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打金枝”说起
作者:倘使时间:2024-11-14 05:11:02热度:0
导读:《打金枝》是一出戏,京剧、晋剧、评剧等剧种都有各自的版本,这也是他们的传统剧目,演出多少年了,经久不衰。这个剧之所以经久不衰,除了讲述小两口感情纠葛外,故事本身充满了生活中的哲理,君臣关系,父子关系、
《打金枝》是一出戏,京剧、晋剧、评剧等剧种都有各自的版本,这也是他们的传统剧目,演出多少年了,经久不衰。这个剧之所以经久不衰,除了讲述小两口感情纠葛外,故事本身充满了生活中的哲理,君臣关系,父子关系、翁婿关系等,多重亲情关系纵横交错,让人目不暇接,其实这其中还包含重大政治关系,但结局皆大欢喜,让人赏心悦目。
故事说的是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名将郭子仪之子郭暖与升平公主的感情纠葛,安史之乱使天宝年间的太平盛世一下变成战乱,叛军烧杀抢掠,唐军根本抵抗不住,唐明皇与杨贵妃逃亡四川,郭子仪帅郭家军最终平定叛乱,唐朝慢慢才恢复元气。郭子仪由于战功被封为“汾阳王”,其间郭子仪受到皇上的猜疑,也经历几上几下,但国家离不开郭子仪,军队离不开郭子仪,可以这样说,没有郭子仪,就没有了唐朝李家的小朝廷。郭子仪被封为异姓王,既是众望所归,也说明皇上对他功劳的肯定,受到皇上无比宠信。
郭子仪的很多亲属跟随郭子仪征战,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战功,被朝廷委以重任。郭子仪的一次家宴,来参加宴会的七子八婿都是朝廷官员,他们带来的“笏”,摆满了一床,被称之为“笏满床”。笏,是官员上朝时带的一种记事板,床,不是现在意义的床,应该是案子、桌子一类家具。《红楼梦》第一回:“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曹雪芹就引用了这个典故。
各个剧种版本不同,《打金枝》这出戏内容也有所不同,大意是:唐代宗将女儿升平公主许配汾阳王郭子仪之子郭暧为妻。时值汾阳王花甲寿辰,子、婿纷纷前往拜寿,惟独升平公主不往,引起议论,郭暧怒而回宫,打了公主。公主哭诉父母,逼求唐皇治罪郭暧,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唐代宗明事理、顾大局,并加封郭暧。皇后劝婿责女,小夫妻消除前隙,和好如初。还有的版本是:一次家宴上,郭暖借酒壮胆,回家打了升平公主。这个版本强调的是在“醉”的前提下,其它内容差别不大。
这个郭暧为天下所有惧内男人出了口恶气。俗话说,小夫妻打架不记仇。尽管这场家庭纠纷闹腾的动静儿挺大,结果却圆满解决,郭暧和升平公主的感情从此反而加深不少,这升平公主从此变得贤淑无比,有不少世人称赞的事迹流传下来,可见这公主脾气也不是不能改,公主脾气是长期养尊处优,养成一种老虎屁股摸不得的性格,受不得一点委屈,这种性格在生活中往往碰壁。仔细思量,要不是那场家庭酒局,要不是那顿老拳,怎会有这样欢天喜地的大结局?虽说我们反对家庭暴力,但有时也不得不承认拳头的教育作用。
这出戏的故事情节,经历了上千年了,肯定被后人添油加醋,变的更有欣赏性、更有教育意义,但这件事历史上确有其事,《资治通鉴》记载:郭暖尝与升平公主争言,暖曰:“汝倚乃父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为!”公主恚,奔车奏之。上曰:“此非汝所知。彼诚如是,使彼欲为天子,天下岂汝家所有邪?慰谕令归。子仪闻之,囚暖,入待罪。上曰:“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儿女子闺房之言,何足听也?”子仪归,杖暖数十。这历史记载和戏曲故事情节,差了十万八千里,郭暖说公主的话的意思是‘你倚仗你父亲是天子吗,我父亲还没看得起这天子位置,还不想当这天子哩!’这郭暖说的话虽说是闺房戏言,但犯了大忌,是杀头的罪,假如皇帝想治郭子仪的罪,这正是借口,给你来个满门抄斩,也不是没可能的。历史上历代皇帝杀开国功臣的太多了,最出名的大约是朱元璋了,他几乎杀尽了所有开国功臣,历史上不杀开国功臣的,大概只有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和唐太宗李世民。这郭暖太年轻,不知伴君如伴虎的利害,估计当时郭子仪心中慌乱程度,不亚于犯了滔天大罪,这就是为什么郭子仪要“绑子上殿”和棒责郭暖,这郭暖挨顿打是应该的,这小子大概以后就记住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了。好在皇帝并没计较,唐代宗为后代所有老丈人做出了表率,要想当好老丈人,就得“又痴又聋”。郭子仪没被治罪不是侥幸,其中肯定有复杂的政治背景,当然与郭子仪为人低调,不威胁皇权不无关系,《资治通鉴》评价郭子仪:“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年八十五而终。”历代名臣能做到像郭子仪这样的屈指可数。
西汉景帝时的周亚夫就没有郭子仪那么幸运了,周亚夫是一代名将,深受汉文帝赞叹,汉文帝有一次去三处军营劳军,前两处军营的统帅一听皇上来了,打开营门列队迎接,但到了周亚夫驻军地——细柳,却不见一个人影迎接,到了军营门口也不开门,军士们旗帜鲜明,张弓欲射的样子,使臣通报皇上来了,回答是:“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按程序才进了军营,军士又传令,营中不准急驰,必须慢慢行驶,汉文帝只得慢慢到了帅营,而周亚夫见了汉文帝,没行君臣大礼,只是行了军礼,“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文帝为之动容,劳军后汉文帝在回去的路上感叹良久,说前两处军营简直像儿戏一样,“嗟乎,此真将军矣!临终嘱咐当时的太子也就是汉景帝,在国家遇到危机时,周亚夫可以解除危机。周亚夫在平息七王叛乱时起了至关重要作用。
在废太子等几个问题上触犯汉景帝,这汉景帝不喜欢周亚夫了,并被免了相位,一次宴会上周亚夫的席前不给准备筷子,周亚夫提出要筷子,汉景帝却说:“这还不能满足你吗?”周亚夫离席,汉景帝目视背影说:“此泱泱者非少主臣也。”这其实已经发出周亚夫要倒霉的信号了,后来,周亚夫的儿子买了一些工官尚方甲楯,准备作为随葬品,但买这些官方“甲楯”是违法的,由于没得到工钱,被雇工告发,周亚夫被羁押。狱吏审问周亚夫:“你买这些“甲楯”是准备造反吗?周亚夫说这东西是作为冥器,怎么是造反?!狱吏说你即便是不反地上,也欲谋反地下。可见欲治之罪,何患无辞?周亚夫五天没吃东西,吐血而死。这儿子买的一点冥器,应该不算太大的事,却要了老子的命。
《史记》没有太多记载周亚夫与汉景帝出现的龌龊,汉景帝本来是非常器重周亚夫的,
但几次触犯汉景帝,并被渐渐疏远。周亚夫肯定性格或作风出现了问题,司马迁最后评论说:“亚父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困。悲夫!”这是说周亚夫自以为足智多谋,善用兵,而不虚心学习古人,故不懂权变,最终走向绝路,落得悲惨下场。有时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