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对于山林的热爱,从古至今经久不衰。孔子漫游齐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古迹废墟13年,终成《史记》。自古以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好象已成积累学问,培养审美情趣与审美表达能力的必要途
对于山林的热爱,从古至今经久不衰。孔子漫游齐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古迹废墟13年,终成《史记》。自古以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好象已成积累学问,培养审美情趣与审美表达能力的必要途径。
近年来,每逢黄金长假,寒、暑假,教师布置学生写游记作文题目,家长带孩子外出旅游,已蔚然成风。
然而学生在外疯玩一天,或几天,十分快活,十分激动,回到学校,提起笔来却无话可说。哪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把旅途中感受到的山川自然之美表达出来呢?
我的感受是,指导学生在游记习作练习中写熟悉的、写感知深的、写动情动心的;抓住主亮点,写好片段,不贪大求全。
自然之美不一定非要跋山涉水,同学们上学途中穿村过野;或走亲访友,穿河流入城市,都能发现一个个“美”点,这些“美”点,就能够成为游记作文中的片段训练。
我曾经指导学生赵机写了一篇《初春的柳林》,发表在《作文评点报》上。这篇习作,就是抓住“二月隔河看柳”风景中,初春柳芽萌发的朦胧之美,摆脱了“垂柳依依”的传统写法。因为赵机在初春的旅途中,在父母的引导下,用心去感受春寒料峭中柳芽萌发的温情与生机,在描写中又想象着的大风和因风而动的枝条和枯草等,以动写静,以虚衬实,让读者感受到无限的春意与芬芳。文中“河水缓缓地游动,梦一般,在柳林中走失了自我。满身翠绿、生机盎然的柳姊妹的绿之灵躲在谁的梦中?”如诗如画的意境让人着迷。
学生夏雨在暑假与父母去了一趟香严寺,写了很长一篇游记,什么都写了,却显得杂乱。我让他把出游的照片拿过来,与他一起欣。在共同的审美中,夏雨告诉我最让他动情的是山道旁的竹海,与一株古槐上缠着藤条的“美女缠将军”的“槐藤”美景。我引导他在回味美景中,思索有关竹的诗句,认识竹的美在气节,藤的美在温柔。夏雨突发奇想竟写出了“那满藤晶莹剔透的红果,是美女与将军爱的血泪,抑或是他们千年不老情的证明。那满树满藤的红果,想必是霸王别虞姬时,一挥利刃,血珠四溅的虞姬倒依在霸王怀中,那残烈的一瞬定格在古刹之畔,供后人瞻仰、感喟!”在对比竹与藤的美之后,以“游人们争相在古槐美藤前留影,我却在竹林旁留下小照,让美藤成为装点画卷的一个背景”升华文章审美主题,结束全文。这篇成功的习作也在我市《穰风》杂志征文中获一等奖,并配以编者评论发表。
在近年的旅游中,人们访古刹进道院,怎样把学生从烧香拜佛中引导到对传统佛道文化的美的欣赏中呢?
我指导女儿王瀚逸写《东顶一日游》时,就让她把游历中最熟悉的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这些神,与孩子们心中战天斗地的神话英雄孙悟空联系起来;把父母殿与“孝”联系起来;引导她从求财求福的人们身上看到“其实财富和知识的拥有,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并以“世间的芸芸众生,求神仙保佑,不如靠自己奋斗,创造幸福生活”结束,体现正确的人生观与健康的神道思想。《东顶一日游》也在全国“海蓝蓝青少年作文竞赛”中荣获金奖。
当然了,游记离不开景物描写,描写景物要先从写作需要出发定出详略,取舍描写的角度与要刻画的画面。细致的描写离不开眼看、耳听、鼻嗅、舌尝、身触、心想这些细致的刻画。例如《初春的柳林》中“倚着柳树满是温情的躯杆,任多情的柳枝轻拂着,等待着柳的芬芳向我飘来。”这就是很细腻也刻画。
写好景物还要选好观察的角度,是全景、是局部;是仰望、是鸟瞰;是侧视,见远望浏览,是近看凝视;要有远有近,或移步换景,抓特征,去杂芫,安排好写作的次序。在《东顶一日游》中,小作者移步换景,从大门口写到“站在东顶道观的至高点——父母殿前向东望去,灿烂的阳光下,起伏的丘陵像一头头跳跃的野兽向远方奔去”都是很成功的例子。
再就是景中有情,要直抒胸臆,要融情于议。像《修竹与美藤》中“在山腰有一片竹子栏腰折断。倒伏在周边的竹子上。在我们叹婉时,导游告诉我们那是山中飓风造的孽。而竹子就是这样宁折不弯,因不愿向强暴低头,折断了自己的身腰,把白白的钢性的骨茬展示给世人看。”
游历中美到处存在,宇宙万物千差万别,大千世界丰富多彩,正如罗丹所讲,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游记习作训练中对学生美的表达能力的培养,就要求我们为学生创造必要的条件,让学生有机会把审美趣味创造性的运用到旅游,甚至于学习、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去。这就必须有系统地和坚持不懈地形成学生的爱美习惯,美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审美技能和技巧。同时,还要有意识地组织各种包括旅游在内的审美活动、艺术创造活动,吸引学生尝试包括景物片段描写、游记习作训练在内的审美活动、艺术创作活动,引导学生品尝“写”比“游”更深层次的艺术创作的滋味,为写出优美记游文章,并在写作中培养审美表达能力,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