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我早就想来江南真切地看一看,江南之美于我一直停留在概念的范畴。比如听闻中的娇媚,阅读中的秀丽,图画中的精致,影像中的美妙。感性基础较深,理性认知不足。蛇年春节如愿以偿,我和女儿踏上江南的旅程,采风而至
我早就想来江南真切地看一看,江南之美于我一直停留在概念的范畴。比如听闻中的娇媚,阅读中的秀丽,图画中的精致,影像中的美妙。感性基础较深,理性认知不足。蛇年春节如愿以偿,我和女儿踏上江南的旅程,采风而至,笔走江南。
江南如花,瑰丽清秀,单看其中某一朵,奇异多彩,娇媚温婉;江南如画,如若一不小心将它抖落开来,一幅华美织锦,美不胜收,直叫人猝不及防,应接不暇;江南多情,情到深处,无怨无悔,覆水难收,不能自禁;江南多艰险,磨砺中悟道,刻骨铭心,增长智慧而自省;江南多才华,名流才子如泉喷涌,巾帼英雄瑰丽闪烁。来到这样的江南,不要说文化工作者,那怕是普通的文化人,如果不写上两句感想,如果不抒发一下情感,那多少牵涉了一些“渎职”的嫌疑,甚至把他们归入暴殄天物的行列也不为过!

夜游乌镇

文游江南,夜游乌镇。
乌镇之乌乃乌青,乌镇之镇乃古镇。《乌青镇志》中有详细说明:“乌镇最早名曰乌墩、青墩两镇,1950年才将两镇合并得名。乌镇有1300多年的建镇史,是中国古镇中保存下来较完整的江南水乡古镇之一。”
游乌镇,东栅与西栅两个景点最具观赏性。东栅白天游玩,而西栅最好选择黄昏和夜间观赏。
下午五点,从西栅入口处,坐船或者步行三五分钟便进入主景区。小桥、渡船、庭院、回廊、盆景、灌木......固态的景物在流水的牵引下开始生动起来。你只要在他们中间简单做些组合,用镜头可以构建唯美图像,用稿笺可以吟唱朦胧美诗。
夜灯拨亮,催眠风景,濯洗视线,涤荡心灵。梦幻般的光影于水波折射之间迷离眼睛。梦里无光则暗哑,梦里有光则鲜明。所有童话最感人之处一定不会简单局限童稚的纯美,更主要是它们都拥有一束点拨人心的光芒。乌镇的夜景正好符合童话的本真,既有童趣流淌出的感动,又有光影投射下的悟性。古老与时尚、纯与真、静与动,在不经意间完美交融。其实,人们内心的启迪并不需要多么复杂的教程,用本真的语言加上一点萤火的光亮,也许就已经足够了。我想起作家冰心的《小桔灯》,那个纯真小女孩用心点亮的小桔灯,朴实简单,照亮了冰心前行的路,也照亮了广大读者勇敢的心!
乌镇的夜景深深地把我陶醉。在这样的世界,我已经很难分清,自己是站在古老的门槛前,还是现实的窗帘下?是停泊在潋滟的水面,还是站立在神秀的土地?是在奇妙地穿越,还是艰苦地回归?是面对历史的敬重致以感恩的反哺,还是重新咀嚼来一次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地反刍?
现当代大文学家茅盾先生的故居就坐落在乌镇,这里是他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据载,800多平米故居,是茅盾先生成名以后用出版小说稿费所得购买的。进入正堂看到茅先生半身铜像:手握笔,体前倾,目视前方,眼光深邃。《子夜》、《林家铺子》耳熟能详的著名小说从乌镇发祥地走向大江南北,传播五湖四海。乌镇成就了茅盾,茅盾成全了乌镇。自然哺育了文学,文学再现了自然。自然的力量与文学的力量在乌镇,在一位作家的笔尖上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了自然与历史相互渗透的新景观!
茅盾先生无疑十分地幸运。可是,在九百多年前,另一位大文豪却没有这般福气。
公元1078年,为避讳当朝皇帝“惇”字之名,将乌墩镇、青墩镇改称乌镇、青镇,自此之后乌墩就定称为乌镇。又过了一年,即1079年,面对同样一个“乌”字,大文豪苏轼就差点断送了性命!他所犯大案史称:乌台诗案。这里的“乌”与乌镇的“乌”当然不同意思。乌台指御史台,官署内柏树常年有乌鸦筑巢,于是人们称它“乌台”。苏东坡性情狂放不羁,经常“乱”提意见,终于种下“恶果”——深陷文字狱牢笼。当时,刚四十出头的苏轼,做梦也想不到,今生今世居然会染指囹圄之灾、杀头之祸!最后,他被关押100多天,小命总算保住,重获了自由。按理说,受过挫折会更谨慎,好好总结,学会收敛才是。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曾经也在江南一带为官的苏轼先生,已经沾上江南人简单、单纯、直率与正直的秉性。这些本性,在民间在平常生活中没有任何障碍。可是运用到险恶的官场和艰难的仕途也许并不适合。从东坡先生从政命运中略见一斑:大起大落,坎坷跌宕,颠沛流离,伴其一生!
性格决定命运,不仅针对人。一个地域一座城市也有自己的性格,也能造就不同一般的命运。比如江苏省的苏州市,它的命运就很值得一提。

多情苏州无情命运

虎丘塔、寒山寺、苏州园林享有苏州三大景观美誉。而三大景观皆离不开一个“情”字。虎丘塔珍藏一段父子之情,以及白虎伴英雄惺惺相惜之情;寒山寺流传着“合和二仙”诚挚友谊已有千年之久,还有落榜生张继与江枫、渔火、寒山寺钟声的千年深情;苏州园林则是以小见大、以极致、精致为重要元素的艺术之情。
苏州的多情不是简单的心之所向、情之所至、爱之所往。它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江南气韵,不过,也正是这些无可救药的天真烂漫带给苏州无尽的伤、绵延的痛。
比如虎丘塔的主人——吴王夫差的父亲阖闾就是一个纯粹得冒傻、简单得迂腐的统帅。他因对孙武军事才能的钦佩,竟然同意孙武用后宫宫女小试兵法。而孙武为严肃军纪,毫不留情,对“三令五申”后依然不守规矩的两名宠妃斩首示众,杀鸡儆猴。看似整顿了军纪,展示了军威。可是,回头一想发现诸多问题:阖闾之举考虑相当不周,孙武之法天理不容。以宫女练兵本身乃错误之选,“小试”也有问题,小试不该当真,不该动用军法,斩首取人性命更是错上加错。仁爱何在?善良何在?说到这里,我想有些人一定会反驳我:何必小题大做,那个时代女人地位低下,社会文明程度不高,不能用今天标准衡量。这一点我十分认同。但是,有一件事情却不得不提,“三令五申”这个成语正是从此次历史事件沿袭而来,还经常挂在我们嘴边使用。借助这个成语,我们在生活与工作中,整顿了无数逾越规范的事件,变无序为有序,惩治了懒惰、散漫、玩忽职守、藐视法规的态度,我们的内心得到过无穷地满足感。可是,在使用这个成语的时候,我们是否真的选准了对象呢?是否真的给予受众对象心服口服的接纳空间呢?比如,教育孩子,很多家长总是拿出大人的逻辑与思想去规范他们,一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