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画集》的旧事新闻
作者:瑶岛时间:2024-10-23 03:32:39热度:0
导读:《长征画集》的旧事新闻我曾在图书馆里检索有关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美术作品资料,发现历时一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当时只留下了一部美术作品——《长征画集》。70年间,这本珍贵的《长征画集》共由四家出版社出版
《长征画集》的旧事新闻
我曾在图书馆里检索有关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美术作品资料,发现历时一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当时只留下了一部美术作品——《长征画集》。70年间,这本珍贵的《长征画集》共由四家出版社出版了9个版本,我收藏了其中的8个版本。
一
《长征画集》共收25幅漫画。这25幅漫画是长征亲历者的写生作品,从第一幅《林伯渠同志》开始,即展开一幅幅长征画面,如《过湘江》、《在遵义》、《川南干人儿的家庭》、《大渡河的南岸——安顺场》、《泸定桥》、《下雪山》、《背干粮过草地》,最后一幅是《到达岷县哈达铺》。这些虽是长征途中匆匆画在大小不等、随手拾来的杂色纸上的作品,但每一幅都画得很专业,很地道,写人个性传神,画景简约生动。如《草叶代烟》一幅,描绘戴着眼镜的红军军官,两手搓着“烟叶”,嘴上叨着烟斗,抽得极为过瘾的情状。这一细节描绘,既让人看到了长征的艰难困苦,又感受到了红军的乐观和坚毅精神。再如《下雪山》一幅,描绘一队红军战士从雪山上奔下来,领头的战士迈着大步,后续的战士也都欢快轻松的情态,表达了战胜雪山的喜悦之情。画集中的25幅作品,可以说每一幅都可圈可点,既有内容的丰富性、情节的写实性,又有艺术上的独特性,还有极为珍贵的近乎“孤本”的文献价值。
《长征画集》初版名《西行漫画》,这本漫画的出版过程,曾有一番曲折的经历。
1938年,阿英(钱杏邨)先生从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肖华手里,接到一套25幅有关红军长征的写生漫画照片。逐一看过后,他内心充满了无比的喜悦和激动。因为关于红军长征这一艰苦卓绝的征战历程,当时外界知之甚少,如果不是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险进入陕甘宁边区进行采访,用掌握到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外界很难知其真相。此书于1937年10月在英国伦敦戈兰茨公司出版,接着又以《西行漫记》的书名在上海复社出版,这样,红军长征中的许多故事、经历才第一次通过斯诺的书为外界知晓。阿英意外得到这些从另一个角度真实地表现了长征伟大壮举的漫画,所以特别地激动,正如他在初版本题记中所说:“在中国的漫画中,请问有谁表现过这样朴质的内容?又有谁表现了这样韧性的战斗?刻苦,耐劳,为民族的解放,愉快地忍受着一切,这是怎样的一种惊天地动鬼神的意志。”当时,正值抗战第二年,阿英在题记中又说:“发挥着民族伟大意志的反侵略战争,现在是在继续的开展。广大民众为着民族的生存是毫无顾惜的在忍受着一切的苦难。这正表现了这一束漫画所反映的民族精神的更进一步的发挥。把它印行出来,正是要在当前的战斗事实而外,向全世界有正义感的人们,提供一项中国抗战必然胜利的历史实证。”书名所以题作《西行漫画》,正是因为斯诺的《西行漫记》中译本发行不久,书里有叙长征的专章,而当时的社会环境又不宜于直接用二万五千里长征一类的字样,采用此书名,能使读者很容易地联想到它的内容。《西行漫画》由阿英主持的上海风雨书屋出版,铜版纸、道林纸精印2000册,大部分流传在上海和新四军地区。然而当时出版的时候,尚不知道漫画的作者是谁,阿英以为提供画稿的肖华就是作者,因此1938年版的《西行漫画》作者署名为肖华。
此书出版后,风雨书屋即受到国民党的极端压制、查抄和没收,因此《西行漫画》1938年版保留下来的极少。
二
20年后的1958年,一位热心的读者偶然在北京图书馆发现了这本漫画集,认为这是长征途中绝无仅有的一部体现艰苦卓绝和乐观主义精神的美术作品,而且在战争年代得到刊印非常不易,存世量稀少,很有再版的价值。人民美术出版社接受了这位读者的建议,向阿英同志借到了他所珍藏的《西行漫画》底本,进行重印,书名仍为《西行漫画》,同时请肖华将军写了序言。
肖华在序言中说:“这本《西行漫画》是二十年前在上海出版的。漫画的作者已经查不清楚是什么人,我想,很可能是红军第五军团中做宣传工作的同志们。”接下,他又饱含深情地写道:“当翻阅这本小小的画集的时候,我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短短的二十五幅漫画,一下子就会把我们拉回到二十年多年前的回忆中去。一些永生难忘的情景展现在我们面前:终年积雪的夹金山,茫茫无垠的大草地,波涛滚滚的大渡河,深山老林中的篝火,西北高原上的风沙……。多少同志长埋在永不融化的冰雪中了,多少同志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大渡河水。当那些同志倒下的时候,他们的心里在燃烧着一个永不磨灭的信念:中国人民一定要站起来,摆脱掉千年的枷锁,建设起自己的新国家。”然而在这个版本印刷的时候,还没有找到《西行漫画》的作者。书的编后记中写道:“至于原画作者何人和原画现在何处?目前无从查考,希望知道的能告诉我们。”
1958年版的《西行漫画》出版后,在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61年,终于找到了此书的作者,他是黄镇同志。
黄镇(1909-1989),安徽横埠镇黄山村人,学名世元,上海美专毕业,是刘海粟的学生。毕业后任浮山公学(今浮山中学)美术教员,后因支持进步学生而被解职。1931年12月,参加了著名的宁都暴动,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他曾任第五军团政治部文化科科长,中央军委直属队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第十五军团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民运部部长等职务。建国后,黄镇同志曾任驻匈牙利和印尼大使,1961年后任外交部副部长、驻法国大使,1973年至1977年任中国驻美国华盛顿联络处主任,后出任文化部部长。
那一年,黄镇回国任外交部副部长,李克农同志向他提到了这本画集,并说至今也没找到作者。这些话引起了黄镇的注意,他谈起了自己曾在长征途中用各种各样、大小不等、随手拾来的杂色纸画过数百幅速写和漫画,还说当时可供他用于作画的材料十分简陋,只能用麻制成毛笔,用锅底刮下的烟灰做墨。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同志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拿着原印本去访问他,黄镇急忙翻开画册,顿时热血沸腾起来,这画是我画的,的确是我画的,历历往事涌上他的心头,黄镇仿佛又走上了长征路……
在一幅《磨青稞》漫画面前,黄镇想起19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