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献鱼,公仪子弗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弗受何也?”答曰:“夫唯嗜鱼,故弗受。夫受鱼而免于相,虽嗜鱼,不能自给鱼;毋受鱼而不免于相,则能长自给鱼。”——《淮南子·道应训》[老权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献鱼,公仪子弗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弗受何也?”
答曰:“夫唯嗜鱼,故弗受。夫受鱼而免于相,虽嗜鱼,不能自给鱼;毋受鱼而不免于相,则能长自给鱼。”
——《淮南子·道应训》
[老权译]
鲁国总理公仪休特喜欢吃鱼,举国上下不断有人给他送鱼,然而每次公仪休都不接受,公仪休的学生劝道:“老师你明明喜欢吃鱼,却不接受,为什么呢?”
公仪休答道:“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才不接受人家的鱼呀。你想想,我若接受,就会因受贿罪而总理职务遭罢,到那时我再怎么想吃鱼都没鱼吃了;我不如现在不要人家的鱼(用自己的工资去市场买鱼),从而保得总理职位,日后便能长久地、源源不断地吃到鱼了。
[老权曰]
聪明的公仪休不愧是块当总理的料,他竟能透过受鱼的简单表象看到“免于相”、“不能自给鱼”的严重后果——虽然他不受鱼只是为了“不免于相”,从而“能长自给鱼”。在某些道德家眼里,公仪休似乎太馋了,其出发点也过于势利,显得不够高尚,譬如把公仪休的形象定位成“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就好多了。然时间推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咱们周围的国家干部比公仪休又能进步到哪去呢?别忙着问人家公仪休是否出于自私自利才不受鱼的,倒是先问问自己,简简单单“不受鱼”三个字,俺做到了吗?“不受鱼”的本质是拒贿,拒贿的目的达到了,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夫受鱼而免于相”(接了人家一条鱼,“总理”的官帽就要飞)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就是国家公检法机制倘不能有效到位,反腐便只是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