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正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春日。阳光微敛,天气晴好,一大早,我与一群文友去银山寺院游玩。一路欢声笑语中,我们的车子停在了银山的铁壁寺前。铁壁寺,坐落于绿树环绕的山脚之中,周围村舍环绕,一座处于世俗烟
正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春日。阳光微敛,天气晴好,一大早,我与一群文友去银山寺院游玩。
一路欢声笑语中,我们的车子停在了银山的铁壁寺前。铁壁寺,坐落于绿树环绕的山脚之中,周围村舍环绕,一座处于世俗烟火中的寺庙。早在僧人站于寺前迎接,在寺前的碑石的“铁壁寺简介”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文字:本寺始建于北宋初年,寺名铁壁。系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大学士之亲笔。银山胜迹,万古长存,历今千有余年……看到这样的介绍。大家都不愿停留,直奔“铁壁”而去。
近千年的沧海桑田,将曾经苏子泛舟的河流变成了沼泽之地。我们顾不上脚上的泥泞,穿越来到了东坡曾经题字的石崖前。虽隔千年的历史风霜,那虬冉刚劲,铁画银钩的“铁壁”两字依旧跃然入眼。第一次这样近距离地面对一个文化巨人留下的笔迹。我怔怔的不敢大口呼吸,怕惊动了他那仿佛刚刚翩然而去的身姿。我轻轻抚摸着这笔划,试图去寻找他指尖留下的温暖。我神思已飞,跨越千年,只为看到他的身影。为了这一刻,我仿佛期待了很久……他一定不知道,他巨大的魅力,使得他偶尔的一次路过,千百年来无声的召唤我们痴心不改的一路追随,沾了“铁壁”二字的光,也带来一座小小寺庙经久不衰的香火鼎盛,铁壁寺又何其有幸!
告别铁壁寺,我们甩开双腿沿着公路向更远处出发,一路上,一边是青山,山野上各种不知名的山花开得烂漫。一边是田野,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恣意开放,一片片的金黄在青山衬映下显得生机盎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清香,那是娇柔的兰草花发出的淡淡幽香。当我们爬上高堤,不远处的绿树丛中翘起的高高庙檐告诉我们,法雨寺到了。
法雨寺是一座在建之中的寺院,处于四面环山的一座盆地之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派恢宏的门楼,上书“观自在”几个大字。沿着门楼拾阶而上是雕梁画栋的宝殿。宝殿内两边陈列着的罗汉还没有镀金身。出得宝殿后门,又是一个宽阔的广场。广场两边是几幢长长的二层楼房,排列有序。想来,大致应该是僧侣与信客的房间。正对着门,沿着石阶而上,是一个更为气派雄伟的大雄宝殿。尽管一切都还在建设之中,但一个大寺庙的气势已初露端倪。方丈更是格外热情好客,桌上摆满了果品款待我们。中午吃饭,满满一桌的斋菜更是清淡可口。
漫步在寺院宽广的广场上,遂想起那年九宫山寺庙里的情景,也是在这样一个相似的时刻,听着那回旋于耳的诵佛声,却仿佛突然心灰意冷地勘破了一切,无端的流下泪来。如今,徜徉于法雨寺内,我却留恋起这红尘中的丝丝温暖。是这里听不到那不绝于耳的梵音吗?还是历经岁月打磨,早就把心练成了坚强的桃核,不会再去轻言放弃,不会再去轻易逃避了呢!
我以为法雨寺已经是此行的终点了。没想到前面还有寺院,沿着山路蜿蜒而上,过长亭,追随着溪水的声音寻觅,半山腰上一座小小的寺庙露出了峥嵘一角。却原来普渡寺到了,普渡寺建于人迹罕至的高山上。从高处流下的山泉水潺潺而流,经竹子引流入寺庙旁的水池,池水清澈见底。走进窄窄的庙门,却发现里面却别有洞天。庙里的建筑与山间的钟乳石交融,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在那些似牛角又似龙头的巨石上,各个神像位列其中,中间巨大的神龛上,大慈大悲的自在观世音菩萨佛法无边。我静静的坐于佛前的软垫上,鼻间,呼吸得空气中好闻的丝丝檀香,只觉得心静神宁,烦忧远离。庙间主持是个慈眉善目的老婆婆,谈起寺庙的历史,她娓娓道来。神情虔诚和悦,在她脸上,我看到了佛光闪现。也许,正是这样一座不起眼的没有名气的小庙,却偏偏能够得以静心修性,佛法弘扬吧!
归来,是从宁静回到繁华的过程。曾经是看惯了红尘种种。此番,经过野外的一次心灵洗涤,尘世,却无端的滋生出种种温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