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说话是门艺术,而和气就是这门艺术的基础底蕴。“有话好好说”之所以成为人们一时热捧的口头禅,恐怕也是语言经历了腥风血雨之后,人们觉得好好说话才能把话说明白、才能把要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晰。“有理不在言高”,
说话是门艺术,而和气就是这门艺术的基础底蕴。“有话好好说”之所以成为人们一时热捧的口头禅,恐怕也是语言经历了腥风血雨之后,人们觉得好好说话才能把话说明白、才能把要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晰。“有理不在言高”,老早人们就知道这个道理,但实行的艰难,仍然让说话和气成为一些人的遥远目标。
上次去办事,有人出注意:理直气壮去讲,必要的时候恐吓一下。理直气壮是必要的,但往往理直气壮支撑下就是语言的粗暴、声腔的放大、肢体的挥舞,所以在具体操作中,我还是选择了有理有节,没有因为有理而语气强烈,也没有因为有理而态度生硬。和风细雨地摆事实、讲道理、说实话、诉衷情,沟通了思想,协调了立场,之前预想中艰难的事情办得比较顺当麻利。事实证明,一个好的态度,一些好的语言,选择好的表达方式,才能达到好的交流与沟通目的。无论什么人,总是要讲道理的。口气再大,声音再高,不在理上,说什么也站不住脚。色厉内荏者,因内荏而色厉,而高声大气,而大幅动作,而渲染气氛,其实是最没底气的。
确实,和气是要底气的。只有洞明世事人生,才能对人对事有宽阔的胸襟,才能在表达的时候悠然自在,而不必忙乱慌张、急不择言。做生意讲和气生财,办事情讲平静理性,这都是人在一定涵养之下的水到渠成。底气之来,必然是经历,必然是学习,必然是善于总结。涵养在生活中浸染提炼,成熟拔节,向着正能量的方向进发。说话也是风气,文化,传统的综合表达。前几日到宝鸡,从来到去一直遇到非常好的说话。秦人官话,果然底蕴丰厚,和乐动人。问路问事于男女老少、扫路阿姨或练拳老人,无不耐心细致,让人感到极大的愉快。这是说话的功效,让人感觉一地人民的和悦,一方水土的大气。看过宝鸡的几处名胜,读了《史记》里人类始祖的故事才慢慢懂得,周地三千多年来的文化正在缓释出缕缕馨香,散发在这片大地上。
过去我是极怕气势汹汹的人的。那时候年轻见识少,不知道言高者心虚的道理,见人诈唬心里就怕,亦常被这样的人牵引,以为没有道理他肯定不会这样的振振有词。后来见得一多,看出这种人的门道来,因为他们心里空虚,所以需要用高昂声音来支撑、用扭曲面孔来填补、用不管三十二十一的胡话来扰乱。浑水摸鱼嘛,有理没理搅几下,弄不好遇到过去的我,就可能给蒙住了。现在我清楚地知道,对这种人,微笑着对待就最好。他不和气你和气,他不讲理你讲理,他怎么搅你都守着事情的本来,终究他也会回到道理上来。
和气的最大价值,还是内心平和平静,既不为困难吓倒,也不被成就骄纵,更不被无故加之的事情扰乱本真。无论生活工作,守一分和气,就多一分自信,释放一分善良,收获一分正义。和气的生态态度里,没有什么非做不可的事情,也没有能力不逮而急于求成迫不及待的事情,也不为做不到得不到而失落忧伤。在这个世界上,努力过,付出过,认识了,明白了,便是很好的收益。
和气要养。像练气功的人们一样,早晚吐纳,坚持不懈。和气的练功,除了读书明理,更在自然中,生活里。经常到大自然中,听风披雪,踏戈壁摸砾石,看树枯草荣,望山高水长,自然得到一种悠然之气、平和之概。经常在生活里用心,看悲欢离合,尝酸甜苦辣,自然能懂得世事平衡调和的微妙、得失相当的奥妙。
如此,你怎么会红得了脸、撕破了皮、失得了态地跟人说话?你怎么不能耐心和气地面对一切人的面孔?你怎么不能从平平常常生活里不断得到丰富心灵的营养?和气的价值,不是你向别人传达了多少善良,也不是你为这个社会传递了多少正能量,而是你自身从里到外得到了任何人都难以得到的通透的愉悦舒畅。
和气的价值,就是人自身颐养的价值――平淡但不平庸、简单却十分丰富。

2014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