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诛兄戮弟,可谓残忍至极,然其夺取帝位之后,从谏如流仁怀子民,终有贞观之治,被公认为一代明君。以成败论英雄,李世民文治武功一代明君,人们进而奢求完美,极力为其曾经的残忍开脱,大谈建

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诛兄戮弟,可谓残忍至极,然其夺取帝位之后,从谏如流仁怀子民,终有贞观之治,被公认为一代明君。以成败论英雄,李世民文治武功一代明君,人们进而奢求完美,极力为其曾经的残忍开脱,大谈建成、元吉之过,民间还传说他对此也常有悔意,明君进而就成了仁君,事实真的如此吗?
李世民无疑是一代明君,但仁君之说未免牵强,李唐王朝崛起于隋末乱世,以武力争雄天下,李世民是其中主力,血腥杀戮在所难免,不可能像后世传说得那样仁慈,真的只有仁慈也不可能战功卓著。
大概李世民已成明君,对其曾经的残忍,当朝人不敢说,后世人不愿说,这才使李世民明君更且仁君。后世需要这样一个楷模,李世民因此被塑造,但这种粉饰掩盖了实质,事实上蒙蔽了许多人。有人因此以为“仁者无敌”,行仁义却往往失败,也有人极端而反,结果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许多人因此困惑:处世言行,究竟该仁慈还是该残暴?人生在世,究竟该君子还是该小人?大道理似乎谁都知道,可为什么君子往往斗不过小人,小人也没有好下场?又为什么文明总是败北于野蛮,野蛮也终于会遭受灭顶?
很少人能参透个中奥妙。与其说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不如说他是一代智君,其智就在于“攻战守和”:打天下以战不辞凶残,守社稷以和大行仁政,一人两面,因势变通,该残忍决不仁慈,该仁慈决不残忍。道理不难理解,难的是明白了不能实践,两种情况造成这种结果,一是感情用事,二是积习难改。
秦始皇暴取六国一统天下,建国后却沿袭暴政二世而亡,感情用事还是习惯使然?也许二者兼而有之。古人早有“攻守异术”之说,可惜始皇帝没有采纳,或者当时还缺少实例教训。秦之后,汉初与民修养生息,文景之治奠定大汉基业,“攻战守和”从此成为历代帝王不传之秘,明与不明也就或成或败。
大概这样一些偏差,技术含量最低者是战和错位,争天下以仁和,守天下以残暴,更多人则是限度不当或者绝对,凡攻不和凡守不战,拘泥形式以至极端而反。其实凡夺取天下必以攻略,开国之君鲜有不战成功者。以战成功,开国君主往往战成习惯,夺取天下后还要延续攻伐,这是理性迷惘使然,却也客观符合需要,开国之初人心未定天下不稳,确有必要延续攻战,诛不臣杀骄横,直到河清海宴。
但天下太平之后就要易策守和。这种状态一般自然成就,开国君主打下天下,即位之君开始守和,一代王朝就此传承,直到在不屑子孙手里改朝换代。也有特殊,比如开国君主在位时间过长,不能及时易策,或者再传之君继行暴政,统治自然不能长久。以斗争夺取政权没错,但稳固之后就要倡导和谐,这才是治国之本。
杨广之与李世民,在前的残暴相差无几,但即位后行为大相径庭,李世民行仁政而成治世,杨广则继续残暴终至亡国死身。设想一下,如果杨广篡位之后行世民之仁,李世民即位之后行杨广之暴,那他们形象可能就换位了!他们在前的残忍都没有错,关键是其后是否调整了策略。李世民确是明君,攻战守和一人全功,打天下争帝位一点不心慈手软,治天下守社稷又纳谏行仁,这在历代帝王之中绝无仅有。
行文至此似乎在谈帝王之术,但以大比小也就是处世之计,百姓不能生杀与夺,攻战守和尤其不可极端。谋事为攻,故谋事时可以不择手段,但切忌逾越底线;任事为守,在职在位务要谦和。不能绝对也不可拘泥,何时攻何时守,怎样战怎样和都要因时因势。世事一团混沌,往往攻中有守、守中有攻,是攻是守是战是和,具体限度怎样把握,那只能靠自身理性决断。如此说这么多又有何用?这是庸人问题,原则不是方法,但不懂原则也就不配谈方法!是为混沌处世三十六计之攻战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