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街那些往事
作者:冗员时间:2024-11-22 03:15:00热度:0
导读:我这段时间在看书的时候,有时有一些文思从心里涌出来,也就是常说的灵感。可惜的是我一时激动,但不及时抓住,过后却又渐渐地淡去了。也就从心灵里涌出而又退隐到心灵的深处去了。说无疑应该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最
我这段时间在看书的时候,有时有一些文思从心里涌出来,也就是常说的灵感。可惜的是我一时激动,但不及时抓住,过后却又渐渐地淡去了。也就从心灵里涌出而又退隐到心灵的深处去了。说无疑应该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最近到了我儿时度过的北街看了一下,忽然有一种冲动。我感到灵感来了,这一次无论如何都要抓住了。
我说的北街,还有那与北街相邻的县西路,因为这两条街道都是由北辰街办事处所管的辖区。我的故事也大都发生在那里。
北街是这个小城最烂的一条街了。在五十年前是最烂的,而到本世纪的现在也是最烂的。前不久我在红豆看到了有网友发上来的照片。说是老城区的照片。我看到那破破烂烂的骑楼和剥落的砖墙、弯曲狭窄的小巷,我第一反应就说这就是北街!你看,城区的那一条街没有改造?最早的就是与北街相邻的水浸社了。说起水浸社,原来是这里唯一的一个菜市场的一个入口,进入后就是一条很狭窄而长长的小巷了。这一条小巷沟通了当时很繁华的城区中心街道与最破烂的北街。我小时候去古定小学读书,就是从我家走到北街的水浸社的巷口走过了长长的弯曲的小巷,然后到了繁华的解放路再转到百货大厅再进入我们学校的。走这一条路,主要是可以到街上看一下商店。到后来,旧城改造,一下子就把水浸社劈开了,建成了宽阔的人民路并一直通到本市最大的当时也是全省最大的工业品服装市场去了。当时的拆迁可以说是拆迁富民。虽然也经过了居民与政府的对抗,但是最终给了每个拆迁户几十个平方的临街铺面来回建。要知道这里自古以来都是以经商为主的,有了一个临街铺面就等于有了经济上的收入保障,所以虽然大家对政府很有意见,但是就如开放初期时流行的一句话,碗里大口吃肉,嘴里大声骂娘。水浸社的居民欢天喜地搬到新街新居新铺面去了。而北街的居民以为下一步就到北街的改造了,但是一等,就是十几年,发展的机遇都等得没有了。北街依然是那么的烂。因此说,什么事都等不得,毛主席老人家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呀。有的人在网上发牢骚说,我们北街是政府遗忘了的街。
还是回到我关于北街那些事去吧。北街,有我太多的儿时的回忆了。先说一下我住的地方。这是一个大杂院。正面是一个骑楼式的房子,有两个大铺面那么宽。它的左边是一个大门进来有一个过道也就是一个巷子就到了大院内。院内是一个大地坪。地坪的左边是一个水龙头,有两棵柏枝树下面是矮小的平房,用来做各家的厨房。正楼有一个木楼梯上去二楼,是一个狭窄的过道,两边是房间,在大铺面的楼上是一个很大的房间。正后面是一幢二层的小楼,内有一个小厅两边是房间楼上则是几个房间。从正楼左侧进去又是一个天井,有一条走廊,排着几房间然后再进一个门又是一个天井还有一个小楼上去还住着几户人家。第三进的天井边上是厕所和冲凉房。就是这么一个大杂院,住着医院的十几户人家。我们家人多,我父母亲不在这里住,我父亲是医生,在医院那一边有一个比较好的房子。我们几个姐妹兄弟与祖父母还有保姆一共九口人住在一起。我家有四个房间,一个是临街的大房子。这个大房子只有一个大厅和用木板隔开来的一个房间。在后楼地下还有一个厢房,楼上还有一个小房间。由于人多,大厅也放了两张床,房间里还安了两张架床。我们几个孩子只能是睡架床。后楼的房间主要是两个老人和保姆来住。我记得原来我们是住在专区医院的宿舍里的。那是一个王姓地主的大庄园,很宽。也有两个很大的地坪。我们住得相对好多了。而那时我只有两三岁,留在我记忆的不多,给我最多记忆的还是北街。北街我们医院宿舍对面就是北辰街道办事处,这是一个基层组织,虽然级别低,但是也是一个有权力的地方。街道的门旁边有一口井。井水是不能吃的,那时我们都用上了自来水了。但是也有些居民去挑水用来开洗。我们宿舍的人家一般是到那里打水来洗衣服。有一次,我们那里有一个叔叔去打水,不小心将一个梯桶掉到了水井里去了,沉到了井底。叔叔找了一个梯子要下去,但他的妻子很害怕,说算了吧。他也胆怯不敢下去,我们一帮小朋友围过来,我看了一下水并不是很深,在其他小朋友的鼓励下我说我来帮你,叔叔,我一口水就潜到井底将那桶摸到了,我将抓着它很快就浮上了水面。大家都欢呼起来。我从井里爬了上来后,一溜烟就跑回了家,为这事,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我还被我妈妈臭骂了一顿。我也知道她是为了我的安全,但是她并不知道我的水性已经是很好的了。我父亲并不是很责怪,只是温和地说以后要注意安全。后来我长大了一点后我才知道他也会游泳。他是看到我也会游泳了,高兴了。
北街并没有什么文化的沉淀。最出名的就是在往南街的方面路段有一个第四小学,它的校本部是一个会馆。也就是粤东会馆。会馆这是一个过去时代色彩的名词或概念或符号了。也就是在旧时代解放前,一些广东的商人到桂东南经商,而集资建设的一个商人聚集的场所。在现代汉语词典的第565页有会馆的词条,是这样写的:同省、同府、同县或同业的人在京城、省城或大商埠设立的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屋供同乡、同业聚会或寄宿。很多年以后,我在整理商业资料时发现,我外公当年也是大商家之一,他向这个会馆捐了了2000块大洋,这是有记载的。而也因为他慷慨大方,交了不少朋友。在解放前,一些地下中共党员就是在他的资助和掩护下从事革命活动。解放后有他的中共朋友在广东做了地厅级领导,专门派秘书来广西寻找他,而他那时因境遇不好,贫病交加,已经不在人世了。
我曾经在第四小学念过一年的小学。我我第一次进入这个学校的时候,也就是进入会馆的大门的时候就被深深地震撼了,因为会馆是一个仿古建筑,飞檐画阁,琉璃青瓦,古香古色,特别是屋檐上,有很多琉璃做成的神仙塑象,栩栩如生。我觉得很神奇,仔细地辨认好似是西游记里的人物。那时我正在读西游记,半懂不懂的,只是将那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记得很熟,现在在学校里看到小说中的人物塑象,给我幼小的心灵带来了无限的遐想。有时我甚至觉得他们被如来佛定格在这里,但是我又觉得在全国这么多的庙宇,他们是不是有分身术呢?
而我在这所学校读书的时间并不长。也许是地段管辖的缘故,我在两年之内竟然转了几次学,在四小就读不久,又转到了一个八小读书。这个八小,是在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