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梦想的年青人,何处是你们的家园?
作者:察看时间:2024-11-02 05:12:54热度:0
导读:根据当红女作家六六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蜗居》红遍荧屏,小说也广为流传,在广大观众特别是年轻人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这部电视剧太真实了,几乎每个年轻人都能从中发现自己生命的轨迹。剧中主人公郭海萍为了攒钱买
根据当红女作家六六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蜗居》红遍荧屏,小说也广为流传,在广大观众特别是年轻人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这部电视剧太真实了,几乎每个年轻人都能从中发现自己生命的轨迹。
剧中主人公郭海萍为了攒钱买房子在上海安家,将孩子寄养在老家的父母处;每周和妹妹郭海藻交换一次衣服;方便面就榨菜是家常便饭;夫妻租住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小屋……
结果怎样呢?
郭海萍因为不满每天晚上都加班被日本老板炒了鱿鱼;丈夫苏淳私下给一家公司绘图涉嫌泄露商业机密差点被判刑;妹妹郭海藻为了帮姐姐筹钱买房投入了市长秘书宋思明的怀抱,结果遭到宋太太羞辱失去了子宫;而既得利益集团的核心人物宋思明在官场倾轧中落败葬身车轮……
海萍的妈妈来到上海耳闻目睹了两个女儿的遭遇,这位一辈子教书育人的老人不明白这一切到底是谁的错,只能反复自责当初把女儿送到大城市上大学是错误的选择。
同时,她也清楚地知道:两个名牌大学毕业的女儿,再不会也不肯回到故乡了,她们的命运将和眼前的这座繁华都市紧密相连。
近日,我在腾讯网读到一篇时评《志存高远的大学生为何蜗居北京》。作者通过自己在一座中等城市生活的经历呼吁年轻人不必一定要留在大城市。
尽管作者现身说法希望年青人不必挤在大城市,尽管海萍们为蜗居上海付出了巨大代价,尽管大学生们明白生活在大城市的成本很高,可是他们仍然执着地想留在大城市……
这是为什么?
诚然,大城市相对充足的就业机会,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丰富快速的资讯,还有推动你不得不前进的气场,这些资源都是二三线城市无法企及的。
然而退居中小城市生存压力真得少很多吗?
答案不容乐观:这里,落后的小农经济思想,“官本位”意识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大多数人小富即安,满足现状,缺乏开拓创新精神。自主择业,自我创业的土壤贫瘠。体制机制、发展环境、工作作风束缚了人们的手脚,制约着年青人的发展。
在这样的环境中,行政事业单位便成了年青人的首选,而有限的工作岗位也根本容纳不了那么多的回乡大学生。况且,即使通过努力进入体制内,日益腐败的官场,缺乏民主氛围的政府部门窒息了年青人的创造力,销蚀着年青人的激情和斗志,谁愿意回到这样的环境蹉跎岁月,消磨青春呢!
我的儿女分别在北京,上海蜗居。邻居的儿女也在北京,上海打工。他们都是八十后的年青人。我们都曾劝儿女们到家乡考取公务员或者自己创业,当然也可以到私营企业打工,免受在外漂泊蜗居之苦。两家儿女的观点惊人地相似:“在这个五十万人口的县上,除过县乡两级及其下属各部门的领导以及极少数商界老总,你们这些吃财政饭的国家工作人员就算中产阶级了。可是工作三十年才拿两千多块钱,这还是07年涨了以后的工资。一辈子省吃俭用就为了供我们上大学。住的房子是按揭贷款买的。我们回来只能走你们的老路,延续你们的命运?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大的发展。因为环境在那摆着,机会少得可怜。靠自己的收入结婚买房养孩子都很困难,还谈什么回报父母亲,所以呆在大城市总比回老家机会多点。”
按中国人的传统,这四个年青人都已到谈婚论嫁的年龄,因为房子问题无法解决,也就无法结婚,只能和许许多多的年青人一样蜗居漂泊大都市。
那么,回归家乡或者干脆就没有走出过家乡的这部分年青人生存状况究竟如何?笔者也做了一个调查。
小徐,当地师范院校毕业,分配在一所偏远的山区初级中学教英语。妻子也是省内某大学英语系毕业的大专生,分配在另一所山区初级中学教英语。小徐父母倾尽一生积蓄为儿子在县城买的房子付了首付,装修并置办了家具,操办了婚礼。现在又替小两口抚养着孩子。小徐夫妻每月合计收入四千块钱。每月要支付下列账单:
1、月供1000元;
2、奶粉400元;
3、两处生活费每人每月600元;
4、人情礼金100——200元;
5、交通费每人每月100元;
6、通讯费每人每月100元;
7、衣服每人每月100元;
还有生病、同学聚会、看父母等计划外开支,除过这些,每月所剩无几。更焦虑的是每周只能相聚两天。如果安排了初三的课,周六还要补课,双休日见面就打了折扣。
为了改变现状,两人通过自学拿到了本科文凭,希望能够调动工作。可是,现行教育体制僵化守旧,平民百姓调动工作比登天还难。县城学校人满为患,能进去的都是有后台,有靠山肯花钱的。据说调动工作至少得花两万以上的活动费。自己就是牙缝里省出这笔钱还不知道庙门在那开,该拜那尊佛呢!
夫妻俩反复论证,认为不能就这样困死在山区学校。便找人给乡文教领导说情,请假到省城参加专业培训,准备报考研究生。去年没考上,今年又准备应考。能否考上一点也没把握。其实即便考上,毕业后也未必就能调到县属中学,更别提省会城市了。
像小徐这样夫妻分在两处山区学校的老师基层学校比比皆是。他们如果认命,势必要一辈子劳燕分飞,栖息两地。
但小徐夫妻虽不尽人意,总算有一份正式工作,领一份固定工资。基本生存已然解决。
小李,卫校毕业,通过三支一扶考试被录取到卫生系统,分配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每月工资1200元。一个身高体壮的年轻小伙子,这笔钱恐怕只够吃饭。买房子,结婚还不知道从哪里开支呢!这份工作还有一个附加条件:三年以后自主择业!
小张,省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两次参加省上举行的招聘老师考试,均失利。为了生存只好到一所公立职业中专当计算机老师。别的老师每月工资都在2000元以上。而他只发1000元。福利也只发一半。这种不平等待遇让小张很受伤。今年他辞职自己开了一家店铺销售电脑,但利润少的可怜,不过精神自由多了。
留守家乡的年青人很羡慕那些同龄人。在他们眼里起码这部分人是有勇气,有毅力的,自己连走出去的胆量也没有。
从兰州到北京、到上海坐火车二十二三个小时就可抵达。坐飞机只要两个半小时就能到达。可是,想要成为以上两座城市的永久居民距离则无限遥远。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几年前在《读者》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我用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