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马拉松式的阅读
作者:画外音时间:2025-04-10 16:05:48热度:0
导读:村上春树的一本书《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当然,我更喜欢台湾的译名《当我谈跑步时,我想说的其实是……》,这样一本总共不到200页地书,我从去年的7月13日一直读到了今晚,整整一年的时间,才算真正读完
村上春树的一本书《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当然,我更喜欢台湾的译名《当我谈跑步时,我想说的其实是……》,这样一本总共不到200页地书,我从去年的7月13日一直读到了今晚,整整一年的时间,才算真正读完,真够马拉松式的!
当然,这本书也是可以花几天就看完的,有朋友借去三天就读完了,让我很吃惊,但她说很喜欢诸如此类的单一主题的文字,感觉特别兼容,于是读得很快。
我为什么读了一整年呢?想来并不兼容。
一个我原本很喜欢的日本小说家,最爱他的那本《且听风吟》,也读了近期出版的《1Q84》三大部,无论如何,村上君的小说,我都可以一口气读完,我想,这便是其小说魅力之所在吧。当然,一个作家,如果出了一本小说,却令人实在读不下去,那真该搁笔啦!比如,曾经写出惊世之作《尘埃落定》的阿来,那么流畅明快清新悦人的文笔,让我念念难忘。去年特地在南图借了他的《格萨尔王》,却无论如何都读不下去,其文风手笔竟如出二人,最后,我只得怀着无比惨痛的心情,将书还掉。
在此不说阿来,回到村上君的这本“回想录”,一个长跑者的心得,或者说思索。这本书,也并不是他一气呵成的作品,点点滴滴,零零碎碎地写了一年多。这个作家兼跑者,参加了世界各地26次以上的全程马拉松比赛,以及多次“铁人三项”赛事,如他所写“就这般,在长达四分之一个世纪里,日日都坚持跑步,各色各样的思绪从心底涌起。”——于是,写成了这样一本书。
说真的,读了这本书,我对村上春树这个日本的畅销书作家,就不仅仅是以往的那份淡淡的喜爱了,而是发自内心的深深的景仰。想想看,如此有耐性有毅力,坚韧、勤恳的一个人,他想不成功也难!
那么,村上春树在日复一日的跑步时,浮上脑际的究竟是些什么?事实上,这本书,我一边慢读一边做笔记,一边也思来想去,从未停止。
村上说:“思考人生时,我不时觉得,自己不过是一根被冲上海滩的漂流木。”
谈及小说家这一职业,他说:“至少于我而言,是无所谓胜负成败的。写出来的文字是否达到自己设定的基准,这,才至关重要;这,才不容狡辩。别人大概怎样都可以搪塞,自己的心灵却无法蒙混过关。”
又说到时光流逝,“自打时间这东西产生以来(究竟是什么时候啊),它片刻也不曾休息过,一直前行。躲过了夭折这一劫的人,作为恩典,都被赋予实实在在地老去这一弥足珍贵的权利。所以,重要的不是同时间赛跑。人有一日总会败北。不管愿意与否,伴随时间的流逝,肉体总会消亡。”
说到才华,“才华这东西,于质于量,都是主人难以驾驭的天分。它想喷发就自管喷涌而出,一旦枯竭,则万事皆休。而才华之外,还需一项资质:集中力,将自己拥有的有限才能汇集,倾注于最为需要之处。继集中力后,还必需的是耐力。而后两项‘专注+耐力’是可通过训练于后天获得的。”
说到学校,“就是这样一种地方:在学校里,我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最重要的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这一真理。”
又说到他对学习产生兴趣,是在规定的教育体系大体修完,成了所谓的“社会人”之后。(哈哈!与我心有戚戚焉。)
而对长跑,他说:“享受赛跑!”——是的,马拉松赛跑,只有享受它才有意义。(而我想,人生之旅亦如是吧?!)
对于生活,他说,“不拘什么,按照喜欢的方式做喜欢的事,我就是这样生活的。”又强调道:“无论意志何等坚强的人,或何等争强好胜的人,不喜欢的事情终究做不到持之以恒;即便做到了,也对身心不利。”
书的最后,他说:“作为一个长跑者,勇敢地面对眼前的难题,全力以赴,逐一解决,将意识集中于迈出去的每一步。应当尽的力我都尽了,应当忍耐的我都忍耐了。从那些失败和喜悦之中,不断汲取教训,并且投入时间和年月,最终到达自己完全接受的境界,抑或无限相近的所在。就这样,逐渐老去、送走人生吧!”
末尾,他甚至给自己想好了墓志铭:“村上春树,作家(兼跑者),1949-20……他至少是跑到了最后。”——哈哈,请容我无耻并豁达地想象一下,多年以后(假设我活得比他久),某一天,噩耗传来,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逝世,报纸会用这句话作为大标题吗?——《他至少是跑到了最后》,唉,太圆满了!
这些,都是村上春树在跑步时所想的,当然,还不仅仅是这些,他谈了很多。这些,只是触动到我内心的一些话。
当然,最后,我不得不说的是,此书翻译得很差,有能力者不妨读原文,或找台湾译本,大概会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