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沂蒙颂
作者:寄托时间:2025-04-01 21:00:34热度:0
导读:能真正把握社会本质的电视剧越来越少,我认为沂蒙颂却是这少有的珍品。这部电视剧,是主弦律的片子,多用白描手法,它赞扬沂蒙山区人民,对中国革命所作的伟大贡献和所付出的牺牲。然而,这部剧,并没有写高大全的英
能真正把握社会本质的电视剧越来越少,我认为沂蒙颂却是这少有的珍品。这部电视剧,是主弦律的片子,多用白描手法,它赞扬沂蒙山区人民,对中国革命所作的伟大贡献和所付出的牺牲。然而,这部剧,并没有写高大全的英雄形象,只是按历史的本来面目,写出当年历史事实,写出陈毅曾经说过的: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像沂蒙山老区人民一样的无数老区人民,用手推车,一车一车推出来的。陈总的话,表明共产党与老百姓的鱼水关系,说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正道。这个电视剧,在于说明这个主题。看了这个剧,我认为它不只表现这个主题,同时还表现多个主题。这些主题是很深刻的。
这个剧一开始,就写出沂蒙山区的封闭,中国人民的好客,中国人的遇昧。他们是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知道什么是侵略者,什么是人民军队的。这是他们能一心跟着八路军,共产党走的根本原因。从这里,使我想到中国近代以来的变革。中国原来是很封闭的,是大炮使中国人民逐渐觉醒。中国人民是勤劳善良的,他们总是自耕自乐,从来没有向外侵略的野心,中国人民是世界上最热爱和平的人民。剧中对这些表现是很清楚的。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这种安定生活,他们不得不为保卫自己的土地和安定的生活而奋起反抗。沂蒙山区人民几十年斗争历程可以说,是中国人几千年历史的缩影。我认为这个思想是十分深刻的。
过去四人帮时代,在反映抗日战争时,凡地主阶级份子,多半都是汉奸。这完全是不符合历史真实的。这次,写了一个村长和他的儿子,能为国家和人民壮烈牺牲,那是十分感人的。这表明四人帮时代是篡改历史的。中国各阶层人民中,都有民族英雄,怎么能以阶级来否定人家抗日的功绩呢?对于国共两党之间的斗争,剧中也没有为歌颂其为民族的气节,就否定这村长的独生子反共的一面。这是很可贵的现实主义的笔法。
对于英雄人物形象,剧中没有有意拔高。老落后,毕竟是为支前牺牲在前线,应当说是人民的英雄。然而,却得了一个老落后的名声。他的每一种思想都符合农民的思想本质,真正体现了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真实性。余宝珍的形象,是中国人民形象的化身。这一形象,有勤劳、善良、勤俭、积极向上、不畏强暴、自力更生、活得有志气的优良品质,也有一些狭隘的小农思想。这是中国人民的缩影,所以对英雄人物的赞扬,这片子是很全面的。尤其在今天,重提这些美德,更有十分重大意义。
在和平与战争问题上,军队首长与老落后的对话,是意味深长的。这表明,中国人民,从来不愿意战争,然而,在许多时候,又不得不拿起武器以保卫自己的利益。老落后的话,完全表明中国人民希望和平安定的愿望。
解放后,该剧还有些小小的余意。一个是,儿子对于其妻子的背叛,一个是关于被余家养大的孩子的处理,还有就是对于外调人员来调查时余宝珍对媳妇的愤恨。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宽容大度、实事求是,生活要有志气,和嫉恶如仇,同时对有些人背叛传统美德进行了批判。这些方面,展示了该剧无限丰富的思想,所以我说,这是一部难得的好剧。
这个剧除思想内容极为丰富外,在展现人物性格,有独特之处。剧中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然而,真实性和生活性很浓,几乎是生活的缩影,这是十分成功之作。这个剧与许多大导演只重形式,只重排场,没有半点思想内涵的电影相比,应当说是十分的上品。中国文艺要走向世界,我认为应当走这种朴实无华而又有丰富思想的路。若只有形式和排场,没有思想,就不能叫艺术,而只能叫技术。艺术是正确思想[即对人的本质认识深度]的反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