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孤独是什么?不是身边没有人陪伴你说话,而是面对很多人却无话可说。周末,同事小聚。一通嘻哈之后,有同事话起了当年,进而说到反思之后的反思。看着人们慷慨激昂的辩来辩去,却突然有一种强烈的孤独。人的思维何时
孤独是什么?不是身边没有人陪伴你说话,而是面对很多人却无话可说。
周末,同事小聚。一通嘻哈之后,有同事话起了当年,进而说到反思之后的反思。看着人们慷慨激昂的辩来辩去,却突然有一种强烈的孤独。人的思维何时能够超越自我,真正的客观一些呢?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们尚且如此,十几亿的人做到精神上的独立谈何容易?
文化上的扭曲远比贫穷更可怕,物质上的充足并不代表精神上的富有。现今文化精神双重的扭曲与匮乏使各阶层的人群都感到苦闷和空虚。中国毕竟走过一段前无古人的路,在人类发展史上是一朵独放的奇葩。那一段路虽说走得幼稚,走得艰苦,走得伤痕累累,但人人感到是在走向光明。共同的信念,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分担把人们凝聚在一起。有首歌唱到;向前进,向前进,披荆斩棘奔向前方。向前进,向前进,朝着胜利的方向。这段歌词应该是当时人们心情的真实写照。目标明确,前途光明,没有路怕什么;遇山开山,逢水架桥,一种创业人的豪情带得人心振奋。
要想求得十几亿人的公约数,就要有一个人们共同认定的目标,有一个大多数人可接受的理念。简单释放人们对个人欲念的追求,会在短时间内取得奇效;一旦达到某种平衡,这种简单的释放就会失去平衡点;超越这个平衡点,社会就会失衡。失衡的后果就是有人感到被淘汰,被挤压,就会产生不满情绪;这种情绪也会使对立方产生焦虑,产生忧患,感到不安全,社会也会随之陷于动乱。社会不安就要加强管理,就会有所约束。管理被管理,约束被约束就会产生矛盾。管理约束不善,就会产生不公平,不公平就会产生抗争,……。如果社会成为这样一个模式,就会导致最终的摊牌,需要重新找到平衡。现在大多数人有焦虑情绪,有内心的不满与抱怨,这就说明社会已经开始失衡,必须给予认真的思考,拿出切实解决的办法。压制显然是行不通的,这是无数历史事实所证明的。压制不行就要疏通,也就是行“大禹治水”之道。那么如何去疏通呢?这就要去除一切的遮遮掩掩,正视现存的所有问题,把各种矛盾摆在明处,……(写到这儿,似乎有些走题了。这是一个需要深度思考,深入调查,有坚实的客观依据和充足的理论依托才能勉强论述的问题。)
其实原本想写的是《教师毛泽东》。毛泽东现象再次漫卷全国必然有它内在的原因和基础。现在几种思潮已形成鲜明的派别;一种全面否定毛泽东,对毛泽东的人格,所作所为,全面质疑,全面否定;一种毁誉参半,夹杂着很多个人心理和主观上的偏见,站在个人视角上揣测毛泽东的行为举止;当然还有一种坚定的毛泽东护卫者。除此三大派别外,大部分是一种朴素的感情,尤其是弱势群体,怀念毛泽东时代的情绪已经越来越浓郁。
在加给毛泽东的四个伟大;“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泽东自己略微认同的只有“导师”一说。导师是教师的另一种说法,毛泽东自己的人生之旅,确实是从做小学教师开始的。
毛泽东一生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从他的著书论说中都有一条明确的主线。就是告诉普通的老百姓;你是一个独立的人,是一个可以不依赖任何人而活得好好的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毛泽东向来否认权威。从少年时“粪土当年万户侯”,到文化革命打倒一切权威。从精神上的蔑视,到实际上为百姓扫清障碍。论语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个人只有主观上有想法才会有行动。毛泽东告之人们的是;权威也是人,每个人只要立志想做权威,通过自身努力都可以是权威。是否能够做成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有这个精神,即便最终没有做到,过程中的提高和收获就会完全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精神面貌。
《愚公移山》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目标确定了,动手去做。只要每天挖山不止,终究会达到目的。一个伟大的目标不是一个人,一代人能够完成的,只要参与的事是有利于这个伟大目标的实现,你就做了一件伟大的事。看准目标,建立信心,掌握技能,坚定不移的去做就是了。
鲁迅悲叹中国人缺少做人的“脊梁”,毛泽东告诉人们怎样做才算有脊梁。毛泽东为个人亲笔提过词的人只有两个;一个刘胡兰,一个是雷锋。写文章提到的人有;白求恩,张思德,徐特立和老愚公。这些人都是最普通的人,毛泽东在文章中写出了他们的光辉,也就写出了普通大众的形象。毛泽东通过这几篇文章启发群众自己发现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这些人每天所做的事,也是普通人每天所做的事,认真做好身边的点滴就是一种伟大,就是一种了不起。
“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至今仍然是我的先生……”,相信这段话每个人都会记得,亲切自然,充满了对自己老师的尊敬。毛泽东身体力行,做出了很好的表率。这样的教育比硬性形式的“感恩”不知要强多少倍。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雷锋日记中的这段话,即富有诗意,又有强烈的爱憎。雷锋精神已经成了一个世界范围的典范。有位外国朋友,参观完雷锋纪念馆,感慨地说:“如果人们都像雷锋那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该多好啊!”雷锋所做的事没有一件是惊天动地的,就是他的牺牲,严格的讲也是一场事故。毛泽东为雷锋题词,号召人们向雷锋学习。雷锋的形象就是毛泽东希望的中国人形象,雷锋所处理的人际关系,也就是毛泽东所提倡的人际关系。人人如此,这样的社会不和谐也难。
陈永贵和王进喜,一个农民,一个工人,都是直接参与生产的工农干部。陈永贵做到副总理,其示范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毛泽东在生命的晚期,想靠自己的力量,打倒现有的权威,拉扯一把能够真正代表底层人民的人去掌握权威。这样做似乎违背常理,相信坚信唯物主义的毛泽东自己也清楚。当毛泽东写出“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时候,毛泽东已经意识到生命的短暂,教育人们要站起来做人的时间远远不够。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样一句口号只有毛泽东理解其中的含义。精神上站不起来,还会再倒下。只有精神上的站立才是真正的站立。发动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生命中的最后一搏。他明知这是违背自然规律,也是违背唯物主义的,但他不这样做会违背自己的良知。毛泽东心里很清楚这样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