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蓬子孙降凡尘,长槽食水肥为人
作者:捆内时间:2024-11-27 08:20:39热度:0
导读:最近看到了据说是一则真实的现代奇闻:黑龙江有一位姓孙的采药老农,1984年初秋的一天,他背着竹篓上大兴安岭采药。突然之间,一颗水珠滴在他后脑勺上,水珠有些血。老孙抬起头一看,只见一只饥肠碌碌的东北虎,
最近看到了据说是一则真实的现代奇闻:黑龙江有一位姓孙的采药老农,1984年初秋的一天,他背着竹篓上大兴安岭采药。突然之间,一颗水珠滴在他后脑勺上,水珠有些血。老孙抬起头一看,只见一只饥肠碌碌的东北虎,蹲在一块大石头上,虎视眈眈,在向他掉口水呢!老孙头大吃一惊,吓出一身冷汗,那老虎大叫一声,正扑面而来,老孙头猛一躲闪。十分巧合,那老虎便从他头上发现数米开外有一头肥壮的野猪,正低着头在那里刨树根。那野猪面对这位突然闯来的天敌也不示弱,于是双方都恶狠狠地盯着对方。这样对峙了两三分钟之后,老虎猛然一跃,朝野猪冲去,它们一来一往,一守一攻,大约斗了十几个回合。老虎使了个绝招,一口咬住了野猪的后腿。野猪痛得大声嚎叫。刹那间,树林里尘土飞扬,啼声四起,几十头野猪咆哮着,朝这边奔来,拼命与老虎搏斗。老虎孤军作战,奋力厮杀。眨眼间,虎啸猪嚎,树林里斗得天昏地暗。数小时后,老虎一命呜呼。这时幸存的野猪才愤愤地撤离现场。树林里血流遍地,十几头野猪和一只老虎倒在地上。老孙头躲在一棵大树上,有幸从头至尾观摩了这场惊心动魄的猪虎大战。
看到了以上这则“真实的现代奇闻”,虽然有些疑惑,但也不免使我回忆起了当年家乡中关于饲养猪的一些陈年往事……
一、从野猪到家猪
猪是人们饲养的主要家畜,猪肉是和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主要肉类。
但你是否知道,现在饲养的猪,是我们的祖先将野猪驯化和培育而来的呢?
据动物学资料介绍,野猪又名山猪,是偶蹄目猪科猪属之一,其膘肥体壮,四肢粗短,头部较长,耳小并直立,吻部突出似圆锥体,它的顶端为裸露的软骨垫(拱鼻);每脚有四趾,俱为硬蹄,仅中间两趾着地;尾细短;犬齿发达,雄性上犬齿外露,并向上翻转,呈獠牙状;野猪耳披有刚硬而稀疏的针毛,背脊鬃毛较长而硬;整个体色棕褐或灰黑色,因地区而略有差异。
就是这样的雄猛之野山猪,我们的祖先,早在10000多年前,就将把猎获的它驯化和培育成为了现在的家猪,这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各个新石器文化遗址都出土有猪类遗骸的现象表明,全国各地在同时驯化野猪。尤其是红山文化、良渚文化时期的先民都是特别擅长驯养野猪的民族。
近年来,在广西桂林市南郊,发现了10000年前的甑皮岩洞穴遗址。据考证,这一带曾是原始人从事狩猎活动的地方,在甑皮岩洞穴的底层内,堆积了大量的动物骨骼化石,在清理出的67头猪的骨骼中,能准确地鉴定出生长年龄的有40头,它们多数在18个月以上。经考古学家鉴定,这40头猪都是古时人们有意识地饲养到一定时期才屠宰的,经同位素碳14测定,骨骼年龄在距今约11400年左右,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家猪骨骼。
殷商时期,猪成为地支第十二位的“亥”,又由此进入了十二生肖文化中,又被称为“亥日人君”。
商周时期,人们已经采用栏圈和放牧相结合的办法来饲养猪了。甲骨文中那个大家最熟悉的“家”字就很能说明问题:家是宝盖“宀”头下面加一个“豕”字组成的。“豕”就是猪,宝盖头表示屋子,屋子里面有头猪,人们用这两个符号示意屋子里养着猪,才叫家。
在猪的育肥方面,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3000年前就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猪的阉割术,大大加快了猪的育肥并提高了肉质,这一发明,是世界畜牧史上的一大创举。
在长期的饲养实践中,人们还积累了猪的品种选留的经验,培育出不少优良的品种。根据西晋张华《博物志》中记载:我国早在公元3世纪就培育了不少名贵猪种,以早熟易肥、耐粗饲和肉质好、繁殖力强而著称于世。
中国在世界上最早将野猪驯化成家养猪,这是毋庸置疑的。在长期的养殖过程中,中国劳动人民发明了许多养猪技术,总结出许多养猪经验,对世界养猪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自汉唐以来,中国很多猪的良种相继被外国人引进。据达尔文研究,欧洲晚至罗马时代开始驯养家猪,著名的罗马猪就是中国猪种的嫡嗣后代。达尔文不但对擅长养猪的中国人赞不绝口,而且还认为中国猪种对于欧洲养猪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18世纪,英国还靠引进我国华南猪而成功培育出大约克夏猪和巴克夏猪等优良品种。此外,中国猪种对美国猪种改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肯定地说:当今世界各国猪的良种,都有中国猪的血统。
二、养猪的苦与乐
俗话说:“六畜兴旺猪为首,五谷丰登粮领先;猪是家中宝,致富离不了。”在中国从古代开始,自从聪明的中国人将野猪训养成家猪以后,便开始了家家饲养猪的历史。一直到今天,虽然有了不少的个体养猪专业户,但在农村仍有许多家庭还在饲养着一两头肥猪或者是母猪。
记得我从小时候记事起,就目睹和经历了七十年代以前集体和家庭养猪的辛酸苦辣之滋味。
七十年代以前,当时是人民公社时期,每个村为一个大队,大队下设若干个小队。在每个小队中都建有一个牲口室,一般安排饲养员一人。这位饲养员必须是既能干大家又信得过、又有饲养家畜经验的老成人,他除了负责喂养牲口(牛、马、驴、骡)外,还负责饲养几头老母猪,一般是两三头。如果多了那就要专门再加一个饲养员(有条件好的大队专门办有养猪场)。在个体家庭中也同样也要养猪,只不过可以养肥猪或是母猪,一般也就一两头而已。
在那时,无论是集体还家庭养猪,其饲养方式基本是一样辛苦的。特别是那生产队里的饲养员更是辛苦极了。每天晚上半夜就起来喂一次牲口,这又应了一句谚语“马无夜草不肥”(其它牲口也是一样的)。所以,他半夜喂了以后,天不亮还要起来再喂一次,同时,温猪食喂一次老母猪。然后将牲口牵出,开始清扫牲口栏,向外推完牲口粪后再填进新土。最后,清扫猪圈,除粪、填土,烀猪食。请想一想,这一套活件下来需要多长时间呢?
个体家庭养猪也基本上如此,但是,在家庭中母亲和小孩子是首当其冲的。
母亲是一个家庭中的主妇,不仅每天要操持着家中成员的每一顿饭,还要饲养好家中喂养的猪、鸡、鸭、鹅。不仅要烀猪食,还要及时招待好那些家禽,农村大忙季节还要参加集体劳动。我的母亲是一个小脚妇女,那就更是不知有多辛苦了。
只于我从七八岁起,虽然上小学读书,但也不能像城市中和现在的同龄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