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三月二十一日,春分。节气的依次更替,带来的是气候和物候的明显变化。惊蛰时,风还有些凉,垂柳的枝条只是努出了小芽,玉兰花还紧紧地锁着心事不肯说出。到了春分,风温暖如母亲的手拂过,柳丝上生出千万只小鹤像无

三月二十一日,春分。节气的依次更替,带来的是气候和物候的明显变化。惊蛰时,风还有些凉,垂柳的枝条只是努出了小芽,玉兰花还紧紧地锁着心事不肯说出。到了春分,风温暖如母亲的手拂过,柳丝上生出千万只小鹤像无数个悬挂的风铃,随着风儿摇啊摇。玉兰花终于向春天敞开心扉,诉说着一个冬天的寂寞。
今年的节气很有趣,“雨水”邂逅年初一,春分巧遇到二月二。有一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意思是,从今以后阳气上升,雨水开始增多,庄稼会快速生长,会有春雷惊响,小动物们经过冬眠也都苏醒,进入正常的觅食和生长期。在龙抬头的日子,老家有风俗吃炒豆,原因是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这天,家中的女人都会把全家的棉衣棉被拿出来晾晒,想起那暖暖的熏熏的阳光的味道,心都沉醉。最让人兴奋的是挖野菜。
二月二这天,刚好是周六,我和先生决定去挖一种叫茵陈的野菜,这野菜实际上是一种中药,药食同源,但不是所有生长过程都能吃,家乡有一个顺口溜“二月茵陈,三月蒿,四月只能当柴烧。”二月份刚刚长出嫩芽时,可以采来当菜吃,每年只用吃一次,这一年就不会咳嗽不会得肝病。是不是真的,不知道,反正老人们都这么说。
植物园,人山人海,好像在举办大画展。北方的迎春花开得比较晚,此时正是花期,它们一大片一大片在湖边、树下、廊脚开得油光金亮。山桃花占据主要阵地,红粉浅白,花瓣在阳光照耀下薄如蝉翼,明媚透亮,花香沁心。几株早樱杂在桃树中,不细看分不出是桃还是樱,它们的花瓣要比山桃花丰满好多,视觉上也有一种柔软的质感。
蓝天映在湖里,湖水绿得发蓝。拍照的人到处都是,一不小心,就进到别人的镜头里。这时的蓝天就格外受到青睐,用它做背景拍出的照片,既干净又色彩明亮。我一边赏花,一边寻找着茵陈的身影,但路边都是被园艺师整修过的草坪,哪里会有野菜呢。
先生说:“茵陈,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只要根不死,就会有。你跟我走吧,保证不虚此行。”我们按路标指示取道樱桃沟。越往里走,景致越好。黄花夹道,是迎春花吐着芬芳。红梅已经含苞,只差几天暖阳的拥抱,它们就会向游人露出笑脸。木板铺成的路桥,九曲十八弯,穿行在笔直的杉树林。有水声潺潺,水自上游细细地流下来。两边是不算高的山,山坡上一大片一大片野山桃花点缀着古铜色的山体,像是从蓝天上掉下来的白云粉霞,轻盈欲飞,仿佛一口气就能把它们吹到蓝天上,这可能是色彩对比的效果。
我坐在木凳上休息,先生爬上了山坡上的一片桃园。不久,听见他叫我,说找到了茵陈。这片园子,桃花正艳。先生正蹲在桃树下边小心的采着野菜,因为我近视,竟好久没有找到一棵野菜。我按照先生教的方法,蹲下来,仔细找,用手拨去地面上的枯叶,真的发现了藏在老去的枯枝断茎根部的茵陈。
这些小芽,嫩嫩的、绿绿的,叶面上有一层白色茸毛,难怪有人叫它白蒿。用手探进这些枯枝老杆中间,稍不留心就被深深刺疼。一个芽一个芽的摘,半个多小时,也收获了有三四两的样子吧,茵陈芽实在是太小了,摘的时候还扎手,又贪心去别的地方玩,就结束了挖野菜的行程。,
顺着樱桃沟一直走,尽头是山。山不算高,沿小路上山,不时碰见有人下山,问之,说和香山相通。路不算陡,走到尽头,视野忽然开阔,一条公路在眼前向左右延伸,飘带一样在山腰缠绕。
我们向香山方向行进,路遇一老外,攀援在很大的石头上,对着石头的纹理照相,估计是搞地质研究的。他专注的神情,让人敬佩。路边,茵陈很多,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但天色向晚,前路未知,我们只好忍痛割爱。边走边看风景,一个小时过去了,香炉峰,在夕阳中可望不可及。我们选择了一条小路,赶在天黑前下了山。
晚上回家,把茵陈摘净,清洗,拌面,蒸熟,浇上蒜泥,一盘野菜上桌。尝一口,天,黄连似的苦,哪里是野菜,分明就是中药。先生说,开春就没有下雨,在干旱的情况下药效最好。吃下这些茵陈,一家人就吃下了健康的保障。

201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