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伤风了一回,咳得有些厉害。喝了几口川贝枇杷膏,冲了几包小柴胡冲剂,也就搞掂了。讲起来,也有两三年没有感冒过了,除了偶尔因为饮食不规律引起的胃部不适外,这些年到是要感谢老天爷的眷顾了。相比许多许多人,我
伤风了一回,咳得有些厉害。喝了几口川贝枇杷膏,冲了几包小柴胡冲剂,也就搞掂了。讲起来,也有两三年没有感冒过了,除了偶尔因为饮食不规律引起的胃部不适外,这些年到是要感谢老天爷的眷顾了。相比许多许多人,我走的路要顺坦太多了吧。
每年到了这个季节,思想仿佛迈入女人的更年期一般,总是困顿、矛盾,混乱没有头绪,所以强迫自己看点有关哲学的书,这些天读了一下胡茵梦翻译,克里希那穆提著的《世界在你心中》,选择其中极少的章节,谈一下自己浅溥的个人感悟及心得,也希望使内心的诸多矛盾得以梳理。
太多次习惯拿理想与爱来说事,事实上这两种东西对于许多人来讲仍然是一种空白,尤其是我。这种空白不是指“存在的空白”,而是“认知的空白”。爱绝非是思想的产物,而思想则是享乐与痛苦的根源,享乐对于人本身而言则是一种欲望,经历欲望的过程必然会有痛苦。那么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爱,便是将痛苦与享乐联在了一起。克里希那穆提在书中告诉我们,这不是“爱”。有什么样的“爱”,给予彼此的只有快乐,必须符合以下条件“无私的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坦诚的接纳别人的帮助”,然而,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爱,不能够延续。它只是在极其短的时间内发生和有效。比如“sex高潮”,只是极短的时间,可以忘却一切,而置身于浮世之外。作者说“爱是崭新的”,爱不是由思想中产生的,也不是由快感来产生的,如果将爱理解成由快感来产生,那么吸毒也是一种爱。我们不断地从思想和行为上演练非爱的东西,同时还谈论着爱是什么?我们真的不是非常认真的人,作者在最后说:“没有死亡,也就不会有爱”
那么死亡又是什么?与别人的认知相反,我的理解是:死亡是一种延续。如果我们每个人从出生的第一天开始,思维产生的那一刻起,拥有自己意识的开关,每天都结束自己的思维,那么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各种经验都不让其得以积累。然而我们每天都在积累,而这个延续的过程导致的最终结果便是死亡。而死亡过后,思想及某种超自然的物质是否得以延续,便是未知。对于前途,对于未来我们也有太多的未知,未知就让人产生了恐惧,而对于恐惧不去加以分析而试图以酒精、药物、性交或者上帝来加以逃避,只能是加深了恐惧。因为恐惧,所以人就有了攻击性及侵略性。也就意味着,恐惧消失的那一刻起,我们才认识到什么是“非爱”。
我们的存在,是为了个体的利益,或者是局部的利益?比如说:“你信仰基督,我信仰伊斯兰或者是佛教”那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宗教以及政治便将个体与个体间,局部与局部间对立起来。作者说:“别人告诉你的,都不是你的人生”无论是上师,哲学家又或者是作者本身。如果你信了别人所讲的,你便是被人掌控,或者依赖于人。然而人类在构建社会文化和道德的时候,已经自己为自己设好了陷阱,所以我们困惑的心摆脱不了对人的依赖,有了依赖便产生了负担,而负担则使内心的矛盾突显出来,这便是冲突。冲突又让我们陷入了痛苦,这是一种无休止的死循环。止息痛苦便是人类智慧的开端,痛苦有生的时候是无法摆脱的,耶酥也不例外,那么是否意味着死亡便是解脱呢?人类或者仅仅认知了死亡开始的过程,死亡的终结又在哪里?
我们的思维在多数情况,以“应该”为标准,而非真相本身。比如说误会或者冲突,只是我们的思维,条件反射一般给出一个应该怎样做的标准,那么我就要予以还击了,而等到过后真相出现的时候,方才发现许多事情我们不可以挽回了。特定时期的人类,对于事物或者事情的态度都有大体上固定或者统一的态度。人类进步的这个过程,类似于人类对于计算机运算能力的升级,或者可不可以理解成为,人类仅仅是某种意识形态操控下的机器。是否意味着人类越了解真相,便越危险。前面提到过,死亡是一种延续,为什么这种延续要在“死亡的开始”从物质的层面予以消失,无论是哪个年龄层,却很难超越100年这个周期,当然这个仅仅是表象。然而产生这种表象的根源又在哪里?人类的产生是基于某种巧合吗?为什么会选择在地球上?为什么会在太阳系?阳光与水,植物与土地,海洋与河流,难道一切的一切都仅仅是巧合。让我想想,我们自己编写的养成游戏,我们用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左右游戏里面主角的发展与生存。那么人类是否又是养成游戏里的主角,受到某种不可知的意识形态或者是生命体的主宰。
有人说:“活到老,学到老”我想主要的目的,不是要获取多少知识,因为知识往往与教化并存,学习的目的是填补内心的无知所引起的不安。以上的文字是依托克里希那穆提的讲法而产生的,虽然对其的思想是有所依赖的,它并没有完全平息我内心的矛盾及痛苦,然而起码是减轻了痛苦的程度。信念是痛苦的根源,没有了痛苦也就没有恐惧,因此放弃所有的信念,便是消灭痛苦的方法。那么痛苦的减轻也就意味着信念的减弱。信自己其实也是一种痛苦,佛家讲:“信则有,不信则无”是在痛苦与不痛苦间的一种抉择,而这个过程变向的强化了“信自己”的念头,而宗教本身则是强化了“信则有”。而“不信则无”则是异派人士的第一判断。所以人类的思想本身是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的,为什么我们要有那么多的国家,为什么我们要有黄,黑,白三种肤色,为什么要有战争?如果真的有造物主,为什么不可以给我们答案。或者有ET,又不可以开诚布公的走进人类的世界。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