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在中国的很多地方,一直沿袭着一个称谓上的风俗:在一个大的家族或者一个村庄,所有的人都会按最小的辈份的人去称谓这个人的亲属对象。比如某人是孙字辈,则所有的人称呼这个人的爷字辈的某人为某爷,称呼他的姑姑为
在中国的很多地方,一直沿袭着一个称谓上的风俗:在一个大的家族或者一个村庄,所有的人都会按最小的辈份的人去称谓这个人的亲属对象。比如某人是孙字辈,则所有的人称呼这个人的爷字辈的某人为某爷,称呼他的姑姑为某姑。即使是爷字辈的人,也常常这样称呼。例如小明的姑姑回娘家来了,首先小明的妈妈迎上去:“哎呀,大姑回来了!”小明紧接着喊:“大姑好!”小明的爷爷虽然是大姑的父亲,却也这样称呼:“大姑回来了,快进屋喝茶。”还有一个常见的情况,某个媳妇生了孩子,大家会一同恭喜这个小孩的长辈,比如对他的爷爷:“哎呀,恭喜恭喜,你现在升级为爷爷了。”还有就是奶奶会跟着孙子叫她的丈夫为“他爷”,爷爷的儿子也会跟着自己的儿子叫他的爸爸为“爷爷”(不少地方叫爷爷为爹爹)。
这是个比较有趣的风俗习惯,许多人不明究里,就一代代这样传下来了。但是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古俗,喜欢随意地叫,比如叫年轻的爸爸为“老爸”,叫年轻的妈妈为“某姐”,或者叫她的爷爷为“某老头、某大爷”。当然,这种亲切俏皮的称呼在某些场合表达了一种亲密无间,和谐平等,无和厚非。按照古俗,年轻的妻子生了小孩,需要改口叫自己的母亲为外婆了,但年轻人感到别扭和麻烦,不愿改。女婿也要把“阿姨”改称为“外婆”(某些地方叫“家奶”,也觉得不好意思。不愿改归不愿改,但是细究起来,中国的古俗里面很多包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感和实用的科学在里面。
首先,用最小辈份的人去称呼特定的对象,体现了中国尊长爱幼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人们尊礼重德。特别是在小孩子面前,起着一种直接的教导示范作用。社会的群体性、相互联系性决定了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礼和德”来作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受到礼遇也能增强个人的自信感和幸福感。假如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得到尊重,得到礼遇,那么人们的内心一定会更加愉悦和轻松。比如在某个乡村,某个女婿到丈母娘家拜年,只要是村里认得的人,一律尊敬亲切地称之为“姑父”,这样的称呼无形中形成了一种轻松和谐的社会关系。
共用“小字辈”的称呼来尊称长辈,还有一个实用的科学性在里面,这就是大大增强了“称谓指代的唯一性”,避免了公共场合下称谓的重复和混乱,同时大大简化了问题的复杂性,便于人记忆和使用。在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如果按传统习惯来称呼,则一个太祖,一个某伯,一个某叔,一个某婶,大家都这样叫,听得清,分得明。但是如果大家弃用共用称谓,都按照跟自己的实际关系来称谓,问题就会复杂地多,不但失去了尊老爱幼的味道,也可能会造成现场的混乱和尴尬。比如孙子跑来:“爸爸爸爸,我要出去玩。”爸爸转身对爷爷说:“爸爸,我现在没空,你陪我儿子出去玩会吧。”或者在一个亲友聚会的地方,如果要分清某个人跟自己的关系,确切是什么称呼,可能要转几个弯还不一定能弄明白,不如都跟主人家的最小辈份的孩子来称呼,比如小孩的舅舅,大家都这样叫,一下子就清楚了。
理解了明白了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可能我们对它们的接受度和传承度就会大得多,丢失的就会少。比如古之抱拳行礼,如果论证起来,就有不少的合理性,比如姿态简便优美,在人多的场合既照顾了全体,又避免了重复和麻烦。如果大家看到国家领导人在比较大的接见活动中一个个地握手问候,最多可能需要几十次的繁琐,就会比较出这种见面之初问候礼仪哪种更具科学性。可惜抱拳致礼的方式已经被当作“古董”放弃很少使用了。
当然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中,上述称谓上的适用性因为现在家庭人口的缩小而不太重要了。但是在某些场合,还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优越性在里面,完全放弃了可惜。生了孩子的年轻父亲母亲们还是可以放下习惯和矜持,赶紧改口叫丈人丈母娘“外公外婆”吧。

2014-10-17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