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竹林?
作者:成象时间:2024-11-02 02:08:34热度:0
导读:我的家乡位于太行山南麓的丹水畔,素有“太行山下小江南”之称。这里竹林历史悠久,据《山海经》记载:“虫尾之山,其上多金石,多青碧,丹水出焉,南流注入中河”说明在战国至西汉初期,太行山下,丹水河畔,已有繁
我的家乡位于太行山南麓的丹水畔,素有“太行山下小江南”之称。这里竹林历史悠久,据《山海经》记载:“虫尾之山,其上多金石,多青碧,丹水出焉,南流注入中河”说明在战国至西汉初期,太行山下,丹水河畔,已有繁茂的竹林。
待字闺中时,我家大宅子外三面环竹,环境颇为优雅。春天,一场春雨过后,笋如紫锦包玉般破土而出,一夜之间,新笋新增几万竿,那一棵棵尖尖露头的嫩笋儿如同调皮的孩子,穿着锦色的衣服,探头探脑地从土里探出身来。它们贪婪的吸食着雨露,使劲的拔节。入夜躺在床上,可以听到外面竹笋拔节和箨叶坠落的声响,那声音,美如天籁。
清晨,薄雾自林间升起,如一条白纱轻缠着一根根晶莹剔透的碧玉,苍翠葱茏,淡蓝色的里,整个竹林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润润的,甜甜的。不时可以听到鹧鸪、斑鸠和其它鸟儿的鸣叫从竹林深处传来,运气好时还可看到五彩的雉鸡在密林里漫步。
夏天,雨雾中,我喜欢撑着伞走在林荫小径,雨顺着青翠的枝叶滴落下来,润入泥土里,隐没了。竹在雨中,如同涂着一层华美的外饰,更加苍翠逼人的眼。我爱漫步在这林海做成的天然翡翠里,将自己幻化成修竹一根,让雨恣意的湿润、温柔、缠绵、弥漫着我,朦朦胧胧、隐隐约约,无垠无尽……我用全部的情、心和意去聆听雨,我感悟到雨的娇柔和美丽,少了一份热烈,多了一份安逸和宁静。伸出手,看着雨滴在掌心碎玉飞花……
冬天,一场大雪后,银装素裹与翠绿相间。走在竹林小径上,雪将两边的竹子压得笼成一个竹洞,人只能低头矮着前行,不时有雪簌簌的落入脖子里,凉嗖嗖的,忙用两只手护着。雪过天晴后,竹依然的青翠,不惧严寒。
冬去春来,草木返青,前几天我再次回到梦里的竹林,眼前的情景却令我瞠目——
篱笆残缺不全,那亭亭玉立的修竹如今像一片杂乱的芦苇般纤细,竹叶上落满厚厚的煤灰,叶片发黄、脱落;林中出现了大片的空地。林木不再森森,变得稀疏不堪,如同秃子头上几根少的可怜的毛发,在薄冷的春风中摇曳唔咽着,像是在控诉,又像是在哭泣……快到出笋的季节了,杂草无人清除,灌溉的河流内流淌着浑浊的工业废水……
水是竹子生长发育的最基本条件之一,竹园每年至少要浇5次水才行(即迎春水、出笋水、拔节水、行鞭水、封冻水)。过去丹河水长流,因此才有“村村门外水,处处竹为家”之说。如今因为源头地区搞旅游开发,丹河自源头便被高峡平湖所截流。政府曾下令不让竹农砍伐竹子,这本是一项挽救竹林的措施,但却成了竹林大面积减少的致命硬伤。因为没有了丹河水的灌溉,竹农就得自己掏腰包抽地下水灌溉,加上不让砍伐竹了,他们无利可图,就由着竹子自生自灭。其实不在出笋期的竹子需要合理的砍伐,才能保持竹林疏密有致,有利于茁壮成长。
再者,毁林建房,办企业,建煤场等也占去了大片竹林,环境污染也是造成竹林面积税减的重要原因。当看到一家铅厂堂而皇之的建在竹林旁,我的心如被竹刺扎般的疼,疼彻心扉
竹林成了一片荒乱的杂草丛,令人心痛唏嘘。
这里的竹子已有2000多年的栽种历史,是我国纬度最高的人工栽植竹林,但现在的竹林已由原来的1。8万亩减少至1万亩左右,我不知这些曾被专家称为中国北方竹林“活化石”的竹子能苟延残喘到几时?
我不想若干年以后,想看这些秀丽的身姿只能在博物馆里,给后代讲解时只能翻看标本画册……
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