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北京残奥会开幕后的第三天,也就是2008年的9月9日,是毛泽东主席逝世32周年的纪念日。对于残奥会,我很想到现场去观看比赛,亲身感受那些超越自我、无畏人生的优秀运动员的生命之光。这个愿望难以实现了,另
北京残奥会开幕后的第三天,也就是2008年的9月9日,是毛泽东主席逝世32周年的纪念日。对于残奥会,我很想到现场去观看比赛,亲身感受那些超越自我、无畏人生的优秀运动员的生命之光。这个愿望难以实现了,另一个愿望越来越强烈:将来有一天,我要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泽东的遗容。
看开幕式直播,我注意到火树银花中闪过的天安门广场。我知道,那位伟大的中国人民的儿子就静静地躺在那里。他已经看不到奥运圣火的点燃与熄灭,听不到人们的欢呼与歌唱,然而他静静地躺在那里。这样也好,我将去瞻仰他——这位民族领袖,无畏的共产主义战士。
我还想起了北京地坛上的一个人,史铁生。这位靠轮椅行动而心灵随着太阳飞奔的人,同样是个无所畏惧的人。生老病死各个关节,我觉得都被他打通了。我对体育运动精神的震撼性的理解,是五年前从他的《病隙碎笔》中获得的。他关于刘易斯得失金牌的一段感悟,他关于生命意义的一段辩证,我一直铭记于心。在我的残破的历史观中,我有幸意识到了吉光片羽式的存在。在遍布孱弱灵魂的世界里,有史铁生这样一位无所畏惧的人出现,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
当我去北京的时候,我一定要去北京大学的一些旧址看看,我要看看毛泽东打过工的图书阅览室;当我去北京的时候,我一定要去布满历史脚印的地坛看看,我要看看让史铁生冥想过生老病死的日月星辰。
人不是生来就无畏的,然而要走一条路出来,则必须无畏。如果需要精神的坐标,那么我一定选择毛泽东、史铁生他们为坐标轴。
我想,还有什么样的浮云能够遮蔽掉如毛泽东、史铁生这一类人的生命光芒呢?著名学者何新对毛泽东的评价是,他是几千年来不世出的民族英雄,他是华夏民族精神的凝聚体。这样的评价,以及史铁生那优秀的文学表达,都是隽永的,共同昭示了一种精神根基:无畏人生,无愧天地。
即使在美国人R?特里尔所著的《毛泽东传》里,毛泽东也是一个无畏的中国人形象。无论是在“横尽虚空”“竖尽来劫”“一无所恃”的求学时代,还是在如履薄冰、九死一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毛泽东都未曾有过丝毫的畏惧之情。他对自己说:“我就是宇宙。”他对即将出国留学的同龄人说:“革命不能等你们回来才开始。”他对“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劫后余生的同志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对围剿之敌说:“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他对追击之敌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对于外寇,他也说过“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话,这是诗了,潇洒自信的背后是无所畏惧。也许,既被人赞赏又被人诟病的一句话最能说明他的无畏了:“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是他中学日记里面的一句话。正是延续于这样的思想脉搏,才有他后来的这些著名论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原子弹”只有停在发射架上的时候才不过有那么一点点用!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巨著《全球通史》中这样评述毛泽东:“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的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他根据对农村的直接考察断定,占人口70%的贫农是‘革命的先锋。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这对莫斯科来说纯属异端邪说,但毛自行其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是的,人民的军队和人民的政府建立了,成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当残奥会的开幕式成功上演,当无数颗心灵幸福落泪,我们是否想起了“东亚病夫”的历史创痛?
无论如何,我将以崇敬的心瞻仰毛泽东。他不是帝王,他是从韶山冲走来的平凡少年;他是独立于湘江水寒的无畏青年;他是站在天安门城楼之上,高呼“人民万岁”的东方之子;他是俯瞰昆仑,“倚天抽宝剑”的旷世英雄。
无畏于人生的人,无悔于人民,无愧于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