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2013-04-16】风物不变,事物常新。椿树枝头芽胞,因为光,格外美艳。而发现,往往是无意的,漫不经心的。回想,半生来错过了许多,不算憾事。老天不会注定,命运也不能注定与谁相识,与谁擦肩。人流滚滚

【2013-04-16】

风物不变,事物常新。椿树枝头芽胞,因为光,格外美艳。而发现,往往是无意的,漫不经心的。回想,半生来错过了许多,不算憾事。老天不会注定,命运也不能注定与谁相识,与谁擦肩。人流滚滚,是熟悉的表情和一张张陌生的面孔。
今生,与谁擦肩。
今世,又与谁结缘?
我说了不算。找,也未必实现。
习惯性的麻木,习惯性地忽略了身边熟悉的物事。因熟悉而忽视,视若无睹。心却流浪远方,渴望生命里出现奇迹。可能吗?只是理想的意淫罢。
脚踏实地,说简行难。不是人们忘了路,而是总想着如鸟一样飞。现实的障碍,如跨栏比赛,需要的是不断翻越,不是飞过去获奖。许多人在现实中跌倒,正是忘了这一条。
我也跌倒过,十年前,二十年前,借着年轻气盛,可以无谓地挥霍生命。人到中年,开始象节俭粮食一样节俭生命。不是惧怕,是希望自已的生命更饱满、厚重如卵石,不能虚浮成五光十色的汽球。这是一直以来对自已的劝勉。
没有奇人,没有奇事。倒是听见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单个人的,不是集体的。
一直不喜欢这样的字眼:集体,团体,群体。
人一生,其实就是自已与自我单打独斗。我说过:我是我最大的敌人。那一个是我,那一个又是我的影子或另一个我呢?许多时候,许多情境下,分不清。
衣要穿,饭要吃,尽量简便简单。更重要的是识、是观、是辨,以眼观、以心观、以时空观。发现生命的意趣,认识自己。认识自已与别人的不同,差异。这便是活着的意义。
人与人的不同,不是在对美的认知上,不是在情感上,而是在思想上的差别。这,也是最根本的差别。
想到了,就说出来。为什么不呢?于生存,我是现实的;于精神,则要求完美。
我们都是生活的读本,每个人都从别人身上,发现自已。

【2013-04-17】

墙边樱桃树上,枝上樱桃米粒子般大小了。它们是春天粉笺上,悄悄留下的素诗,不分昼夜,无关韵脚,让喜欢它的人,心生欢喜。我的写作,也形似这般,自在花开花落时。
关于写作,徐小斌说:“写作是栖身于地狱仰望天空,是在精神的炼狱中创作作品。写作不是市场需要,而是人类精神需要。”这句话听着特有味,也劲道。
评论家和出版商伊沃?印迪克有一个观点:“难读”恰好是文学的特征之一,正因为难读,才能保证文学的寿命。“西谚有云‘要相信时间和后代’,一本好书刚问世时,读者稀少,或许几代下来,读者就多了。问题是,你居住在现在,却要相信未来,可未来并没法为现在的你买单。”
艺术的观点,因人而异。“面包与傀儡剧团”的操偶师克莱尔?多伦:“做傀儡戏意味着在美国这样一个大的工业化社会,我们能够从主流的艺术或者说生活中走出来到一个角落,一点一点将自己想要的艺术动手做出来。”他对待艺术的态度则是“我们从不接受政府的赞助或者商业的支持,这在美国是非常少见的,而坚持这样的方式就是为了与整个体制保持距离,能够对他们进行独立的批评。”在生活上,他们遵循朴素理念,对待艺术的理想,却崇高。艺术之独立性,在任何一个国度,在历史的任何一个节点,都显得同样重要。
靠写作吃饭的人,就叫作家?靠批评谋生的人,就叫批评家?答案是否定的。当然硬要往这上面靠,也拦阻不住。别人说别人的话,你说你的话,可以越界,但别挖陷阱。
再半个月,樱桃就豆子大小了;再续半个月,樱桃就莹红莹黄了。红的比宝石亮,黄的比黄金艳。红的甜美,黄的酸味还重。我尝过的,所以我知道。我的写作,作品,我不知道,是甜蜜呢,还是酸溜溜?它们,事实要比一树樱桃生长得慢,也未必有樱桃的好味。它们,多了些杂味,还有别的气味——香与臭,都不在其列。这点,我有自知之明。它们也算不上艺术品,重要的是,具有独立性。

【2013-04-18】

走了一条春天没有走的小路,山坡草青,不见花影迹。咋夜风已息,浮尘仍然空悬。视线模糊,空间混沌。左手平阔处有车道,右手浅沟中是阶梯式路径。三条路,都很熟悉,都同样走过无数次,都通往同一地方。只是这一条,已许久没有来过。
每个人,都有三条路:生活之路,情感之路,梦想之路。这三条路缺失任一条,人生都不完整。这三条路,一条是大道,一条是阡陌小径,一条没有路标、没有边界。路是走出来的,这句话有局限性。有些路是别人走出来的,我们只是步其后尘。另一些路,谁也帮不了你,自已找、自已走。人生只有绝境,没有死路。只要愿意走,就会有路。死,是人生最后的一条不归路。
不介意谈论死亡,于我,它不是一个敏感词。生与死,都值得探究。生与死,到现在我都没有弄明白。“朝闻道,夕死可矣。”我说,不可以。可以生命卫道,不可以生命殉道。
还是喜欢老子的“道”(不是道士方士之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自修、自证、自悟。人生,到底什么是有,什么是无。
地位,名望,阶级。身份认同的焦虑感,最侵蚀人心,甚至让人发癫发狂。外在的,虚妄的,名义上的这些称谓,对于某个人也许重要,是象征性的符合,但于生命而言,却是轻浮的。人,首先是成为人,而后才是成了什么人。在后现代语境中,如何还原人为其人?
草木不言,自有格调。山河不语,伟岸雄浑。值得深思。

【2013-04-21】

生活中,处处有向导,如道行树,一目了然。精神的向导,可遇不可求,如飞鸟。
喜欢自言语的人,是孤独的,肉体、灵魂。
作家有两类:一类人的写作是用生命来自言自语;另一类是灵魂不由自主的言说。
昨天又地震了,看电视,几乎所有的频道都在直播,或转播。此类节目关爱多了,口号少了,算是进步吧。地震是突发的,灾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