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和"
作者:秋殿时间:2024-11-22 13:30:45热度:0
导读:前几天写过一篇文章《说“斗”》,好像摆了个地摊光卖“矛”,方觉诧异。这几天,又心血来潮地卖“盾”了,今该说“和”。其实,说“斗”是否是政治家和思想家,军事家,商家的事情,说英雄道好汉,要凭功摆好,总得
前几天写过一篇文章《说“斗”》,好像摆了个地摊光卖“矛”,方觉诧异。这几天,又心血来潮地卖“盾”了,今该说“和”。其实,说“斗”是否是政治家和思想家,军事家,商家的事情,说英雄道好汉,要凭功摆好,总得斗出点名堂来。于是来了歌功颂德式的文章。但事物发展总得有点节奏,大乱之后接着是大治,天下又平静下来。平静得太久,有潜伏着危机和平庸,又得有人出来“斗”了。正应验了《三国演义》开篇之叙述:凡天下大势,久分必合;久合必分的谶条。
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和”,从外到里,从大到小。尤其视“和”而不见。艺术上偏于塑“斗”,制造矛盾,突出英雄好汉,分出优劣高低,仿若这样才是进步。其实不然,“斗”中是求“和”,“和”中促斗,互为转化。人类的进步是在这“斗”与“和”的转化和包容中进化的。这正如毛泽东《矛盾论》中所述。
就网上论坛也好,评论而言。总有观点对立的地方,总有人以其矛攻其对方的盾。以自已所长攻其人家之短,有的人洋洋得意,有的人护其短,把自已仅有的本事浑身都使出来。很少有人能自省自已的缺点,平心地学习人家的长处。这是第一种情况。另有一种情况就是爱凑热闹,不是都爱其发点牢骚,附和一下别人的观点,闹热一下,太平盛世地迎合着,很少去挑刺,因为这样会得罪人,免得讨来别人的攻击。
说“和”,人们自然会想到“和谐”“和平”“和气”等词。我认为中国人更多的是想到“和”而非“斗”。因为西汉自汉武帝以董仲舒“独尊儒术”起,更多的是推“和”的思想,道家顺其自然的也是以“和”为中心。就是后来的唐代容佛教,也是容“和”,以至于宋理学,心学等都是以“和”的思想多。现在我国推行的国策“永不称霸”也是信“和”的多。就是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也是一种“有情人终成眷属”,诠释出来的是圆满"和"的观念。过去总习惯于“多栽花少栽刺”,凡是让人一点,你好他好的,一团和气的就说明这种理念浓厚。
中国人的性格是“和”的成份大于“斗”的成份。历史地看,中国人一般不去征服别国,也不掠夺别人的财产,明则保身,提倡"中庸之道"。只要不发生在自已的身上,自已宁愿当看客。生活中不愿树敌,简单地说不愿得罪人。中国人宁愿把自已的痛苦忍下去,也不愿去牵涉他人。所以他们把过多的希望和痛苦寄予在神上,而不愿与人争斗。所以旧中国的神庙最多。神系也复杂。这是中国人最大的心灵弊病。由此可见,过多的容“和”,会造成一种生活懒惰,麻木的心态,消极地处事,纪律散乱的毛病。我们看一下历史上的战争,蒙古铁骑用很少的军队就打得南宋溃不成军,以致于灭亡。八国联军仅几万军队就打得大清皇帝到处窜。日本鬼子一二百军人赶得一个县的数十万老百姓到处躲。这里除了武器外,其重要的是中国人长期以来没有竞争氛围和性格上的好强心理所致。
从另一方面看,中国人又是一种极为偏激心态,破坏性极强,急功近利的人群。这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的适应性上。我们过多企求自然资源上。不注意与自然的和谐上,过多地奢求自然的给予,“今朝有酒今朝酒”,滥伐森林,盲目地,无限止地挖煤矿和修路,建水库。人为地按自已怕意图去改造和赢得虚荣的繁华。在这方便又失去了"和"的理性.
人的思维很有点名堂,哲人多以提倡"爱",制度上提"和谐",民俗上讲和顺,方为大吉大利,这些都是以"和"为中心的思维,人们理想中的社会场景,有人描绘出一种“桃花源”似的大同社会和乌托邦环境。2007年《读者》第九期有文“心中的野狼”读来很有意思,说有个地方出现了很多野狼,它们极为凶残地袭击乡村的牲畜和家禽。农民们去向国王诉苦。国王立召集最优秀的武士去消灭这群野狼,并对武士许愿说“等明年春天你们回来,我将同最优秀的武士共进晚餐”。于是武士们出发了,他们都为了争得这荣誉而追逐和猎杀那些野狼。很快,春天就来了。第一名向国王报道的武士是个满身是伤的人,他一条脚断了,一只胳膊也吊在胸前。他向国王阵述了他的勇敢和杀死野狼的数量。当国王以为这位武士是最优秀的时。又一位武士来了,他雄纠纠地肩上扛着一具野狼尸体,对国王说他已把野狼王打死了。此时国王正转身准备为这位武士封功为最优秀的武士时。又来了一位武士,这武士身边带着一条活的野狼进来了。并叫那野狼叭在国王身旁。国王更是十分震惊。这位武士将他的奇特经历说了一下,大意是他并没去猎杀野狼,而是在暗中观察,发现野狼之所以侵犯牲畜是因为它们太饿,不得以才这样做,这武士就每天准备充足的食物饲养野狼,并同野狼建立起了“和谐”的关系和友谊。一次,武士不幸与黑熊相遇,就是这些野狼挺身而出救了这武士的命。国王听后,大为感动立认定这位最晚进来的武士是最优秀的,准备同他共进晚餐。可这位武士却谢绝了此情,说:“陛下,我已得到了最高的荣誉。因为野狼已是我的朋友了,我们之间是信任和尊重”。武士说完就带野狼轻松而去。
由这小故事虽然是却充满了一种理性的哲理。我们许多哲人的学说中,就在人的灵魂深处呼唤一种“爱”和“和谐”。印度国圣雄甘地的思想就是一种“爱”的潜意识的表现。
我觉得“和”和“斗”还是要有一种调和的尺度。过分的“和”实质上有一种懦弱和虚伪。这两天我读《李宗仁回忆录》中关于日本侵华战争的理由时,就发人深思,日本对中国的文化是相当认同的,也是尊孔重儒的。然而日本人的侵略逻辑,尽是“帮助中国反共防苏”。他们占领中国领土,残杀中国百姓,掠夺中国资源变成了这光面堂皇的强盗理由。甲午海战,日本侵略者的理由又是什么?日本同袁世凯商定的“二十一条”又是什么?显然是中国的懦弱和贫穷,其国民的劣根性就是过于讲究“和”和“爱”了。我们在看一下超级大国美国满口是“民主”,这民主也是有分寸的,美国每隔四五年就发动战争,对内很讲“人权”,讲人的生命,这“和”和“爱”的确美妙。可对外战争则是新式武器的试验场,那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不是被绞死了,有谁去动一下美国人。美国可以推行他那套政治,说穿了“民主”是一种强权下的“和”。你没有实力是“和”不了的。中国历史上从不占领别国和掠夺别国,可就是一些列强来欺负我们。就是台湾问题的解决也不能一昧地无限期地希望“和平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