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纸质编辑的轶事
作者:挓挱时间:2024-11-13 19:02:03热度:0
导读:准确的说,我没当过纸质编辑,只是作者作品的分选工。那时,以蓝老师为主打的期刊问世了,于是,他就拉上我们几个人。别看编委众多,那都是虚衔。主编有一个在政府部门任职;余下一个副主编,那就是蓝老师了。那时,
准确的说,我没当过纸质编辑,只是作者作品的分选工。
那时,以蓝老师为主打的期刊问世了,于是,他就拉上我们几个人。别看编委众多,那都是虚衔。主编有一个在政府部门任职;余下一个副主编,那就是蓝老师了。
那时,流行以文养文,组稿之类的事就由蓝老师跑了,可以说他走遍了云、贵、川。这样,我就有幸成为了再业余不过的编辑了。
一、《石崇斗富》
这样的期刊,一般以报告文学为主,这是企业出了钱的,因此毫无争议的要上头版头条。不过,这类作品一般是企业宣传部长写的,当然也不逊色。有时,蓝老师还亲自捉笔。为此,蓝老师笑道:“写了半辈子小说,想不到在报告文学上还有收获。”蓝老师的报告文学的确写得不错。蓝老师组稿一回来,先整理稿子,然后开始算页码,跟现在的合集差不多。剩下的20%的稿件就由我们分选了。
散文5篇选1篇,诗歌20首选3首。作者大都是企业宣传部的人,作品好与不好,一眼便知,当然,这类事还是比较谨慎的,往往要讨论一会儿。
有一次,我看见一篇《石崇斗富》的作品,立即向蓝老师推荐。蓝老师笑咪咪的说:“我也喜欢这样的火花文章,有故事、有情节,这样不至于期刊纯文学化了。这类作品茶余饭后品品味,还真是不错。”
一次笔会,我遇上了这位作者,问及为什么要写这类作品。他说,我们那里交通闭塞,我往往从历史的轶事中获得创作灵感,甚至是一幅古画。
二、《窗》
《窗》这篇散文,早早的上了选定的作品,无奈太短仅800字。同样是筛选,5篇散文放在一起对比。《窗》是一件什么散文作品呢?表达的是个人的情绪和景物,几次想拿下来。蓝老师说:“人家是局办公室主任哦。”他没半点别的意思,只是提醒大家。于是,大家比来比去,还是觉得《窗》这篇散文应该入选。
几年以后,这位作者平步青云,与正局级平级;现在已经是副部级领导了。
这很正常,窗还是窗。
三、《斑竹林》
蓝老师经常找市里的名家写稿。一次,期刊上竟登载了黄济人的《斑竹林》,据说黄济人先生的这篇作品也没在别的杂志上刊载过。那时,大家都要不太看好这篇作品,因为知青文学早已经过时了。
一次,在参加笔会的车上,我却读得津津有味。这个故事讲了是一位英俊的城市知青因为生活所迫娶了一位农村寡妇的故事,最后又因改革开放,这位知青因回城又将这位寡妇抛弃。这篇中篇小说,故事不算曲折,写了这位知青的潦倒,写了寡妇的善良,最终寡妇成全了这位知青娶了一位有钱的泼妇。
这让人顺理成章的想到了人性。有时候,人也是的趋附性的。
至于,期刊的生命力。我不说就是结局了,但还是有一、两年的时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