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描写丽江的文字很多,写得都很美:说她像一首诗,说她充满神秘,说她宁静素丽,说她古朴如画,说她召唤你的梦境,说她归宿你的心灵……我真是无法用语言和文字去描绘丽江,生怕惊扰了我心中的丽江,怕她离我远去。我
描写丽江的文字很多,写得都很美:说她像一首诗,说她充满神秘,说她宁静素丽,说她古朴如画,说她召唤你的梦境,说她归宿你的心灵……我真是无法用语言和文字去描绘丽江,生怕惊扰了我心中的丽江,怕她离我远去。
我漫步在古城五花石铺就的小巷中,望着不远的小桥和流水,却没有枯藤老树、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的黯然伤怀。与斜风细雨的江南不同,丽江向大地显露无限生机的,就是那些形态各异的小桥和潺潺的流水,衣着朴素的房主操着生硬的普通话,向远方的来客介绍精致的纳西手绣或刻有神秘的东巴文字的陶艺。
江南周庄的小巷由青石板铺路,纵横交错,而没有丽江城里与每条小巷相伴的流水;徽州的宏村也是巷巷排水井然,可没有丽江城流水的气势。从玉龙雪山化出的富有音韵的三股泉水主流穿城而过,中间又引申出无数支流,由高而低默默地穿街绕巷,入院过墙,流连于丽江古城的每一个角落,就像古城生机勃发的血脉,散发着无尽的活力。
江南流水的魅力在于碧绿,丽江流水的神韵在于澄清。流水虽经千回百转的沧桑,却依然保持着固有的恬淡和朴实。丽江是神奇而迷人的,这叫人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正当我沉醉在仙境中,一股清水从身后漫过整个街面冲刷过来,把石板路打扫得干干净净,发出幽幽的光泽,泉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无声地抹去岁月的痕迹。赤足站在水中,泉水带着几分清凉缓缓绕过,脚下的石板沉稳细腻,侧耳细听远处游人的欢声笑语,清纯的心悠然静谧。在这迷宫式的小巷里叫人惊奇的是你永远不会迷路,只要记住“顺水则入城,逆水则出城。”的口诀,无论你从哪个方向进城,最终都会来到醉人的四方街。
丽江古城中的建筑数百年来保持了浓厚的文化底蕴,流淌着独具特色的节奏韵律。丽江没有城墙,传说当年朱元璋逃难到丽江,一个当地人救了他,朱元璋称帝后,赐这个人姓“木”。并让他做了丽江的知府。世袭的“木”姓知府忌讳筑上城墙后变作“困”字,所以不修城墙。
自古以来纳西族、白族、藏族和彝族等12个民族就世居在丽江,各民族都有自己宗教信仰的特色,古城北门的壁画上展示出寺庙里可以同时供奉着释迦牟尼、耶稣、东巴神和老子。一栋建筑融合了各民族的建筑风格,庭院都布局灵活,小巧别致,门窗上雕饰着色调浓烈的花鸟图案,你若看见房屋横梁上面的雕花,既有八卦图,又有十字架也就不足为奇了。
古城建筑也有很多沿袭了汉族的传统,如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标准的纳西民居,进门会有一个石屏风,院子三面都有建筑,正对着门的中堂是会客和主人住的地方,房子大都是以青色为主,砖瓦结构的两层阁楼。走进院子,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地上那鹅卵石拼成的纳西文化的图案。房前有宽大的外廊,当地人称作“厦子”;丽江气候宜人,纳西族人把吃饭、会客等都搬到了“厦子”里。这里的少数民族是爱水的民族,他们的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为防失火,聪明的纳西人把房子建到有河水的地方,就势而居。丽江的房子都是顺着地势高低排列而成,甚至有的同一家建筑也是参差不齐,整个城市就着地势,顺着水势从高到低蜿蜒起伏,远眺整个丽江民居群,高低错落、疏密有致,青瓦白墙,宛如棋盘中的棋子。庭院里种植花木,摆设盆景,所以丽江有“家家流水,户户垂柳”的高原姑苏的美誉。
午后的阳光映照在丽江客栈古色古香的屋檐上,发出亮晶晶的磷光,屋檐底下黝黑的阴影投射在白墙上。在光与影的世界里,你独坐廊檐下,阳光明媚而柔和,遥看蓝天如洗,洁白的云朵静止在头顶上,低的仿佛触手可及。木桌上铺着蜡染的蓝花布,当你斜倚在那只摩成琥珀色、透着凉爽、油光铮亮的藤椅上,捧一盏香茗,听着从远处随意的一家小店飘来《净地》或《东巴吉日经》的音乐声,和着欢快的流水声,凝视着从树叶间漏下如碎银似斑驳的光影……也许这就是人们钟情丽江的原因。
丽江古城的桥是精致的石拱小桥,据说是明朝年间就有了,倚在石桥上凭栏眺望,不知不觉中一切凝止寂静,那一瞬间轻松快活,心如明镜,幽然梦里。
大自然的神秘力量缔造了丽江,丽江无处不透出她原始的纯朴。她从远古的传说中走来与你悄然握手,她从古城的浪漫中扑来与你深情拥抱。
阔别七年再忆丽江,温暖和依恋悠然而生。我想,再回丽江就像回到老朋友家里,放松、宁静、自我、随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摈弃世俗的尘嚣,远离繁杂的应酬,独享一份久违的慵懒……唤回属于你的柔软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