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思悠悠游潮州之七
作者:萌毓时间:2024-11-13 21:26:01热度:0
导读:潮州方言,即潮州话,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它的词汇丰富,幽默生动,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并保存着很多古汉语的成份,被人称为“福佬语”或“学老语”。潮州话是全国八大方言区中闽南方言的次方言,潮州
潮州方言,即潮州话,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它的词汇丰富,幽默生动,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并保存着很多古汉语的成份,被人称为“福佬语”或“学老语”。
潮州话是全国八大方言区中闽南方言的次方言,潮州人的方言,也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对潮州人来说,潮州话是维系感情的纽带,有巨大凝聚力。尤其在异域他乡。乡音相同,胜似“自己人”。
据有关史料载,潮语初始于秦、汉时期,成型于唐、宋,到了明末清初,才形成自己独立的语言体系。主体是中原的古汉语,混杂间方言,音韵与现在的闽南话大体相同。现在的潮州人与闽南人仍可用一些简单的生活方言交流。
潮语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语法特殊、词汇丰富、音韵独特、古语义多等。如现代汉语是四声拼读,但潮语仍保留着八音拼读的语音系统;潮语中客人叫人客,母鸡叫鸡母,步行叫行路,铁锅叫鼎,瓶子叫樽等等;潮语中古汉语保留较完整,潮语一字多义,一个“食”字,几乎包括了喝、吃、饮、吮、吸等所有的口腔饮食动作,如食(吸)烟、食(喝)酒、食(啃)蔗、食(饮)水等。
潮语古朴典雅,并且具备上述特点,早已引起海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使得研究潮州话的人很多,有关潮州话的专著、字典、词典也很多。潮语已经为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所重视。现在,潮州方言有自己的字典《潮州字典》,以及《潮语十五音》等研究地方语言的专著。潮语的一整套文读系统,已逐步与现代汉语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使潮声既保留自己特有的音韵,又不致生涩难懂。
潮州,人文荟萃的大地。这里曾经是“十相留声”之地,也曾经是名儒硕彦驻足之所。唐的常衮、李德裕、杨嗣复、李宗闵,宋的陈尧佐、吴潜、赵鼎、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这些“百官之长”都曾施治化于潮州。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治潮八月,致力于兴学育才,使潮州文风蔚起,相辅公卿,名宦英才辈出,状元、榜眼、探花,继世而来,遂有“海滨邹鲁”之称,“岭海名邦”之誉。
潮州音乐
潮州音乐,源远流长,优美动听,驰名中外,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其门类有:以三弦为领奏乐器,伴以弹拨、弦索乐器的弦乐;以琵琶、三弦、筝组奏的细乐;以佛场主要法器,伴以唢呐、横笛领奏的庙堂音乐;以笙、箫、管、笛为主要乐器的笛套音乐;以潮州大锣鼓伴以唢呐领奏的潮州锣鼓乐等。其表演形式灵活多变,既可表演出千军万马,气势磅薄,壮怀激烈的场面,也可奏出轻快活泼、悠扬悦耳的情调。千百年来,潮州音乐备受世人喜爱和欢迎。1957年潮州音乐团在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表演并荣获金质奖章。据传六十年代初,周总理访问瑞典时,瑞典国王馈赠的礼物中,便有两张他自己珍藏的潮州音乐唱片。由此可见,潮州音乐已被视为稀世奇珍。
潮州戏
潮州戏又称潮剧,属宋元南戏,形成于明代中期,成熟于清代,是昆剧、秦腔、汉调和潮州民间歌舞小调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地方剧种,保留了很多唐、宋以来的古乐曲和明代潮泉腔的唱法,1975年冬在潮安风塘出土的明宣德六年(公元1432年)的潮剧手抄剧本《忠孝刘希沁金釵记》,是国内目前发现抄写年代最早的一个戏曲演出本。潮剧在发展的过程中,又不断吸收了当地的大锣鼓音乐、庙堂音乐和寝畲族民歌,曲调优美动听,管弦乐和打击乐配合和谐。潮剧的显著特点是潮风淳朴、行当齐全、腔调悠扬、技巧精妙。其传统剧目十分丰富,据统计,潮剧已有1300个剧目及一整套圆熟的说唱表演技巧。“三小”(即小生、小旦、小丑)是潮剧的主要表演特色,特别是小丑,对潮剧擅长的才子佳人戏那节奏沉缓的程式,起到插科打浑、滑稽幽默的调味作用。
潮州戏现仍流行于闽西南、台湾、香港和东南亚各地,被列为全国十大地方剧种和七大出国演出剧种之一。
潮州“纸影”
“纸影”是潮汕农村一种特别广泛流行的文娱方式之一。每逢祭神的日子,人们往往请来演纸影的戏班,在神庙前面,在村头街尾的广场上搭棚做戏,既敬神也娱人。
现在的纸影戏已由纸窗改为阳窗(即不再用纸蒙台面),偶像不再用皮雕形,而是以捆草为身,扎纸为手,削木为足,塑泥为头的圆身立体木偶。以后又发展为木质身、泥塑头,也即现在流行的样子。木偶的操纵仍保留原皮影的铁线。纸影棚长、宽、高均为一丈左右,台离地面四尺半,台上方挂有绣上班名的横幅,台中挂“双狮戏球”戒“双龙夺宝”图样绣帘三幅,整个台面显得富丽堂皇。偶像长尺余,服饰均用潮绣点缀,与潮州传统工艺品的屏灯人物相似,精巧纤秀。影戏班设操纵、演唱、乐工数人,有时操纵和乐工也兼演唱,更简单的是播放录音。所演剧目,包括唱腔、音乐都跟潮剧相同。连木偶动作表演也模仿潮剧表演程式。
潮语小品
近年来,潮汕地区也兴起了一种潮语小品的热潮。成为了潮剧的扩展戏品,很受潮人喜欢。潮乐一般分为锣鼓乐、弦诗乐、笛套乐、细乐、庙堂音乐五大类。最为突出的潮州锣鼓乐,是以特有的锣鼓打击乐配以管弦乐演奏的民间音乐,又可分大锣鼓、小锣鼓、苏锣鼓、笛套锣鼓、花灯锣鼓、鼓畔锣鼓等形,以大锣鼓最具代表性。1957年,潮州大锣鼓“抛网捕鱼”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奏,并且荣获金质奖章,成为我国有一定影响的民间音乐。弦诗乐又叫弦丝乐,以弦乐为主,一般由3至7人组合演奏。这种音乐曲调轻快而抒情,旋律和谐悦耳,极具岭南派音乐韵味。20世纪30年代,十里详场的上海,在潮州同乡会的会址,曾有“韩江丝竹社”专门演奏潮州音乐。笛套乐又可分为笛套锣鼓乐和笛套音乐两类,细分则有笛套的大锣鼓、小锣鼓和花锣鼓之别,都属于宫廷音乐的一支,风格庄重而古朴。至于潮州细乐,则是以三弦、琵琶、古筝为主体而组合演奏的一种音乐,也可以说是弦丝乐的变种,演奏风格清新细腻韵味无穷。庙堂音乐一般是从事佛事活动的宗教音乐,分香花板和弹和板,各具不同用途和韵味,演奏以特有的弦鼓、象脚拔及其它法器(俗称八宝)配以唢呐、笛子等管弦乐器,具有古朴、幽雅、庄重的艺术特色。
潮语歌曲
从九十年代开始,潮汕地区也出现了现代的流行音乐--潮语歌曲。潮语歌曲的以现在流行音乐为基础,配曲部分跟港澳台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