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舒胸向天笑
作者:邦祀时间:2024-11-19 04:27:32热度:0
导读:一轮明月下,谁人苦相思?忽闻钟声起,倦鸟惊出林。凭栏望月,月有阴晴圆缺,临屏听歌,歌有涨伏起落。上网之际,点开红袖音乐论坛偶遇一首由陈士东先生作词,窦翌宁(枉凝眉)作曲,于洋演唱的《道情歌》,陈士东和
一轮明月下,
谁人苦相思?
忽闻钟声起,
倦鸟惊出林。
凭栏望月,月有阴晴圆缺,临屏听歌,歌有涨伏起落。上网之际,点开红袖音乐论坛偶遇一首由陈士东先生作词,窦翌宁(枉凝眉)作曲,于洋演唱的《道情歌》,陈士东和于洋先生我不熟悉,窦翌宁(枉凝眉)女士只闻其名不明其人,只知她是红袖论坛的老斑竹,是一个热爱音乐和文学颇具才气的红袖佳人。
这首《道情歌》初听古典清新,再听大气悠扬,不觉听了又听,顿觉气爽神清,心胸豁然。倦鸟闻钟声,月下觅知音。知音何处寻?太息抚弦轻。都说:“道可道,非常道”,可有谁知自古悟道者更多情。
不肯将身坐莲台,
滚滚红尘转身来。
明知有输还欲赌,
谁人比我更多情。
看过一本名为《小故事,大启示》的书,书里收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小和尚在一座名刹担任撞钟之职。他自认为早晚各撞一次钟,简单重复,谁都能做,并且钟声只是寺院的作息时间,没什么大的意义。就这样敲了半年钟无聊至极,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
有一天,方丈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之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心想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方丈告诉他说:“你的钟撞得很响,但是空泛、疲软,没什么力量。因为你没有认识‘撞钟’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所代表的深刻意义。钟声不仅仅寺里作息的准绳,更为重要的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钟声不仅要洪亮,还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心中无钟,即是无佛。不虔诚,不敬业,怎能担当神圣的撞钟工作呢?”小和尚无言以对,心中很惭愧。
好一个“心中无钟,即是无佛”,很惭愧我从前就和那小和尚一样,自认男怕选错行,选错行的工作是我一生的痛苦之源,越是逃避,越是避之不及。由此恶性循环,无法消除今生业障,越是想超脱越是无法超脱命运的轮回。原来我从未把心放在当下的工作中,身在秦营心在汉,总想着梦在远方,梦想有一天跳出樊笼,心游万仞走天涯。可面对残酷的现实,我又没有勇气抛弃所谓“鸡肋”的一切。如今“鸡肋”还是“鸡肋”,也许我是鸡笼的鹰,可空有梦想没有行动也枉然。
书中有则这样的故事:有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捉到一只幼鹰。他把它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让它和鸡一起生活。由于这只鹰和鸡朝夕相处,它以为自己也是一只鸡。渐渐地,这只鹰开始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陪着主人去捕猎,但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而且也不知道自己会飞。主人想尽办法,试了很多方法,但是毫无效果,最后主人只好把它带到山崖顶上,把它扔了出去。这只鹰象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它以为主人不要它了,心中不免绝望,慌乱之际它拼命扑打翅膀,就这样它居然飞了起来!这时它终于认识到生命的力量,成为一只真正的鹰。
故事的启示是一个人所受到的压力和他的能力是成正比的,一个人所承受的压力越大,他所释放出的能量也越大。天生我材必有用,留取丹心探诗径。我曾幻想自己能“鹰击长空,万类霜天竞自由”,但与现实的较量中我却节节败退,我的人生已经蜷缩如鸡。惟有一颗诗心无法泯灭,听着歌声继续唱到:
千山松骨秀,
一雾能掩之。
假以慧日照,
顿现本然体。
是啊,且不论我到底是一只鸡,还是一只鹰,每当山登绝顶之时谁能没有“我为峰”的感慨!每当抬头望天谁能不向往天马行空的豪迈!只是有人甘于平淡,满足现状,无所谓也无所求;有人却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才有机会“假以慧日照,顿现本然体”。看来识人还得识己,这样达人方能达己。
是谁一笑摄人魄,
是谁拈花弄不停?
千载尤有相思者,
万年不忘当下情。
再说一则鉴真大师的故事:鉴真大师刚遁入空门时,寺里的住持让他做个谁都不愿做的行脚僧。但是,每天他都很勤奋地做着住持交给的工作,已经两年了,他每天如此,从来没有一次让住持对他的工作觉得不满。可是他一直想不明白,为何别人都在做很轻松的活,而自己却一直做寺里最哭最泪的工作,而且一做就是这么长的时间。一直以来,他都难以接受,觉得委屈不公平。终于有一天,日上三竿了,鉴真依然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推开鉴真的房门,只见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瓦鞋。住持很奇怪,于是叫醒鉴真问:“你今天不外出化缘,堆这么一堆破瓦鞋干什么?”鉴真打了个哈欠说:“别人一年都穿不破的一双瓦鞋,我刚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住持一听就明白了,微微一笑说:“昨天夜里刚下了一场雨,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走走吧。”寺前是一座黄土坡,由于刚下过雨,路面泥泞不堪。住持拍着鉴真的肩膀说:“你是愿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是想做一个能光大佛法的名僧?”鉴真回答说:“当然想做光大佛法的名僧。”住持捻须一笑接着问:“你昨天是否在这条路上走过?”鉴真说:“当然。”住持问:“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鉴真十分不解地说:“我每天走的路都是又干又硬,那里能找到自己的脚印?”住持又笑笑说:“今天再在这路上走一趟,你找对你的脚印吗?鉴真说:”当然能了。”住持笑着没有再说话,只是看着鉴真。鉴真楞了一下,然后马上明白了住持的教诲,开悟了。
不经历风雨,就像一双脚踩在平坦又坚硬的大路上,什么也没有留下。只有那些在风雨中走过的人,才知道痛苦和欢乐究竟意味着什么。这就是这则小故事给我们的大启示。我歆羡的不是鉴真的开悟,我欣赏的是住持“拈花一笑”摄人魄的智慧,让人不禁感叹身在红尘不识己,几多风雨仍蒙昧。若是假以慧日照,我生本然松骨魅。
在钟声悠悠的歌声中体悟人生,在沁着书香的哲理故事里收获启迪,正如这佛偈似的歌词唱到:
我自舒胸向天笑,
无人无物两不执。
管他冷眼与热捧,
心地无私天地阔。