚国令尹公子围在伍举大夫的陪同下,前往郑国聘问。还没走出楚国国境,围就听说楚王——也就是他自己的侄子熊麇得病了。觊觎君位已久的公子围马上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顿时大为兴奋,遂命伍举大夫继续出访,自己则立即返回都城郢。令尹公子围手持兵器,披盔戴甲,直闯内宫,支开宫人,径直来到自己侄子楚王熊麇的病榻前,解下头上的冠缨,把楚王熊麇活生生勒死了,杀死楚王还不算,还一不做二不休把楚王熊麇的两个四五岁的孩子,一个叫幕,一个叫平夏给杀了,又在郏地杀死大宰伯州犁,围的两个弟弟右尹子干公子逃到晋国,子皙(即黑肱)公子逃到郑国。公子围即位,他就是那个穷奢极欲、昏暴之君楚灵王。说起楚灵王,大家或许不太熟知,但一定知道典故“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还有“晏婴使楚”中那个自作聪明的楚王就是他。
言归正传,周朝封建立国,王室及诸侯子弟皆有封邑,人死之后,一般要归葬封地。比如马服君赵奢,死后即归葬封地马服。但作为一国之君,熊麇死后应该葬于祖先陵墓,公子围弑杀侄子楚王熊麇之后,将他葬到郏邑,动机是要贬低他的地位,不承认他的政统,所以把他葬在封邑,等于是把他当作一个普通宗室子弟。联想到楚灵王之后的楚初王仅在位不到一两个月就自杀,居然也有自己的庙号,公子围(即楚灵王)的用心就更加明显了:这个好做面子、活得虚伪的国君意图用这种方式否定侄子熊麋的政统地位,进而显示自己继位之名正言顺。还有一个心理因素应该是楚灵王潜意识里害怕被他无辜杀死的熊麇阴魂不散,找他索命,再说若把熊麇葬在先祖陵墓,自己也无法给列祖列宗交代,就把熊麇葬于边鄙之地郏,让他难以魂归故里。这心态就和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一样,朱棣大火烧死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篡位后,不但自己不敢进祖坟,连皇宫都从南京迁移到北京,应该是怕在阴曹地府的父王朱元璋和冤死的侄子朱允炆找他索命吧!君王死后都是要定谥号的,又叫庙号,比如庄王之庄,共王之共,康王之康,如果继任的人讨厌前任,则会上个羞辱性或批判性的谥号,比如“灵”、“炀”或“厉”。但公子围杀掉侄子熊麇后,却并没有给他谥号,又因熊麇葬于郏,以至于史家记事,只能称之为“郏敖”。所以,高寺疑为郏敖之墓。
我想,还有一种可能:既然是“楚公子围使公子黑肱、伯州犁城犨、栎、郏”,也就是说公子围让公子黑肱和伯州犁二人在犨、栎、郏三地筑城池,为啥筑城?因为临近郑国,这三地原本就是郑国的土地,是被楚强占来的,抢来的地盘自然害怕被别人再抢回去。那个历史上因霸占自己儿媳、听信奸佞、被伍子胥鞭尸而臭名昭著的楚平王利用计谋夺取楚灵王的王位后,为了政权稳定,想与郑国结好,派枝如子躬把犨、栎两郡还给郑国。结果枝如子躬认为还给郑国对楚国不利就违抗王命没还。犨、栎、郏作为楚国北方重要城郭,能不派人筑城防御、重兵把守吗?因此,筑土台也许是用来防御外敌的工事。
再说,那年月,各诸侯国立盟约之类的国事谈判总爱在边境处筑台,那么楚在边关郏地筑台也是为了国事?还是为了登高远眺,查看敌情?这都有可能。反正楚灵王那厮爱好筑台,为了游玩他也筑台,《国语·吴语》:“昔楚灵王不君,其臣箴谏以不入。乃筑台於章华之上。”
至于土丘上的书院建于何时,因历世既远,修废举坠,百度聿新,其始莫考矣!只知“郏古有书院名”。省志谓“郏之为县,自汉始。”书院之称,往往起自唐宋。史载:“元朝天顺年间,为尼僧所据,改为高阳寺。”前令相袭,故有“高寺”称谓。
讲崇正书院,必须提到一个历史人物——曹豹。曹豹,字文蔚,号芸阁。明成化年间干巷乡人(现上海金山县)。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授河南郏县令。他公正分派赋役,重新审理案件,清除奸邪之徒,倡修县志,将高阳寺重新复名为崇正书院,聘饱学之士为师,一时学风大盛。为人心胸坦率,嫉恶如仇,每做一事,他必尽心竭力,一时政声大著,抚按以其事迹向上推荐,召授监察御史,于途中去也,终年55岁。郏县人为之痛哭,乃至罢市。他平生酷爱诗词,著有《山居》、《云程》两部诗集。
有史为证,据郏县志记载:“崇正书院,在城东北隅,祀周子、二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