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眼睛里有春光,心中就有绿洲!认得马芳其人,也是因为文学吧。尽管自己是一个业余的文学爱好者,还是喜欢结识本地的一些文学大家和文学大师。驼乡的文学园地《居延海》是我了解本土作家作者群的一个窗口。好多年前,
眼睛里有春光,心中就有绿洲!
认得马芳其人,也是因为文学吧。尽管自己是一个业余的文学爱好者,还是喜欢结识本地的一些文学大家和文学大师。驼乡的文学园地《居延海》是我了解本土作家作者群的一个窗口。好多年前,我心中还在设计一场文学冲动的时候,不时会看到马芳的小美文刊登在阿拉善报《居延海》文艺副刊上,总是佩服能让手稿变成铅字的人,觉得真了不起。
马芳的文章属于精致浓缩型的一种,素素雅雅,波澜不惊,不浮不躁,恬淡自如,镇静如是。小美文飘散出一缕若有若无的康乃馨抑或百合的芳味,清丽不失高贵,淡雅不失情调。虽然不如玫瑰一般火热,却迤俪出爱的况味;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却饱含泥土的芳香。我们知道泥土是一件事物的载体,缺少了泥土的芳香,只有天高云淡、月朗风清的空中楼阁了。
系统阅读马芳的文章,还是答应她给她书稿《阳光下风的微笑》做校对开始的。不容易,一位从政的女性,走过了多少部门,工作的繁忙,为人妻为人母,能利用多少休息时间,坚持自己的文学爱好和文学行走呢?让人佩服之余,自惭形秽。一大叠书稿,几十万字抒发着自己对文学对生活特殊又特别的理解和追求。
其实,校对文稿是一项高能力的工作,感谢她信得过我,把书稿校对的大事托给我,有些受宠若惊之状,我实乃不胜力,但是又想对她的文稿先睹为快。因为曾经读她的小美文都给我留下很深刻的阅读印象,收获了阅读的享受与审美。故而,应承下帮助她一校文稿。自己知道,无非是在她的文章里辩识几个错别字而已,还有“鸡蛋里挑骨头”的嫌疑,毕竟人家写文章的年头要早于我读她文章好多年。我又怎好对我心仪的文字吹毛求疵呢?
马芳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女性,了解过她的一些工作和生活情况,只是作为文学朋友,谈论爱好的话题多一些,不便触机对方更多的私人空间,这是现代人交往的原则。从马芳的个人简介里,更为翔实地了解了她,也就对她驾驭文字,爱好文学的能力,不再感到意外了。因为她上大学的专业就是在中文系,而且学的是新闻记者专业,先后在诸多单位工作过,风风火火的性格,爽爽朗朗的脾气,梗梗直直的做派,不拘泥,会创新,把一个部门的工作打理的井井有条,成绩突出,赢得领导的信任,同事的赞誉,朋友间真诚。
文如其人,这是好多人喜欢引用评论别人文字的词条,可是要用在马芳的为人和她的写作上,我觉得很不中肯,读过她的文章就是享受在一种朦胧的美学之中。她不肯把一些话语、道理说清写彻,总是在文学的语境里留下偌大的空间,让读者用心行走其间,去感悟来联想发挥想象,自由填充你的阅读理解。这样的文字总是使人读来轻松惬意,读后余味犹长。她不愿把自己的思想意识强化在自己的文学环境里,牵着读者顺应自己的思维来思考、来被动,而且打造一具具思想的方舟,让读者亲临其中,自己驾驭,自由地飞翔地阅读,从中品味她笔下的风花雪月、春夏秋冬,这就是一个人的文学风格,似乎与她的工作风格和生活风格不打界,实则是密切相联系的。政府部门的工作也是一样,工作原则、工作制度就是框价,是钢性的结构,能够放手让部下充分发挥才智,达到共同的工作目标,也是她工作中雷厉风行的风光所在。
细读她的文章,就是一段精美的故事,是对生活和创造谨慎地临摹;运笔于亲情、友情、爱情的方方面面,着墨于工作生活社会家庭的枝枝末末;思考于在文学的天空中,纵笔飞扬,用文学的能力把握对生活的理解和彻悟,总是精神与意境的纯美,结合与嫁接把文字滋润的灵至、灵动、灵性……
一个人把一件事情做了,做好了很容易;可是一个人坚持做一件事情,而且这是一种业余坚持,不急功近利,不冷热失常。而是,匀速地持久地热爱一份心思,实属不易。马芳在百忙中,能把对文学的爱好和思考,坚持下来,不顾此失彼,委实不容易,值得佩服。因为,不乏好多写手借着文学之力在行政舞台俊如起来,却把文学的源动力,冷落开来。挂在嘴边的是一个文学的人,实实在在地却没有文学的后续或者永恒的创造。这不是谁的责任,也不是谁的错误。毕竟文学的本质是寂寞的苦行。如马芳一样在工作上任意驰骋的热情,还把自己埋在白炽灯光里躬身耕作自己心之一隅文学田园,把自己的文字经营的郁郁葱葱。生活打理的秩序井然,即相夫,还教子,亦不失与朋友共同打造友谊。这是什么样的动力?有一个舞蹈剧“千手观音”是众多人的艺术组合。可是马芳就是一个柔弱的女性,一个人的合唱,能做得如此景致,这是什么样的风景和能力呢?我再也不能这样的比较了,这样的思考,继续这样佩服她人,无疑是给自己选择无地自容的极度尴尬了。
在她的文集中,写学校、同学的篇目占不小的份额。写的真实感动,时代的趣闻、乐事,走在她的文章里,感受到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恰同学少年的青春火热,写的很有韵味,也激情。不无眼泪和悲欢。感受到同学这两个字眼的真实和弥足珍贵的情感。那毕竟是没有利用,不带利禄的纯情时代。同学是一生的受用牵念。马芳的同学情把她的那些章篇浸润的光华四溅,文味横生。
当然她写《仙人掌》《小屋依旧暖》《爸爸爱喝酒》《书屋》……心境与语境,交融衬托,从一位文学女性的才情,读来受用,感觉温馨,素雅悠然,别有滋味在心头。
她一个母爱母性的博大,蘸着汗和泪写下《儿子,妈妈与你风雨同行》《有路,凯路会走的更好》,儿子的病痛,母亲的心痛,痛痛交织在如诉的文字中,押注了亲情母爱的韵脚。把一个母亲的内心世界,无尽地爱意、无穷地暖流,汩汩而淌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读后令人唏嘘,令人叹息,更令人振奋,读懂爱的伟大,也读懂了生活,需要坚强,坚强的生活要把泪水化为汗水,一路芳香,一路汗香。
马芳是执著的人,从不放弃自己对文学的理解与思考。走出去的是人带回来的是文学发现。写绍兴、鲁迅、宁波、居延海……把自己的理解,注释在自己的文字里,行万里路,著万卷书。高山不拒微尘,积细小成其高大;江河不辞涓溪,纳毫微成其浩荡。
再者,马芳学的是新闻记者专业,在她的通讯纪实文章里,以文学的手法写阿拉善经济开发区的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写额肯呼都格的生产生活的火热流芳;写抗旱、写电缆、抒发火热的生活;写的恣肆、写的澎湃。人们感知到时代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