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洛水浅说“上善若水”
作者:兵源时间:2024-11-06 14:04:02热度:0
导读:整个下午,我就缓缓漫步在这洛水河畔。望对岸那“上善若水”四个大字,痴迷中发着我的感叹......我们所处的这千古帝都洛城,是个在北方地区很少有的丰水城市。它北有黄河“小浪底”水库(黄河北面,那熙熙攘攘
整个下午,我就缓缓漫步在这洛水河畔。望对岸那“上善若水”四个大字,痴迷中发着我的感叹......
我们所处的这千古帝都洛城,是个在北方地区很少有的丰水城市。它北有黄河“小浪底”水库(黄河北面,那熙熙攘攘处还尚有市辖的“吉利区”)、南有伊水“陆浑”水库,两河夹洛城于中;若你外地来游览老洛城的城区和洛龙新区惊讶洛城的多水,洛城人会自豪还给你可历数家珍般数着这水系中还有洛水、涧水、廛水以及上个世纪和本世纪开凿淘挖的人工渠河:中州渠、隋唐遗址渠、开元大道渠等,这些河流渠水穿城而过,使古老的洛城顿添了婀娜妩媚的神韵和钟灵毓秀的灵气。
洛城的条条水道,皆似乎仍透着皇家贵族园林中那水系的大气派似地、无时不刻亦无所不在地蕴含着千年帝都文化神韵的钟灵之气;尤其这些河流在历史上,又是产生哲学思想和文学的所在,是蕴有很深的文化底蕴的。
在为洛城添神韵增灵气的这条条水道中,最令人神往的,便是眼前这条因了产生《洛神赋》、因了真实的渡河离乡“河洛郎”等历史传说的洛水了!而这古老的洛水,却更似乎好像经了耳濡目染、被老庄哲学全身心熏陶过一般地彻悟和坦然,它默默地全没一丁星点儿浮躁,正缓缓向东汇集于黄河继而再奔向大海!对面那河阳处,高耸的“上善若水”四字极是醒目!乃让人记忆着这充满哲理的洛水,记忆着这洛城曾是一代哲人、伟大的思想家、道家鼻祖老子,长期生活和研修的所在。让人们追思着老子李耳在洛城于洛水观水悟道的以往,也感叹着伟大的思想家老子的大睿智。
水是自然界里最常见的自然物。老子在论道中,多次提到水。譬如甘露,譬如江河,譬如川谷等关于水的意象。
我猜想当年身在京都洛城任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老子,在研修道德哲理过程中,时常会到洛水河畔观水,在观水中去寻找对人生哲学的感悟的,因为身居洛城而时时依近洛水思考、他从洛水中寻觅到了他悟道的空性智慧之灵感、依“水”找到了他研修的命题的答案。
这位伟大的思想先驱,在他的《道德经》中以水喻“道”,可谓把水之“道”感悟和发挥的淋漓尽致!君不见,在五千言中可谓比比皆是、俯首可拾!他论述水的处柔、守雌、虚观,以水“道”来启迪人们,如何在纷繁的社会中研修像水那样立身立德的品格美德。可以说,老子的论述水来喻“道”,使“水”的这一切美德,几乎都承载了老子所要表达的所有“道”理。
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
其弟子尹喜的文章,也是开篇即以水入道的,继而辅以五行言道,然后五行对五性,五行对五藏。故哲学家庄子赞其乃“古之博大真人”!就是说,他是中华三教(儒释道)的总持圣人。这真的丝毫不夸张!老子创建的道家思想,的确厚重和涵盖宽大。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就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本来是一个人生奋斗逐层递进的经历过程;而在中华道教里,却全能找到它体现的综合精髓。中华三教的各教虽有殊异,但万殊一原,都讲究“心内求法”。因此,“正心”虽在三教中各有各的修行诀窍,但“明心见性”皆是各教修行的第一步也!
“修身”,儒释道中尤为道教见长,君不见像太极内丹之道,长生久视之道,养生保健之道,颐养天年之道,修身之术比比皆是。即便到了现今,那养生保健、颐养天年之术,仍为中医对人们咨询时所推崇的修身之方。“齐家”,道教认为既是入世也能出世,他讲的是中道平衡的道理。“治国”则要求领导人不行无道,因为政治家们有道才能治理得长治久安。“平天下”,是敬天兴道的表现形式。“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嘛,像东周的姬旦、汉“三杰”之一的张子房、现代的周恩来、返乡种地的老红军将军甘祖昌等,可以说皆谙“功成身退,天之道”的道理。
扯远了;还来说老子说的“上善若水”。
道教把水的美德归纳为:
水对于人类有至善之功。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以水喻“道”启迪人修德:上善的人,就像这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世界万物而却不和万物相争。水的品格的确如此啊!没有水就不会有生物,更谈不上从微生物到生物再到高级生物的进化;有了水则万物生机勃勃、无水则会是一个沉寂的死的世界。
再拿我们人体说,且不论在母腹中是生活在(羊)水里,即便是成人、据说人体百分之七十就都是水分,水系维着人类的生命啊!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水平的发展提高,水不但滋养了人类生命、还做为能源来改变我们人类的生活方式,如先前农村的水磨、水碾、舟船、排运、东北寒冬的江面上卡车运输皆是借水之功节省了人力物力啊,据说在五十年代初,洛水里仍是穿行着载商品的舟船的;再譬如三峡大坝发电、小浪底水库发电等等,这水电能源已成为基本没有污染的重要能源而为人类造福。凡此种种,它对于人类真得是有至善之功啊!
水启迪人们修养至谦美德。水虽是有至善之功,却仍然默默无闻,始终甘愿处在低下的谦卑位置。试想,何处不是“水往低处流”啊?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就是说,水善于滋养万物却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厌恶的地方,所以这样最接近于道啊!老子从浅显易懂的“水往低处流”说开去,昭示人们要保持至善至谦的美德和品行;老子即是身体力行的把“谦下”做为一条重要的处世原则的。
水还有至大的“海量”气度。地球世界最宽广的是海洋,但海洋仍是有“纳百川”的包容且甘为基础。水还甘居人下,有大气度不与别个争高下、而让别个比我高了去;极是谦卑的甘居人下。如,海拔,即是以海水平面作为基础基准的。而高尚的人,也是具有这样的处下居之谦卑美德的。像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像周公姬旦的闻贤人至而慌张吐哺等等,究其根源,他们的言行也皆是谦卑之德使然也。
水有至柔之刚的特性。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一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他是说普天下没有东西能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反过来胜过水,(所以)弱能胜过强,柔能胜过刚。洛水南岸有赏石市场,从那展览的太湖石的所谓灵空之形,就可以说明它们在和水的搏击中,被水冲蚀得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