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诗主义宣言(之五)语言或文本的忌讳
作者:顶柱子时间:2024-11-18 19:29:49热度:0
导读:语言文本有一些明显的文本忌讳,一个有前途的写诗者本来开始都对语言形式有偏见,仿佛个性明晰的人。没有前途的写诗者是在随着大流流淌,一点自己的感觉都没有。自己的感觉必须体现在文本中,文本中的细节都是命定式
语言文本有一些明显的文本忌讳,一个有前途的写诗者本来开始都对语言形式有偏见,仿佛个性明晰的人。没有前途的写诗者是在随着大流流淌,一点自己的感觉都没有。自己的感觉必须体现在文本中,文本中的细节都是命定式的确定。这种忌讳就仿佛模版一样的作用,当接触到诗心的时候才可以取掉,不过毫无疑问已经深入诗心,风格由此形成。
语言形式上,用词有三忌:一曰抽象词,二曰连接词,三曰句尾虚词。诗要从形象的词开始,去描述一个场景,抽象的词已经失去那种敏感。语言的发展本身最初产生名词,然后才转借到谓词诸种,应当发现元素的作用。我曾经艰难地经历一次选词的过程,我在《文学路上之文本内部》曾经详细描述,文本学是必须的经历。句子间的转化要用意象自己去转化,不是直接用但、也、且这些明显的词的,要让诗句自己去变化。句尾的语气词要非常忌讳使用,那是让人无法容忍的,我最讨厌用的是那个最没有负荷的“了”字,这个词在我的文中基本上绝迹。
语言形式的句子长短,要基本上用长句子,然后在这些句子中要参差不齐,这里面涉及问题许多。我自己喜欢长句子,就像我喜欢一切庞大而气势的事物——优雅的女人、巴洛克式的宫殿、亚欧大陆等等,这同人的心理是完全相合的。有时即便写短句子的时候是诗意的,我宁可让一节诗成为一个长句子,这在我写非诗的文的时候体现得尤其明显。
语言内部三忌:一曰滥情、二曰滥理、三曰滥述。诗是抒情的,不过这是非常容易泛滥成灾的,诗中需要曲折的真情,直抒胸臆是要非常注意真诚的,对于自己心的诚实是写作者第一素质。哲理诗只有在过去才存在,在蒙昧时代诗是一种真理探索的力量,自从各种科学分裂出来,已经不存在这样的诗,当然作为一个因素是存在的。这涉及到思想和诗的关系,诗人要有完全自我的思想体系,不过最没有诗的感觉的是对已经存在思想的翻译,中国的诗人在50年代就是这样,以致现在许多人还在写这样的拙劣的诗,这是需要充分反省的。叙事诗同哲理诗一样不再存在,没有比虚构文学(主要是小说)更适合叙事的,叙事同样只是诗的一个因素。如今网上流传“丽华体”,这就是那种流水账式的无聊的口水诗,这也是同样需要深深反省的。
语言的最大忌讳是用僵死的无感觉的语言,熟语的运用是需要特别留意的,他的意义必须是重新的发现。汉语古诗中有一种化用名句的现象,这是一种类似于用典的专门手段,不过关键在于恰到好处。当今新诗最忌讳用熟语,必须让语言很好融入其中,否则很容易化作打油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