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要说什么最能反映山村韵味,我想除了那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就数那瓦屋顶上的缕缕炊烟了。山村的炊烟是美的,它是村落上空里一抹必不可少的色彩,它是山村悠然自在的韵律。山村的山高低不同、大小各异,山村的田垅歪
要说什么最能反映山村韵味,我想除了那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就数那瓦屋顶上的缕缕炊烟了。
山村的炊烟是美的,它是村落上空里一抹必不可少的色彩,它是山村悠然自在的韵律。
山村的山高低不同、大小各异,山村的田垅歪歪扭扭、梯级层叠、阡陌纵横。山村的房舍常常散落于田垅与山丘之间,错落无序,随意而散漫,但并不凌乱,反而与周遭的一切融合得和谐而自然。那时的房子不管是木屋,还是青砖屋或土砖屋,屋顶都是铺青瓦的坡形屋顶。炊烟从屋顶瓦片之间钻出来,会合成一股后,徐徐上升,在无风的时候,犹如一根烟柱直挂云天。而当微风吹来,炊烟就会像窈窕少女的腰,轻柔婉转,翩翩起舞,袅袅升腾,最后舒卷拉伸,越来越细,越来越淡,融入天空成一色,漫无痕迹。若风吹稍劲,炊烟就会在浮出屋顶一小截后便折腰而舞,舞蹈迅猛而奔放。偶遇疾风扫来,炊烟则会贴瓦流荡,瓦片间碎烟缕缕,难见整形,所谓“一溜烟跑了”,此时最是写实。
炊烟的颜色是淡淡的,似白还青,似青还白。它的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光影的变化里变幻着:若在早晨,在山坡的阴晕里,它会显出它的白;若在正午前后,在白炽的阳光中,它便会挣扎着显出它白中的青色来。而相对于青瓦屋顶,炊烟则显得偏淡偏白,轻盈而缥缈,流风吹来,恍若游丝。它是青瓦屋顶上的舞者,给沉寂的小屋增添了动感。它是小屋的精灵,赋予小屋绵绵不绝的生气。
山村的炊烟不仅给人美感,还带给人温馨的情愫。
山村里一天的劳作随着天亮而开始,到天黑而结束。天一放亮,勤快的村民就起床下地了,小孩子有的放牛放羊,有的扯猪草或割茅草,大人则在庄稼地里忙乎,或挖土或除草,或淘田(在水田里用脚将禾苗周围的泥巴拱松,将杂草踩入泥巴里),母亲们则在家操持家务,做饭炒菜自然是母亲的手艺。一大早,母亲们就去房屋周边的菜地把菜摘回来,再抱柴生火做饭。
在山坡上放牛放羊的孩子们可以看到山脚下的每一座房屋。一看到自家屋顶冒出炊烟,就知道妈妈开始煮饭了。刚生火时冒出的是浓烟,最后炊烟越来越小,不绝如缕,这就意味着妈妈已经把饭做好了。此时妈妈就会来到屋外,朝孩子们大声喊道,“回家吃饭啦!”这喊声回荡在山谷里,对空着肚子劳作了一早晨的孩子来说,那是最动听的乐音。这时朝阳升起,阳光从小山顶照射下来,山谷间半是阴晕,半是阳光。赶着牛羊踏在洒满阳光的山坡小道上,或走在小山坡的荫庇里,看着小路边依然挂着露珠的小草,一路蹦蹦跳跳,心里的欢快真是难以言表。
在漫忆童年、思念家乡的时候,这一幕永远是脑海里出现最频繁、最能在内心深处激起温馨之感的一幕。那屋顶上悠然飘举的炊烟,屋廊上悠闲走动的卷着尾巴的黄狗,屋后菜地里慢悠悠啄食菜叶的土鸡,已构成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慢生活图景。母亲的那一声“回家吃饭啦”,更是永远回响在心底里,岁月愈久,反愈清晰。那一声呼唤里,有母亲对孩子的怜爱,有家的温暖与呵护。那是慈爱的母亲对游子的召唤,我们正是在这一声声呼唤里,一天天长大的。听到这充满关爱的呼唤,哪个游子不应声奔向母亲的怀抱,哪怕关山阻隔!
当成年的你倦旅在外,偶尔听到一位母亲朝孩子喊,“回家吃饭啦!”你或许会感觉到,你心灵深处脆弱的情弦被咯噔拨动了一下,心怀里立即涌起一股暖流。那暖流开启了你情愫的闸门,将你的情思拉回到往昔久远的岁月。你仿佛看到,母亲正朝你喊着,“回家吃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